开学第一课丨武汉大学纪莉:大学为何要苦学?

这就是新生要追求的模样,了解学习的规则、生活的规则。不仅有能力获得,而且还有底气放弃。我们在大学里最担心学生被磨走的不是本事,而是自我。

编者按:金秋九月,开学在即,又会有一批新大学生进入“象牙塔”,这可能是20世纪最后一代人,也可能是21世纪的第一代人,他们对大学或许有着不同的畅想。但四年大学,我们应该有怎么样的期望,不如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凤凰评论力邀四川大学讲师周鼎,中山大学副教授方芗,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曹东勃,武汉大学教授纪莉,北京大学教授胡泳,东西南北中五校老师上一堂“开学第一课”。

文丨纪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又要开学了,很快操场上都会被踢腿蹦跳的迷彩身影覆盖。走在学校的小道上,经常会碰到拿着小板凳去站队列的新生们跑过去。

最美好的韶华,莫要辜负。何必苦学?

做教师多年,很少遇到过大一的新生一入校门就去追问老师:这大学四年我该如何度过?倒是学院的门卫天天看着陌生青涩的脸,不断追问:“你是谁?你要去哪里?你要做什么?”

大学总会在开学伊始请院士、大师们开讲座,给学生讲自己的求学经历,鼓励大家向往那种蓬勃向上的学风。学生们一边听着这些切实的故事,一边享受着离家独立的小确幸。新生们大多切实地感受到了大学是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地方,但是,这个海是不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海,这天也换做了“草长莺飞二月天”的美丽风光。所以一开学就给新生谈未来道路的选择,真有点煞风景。

回忆自己的大学时光,我们在大学里希望获得的东西其实是这样几个东西: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用以进入职业领域,养活自己;丰富多彩的活动经历,用以演练进入社会的交往能力;再通过一些情感上的历练,获得一两个知己好友,未来的生活圈子也在这个阶段逐步清晰。这些到了今天,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它在我们未来走入职业道路时,代表着我们的情商、智商和逆商。它们将最终决定我们的生活道路是坎坷还是略为顺畅。

但是可惜的是,我们往往以为这些东西新生们需要的是过来人的经验和指点,而恰恰忽视了它们只有个人向往追求,才能发出光亮照亮前程。就像人只有觉得有问题了,才会动心去解决问题。我们希望告诉新生人生新阶段的建议,但他们对自己是否需要追求什么都存在困惑,那么一切的建议都是过眼云烟。

我们最常听到新入学的学生觉得不适应的是老师的集体消失所带来的失落感。别误会,老师们都在,也都勤勤恳恳在教学。但是再难遇到把学生当自己孩子那样管束的老师。下课铃声响起,老师们拿包走人的速度能比学生还快。期末考试前夕,盼着老师划重点、说题型,结果总是失望比希望大。抽空想去找老师谈谈心,看见老师门口研究生哥哥姐姐们还在轮流约时间呢,自己一时都失去了插进门去的勇气。一段时间过去之后,把对专业的兴趣和对老师们手把手指导的期待打包在一起的学生们,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劲头。也许会转向投入到一些社团活动里,但也许就开始散散漫漫地走走看看,转眼到了大三,再开始想想考研还是出国这个永恒的卧谈会话题。

这样的写照虽然普遍,但绝对不是事情一直有的模样。我举一个小例子。 我教过的几个女生,她们看着很平常,但总是乐观而有朝气,而且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样的学生非常容易和老师形成平等的关系,在一起交流各种学业和生活上的感想。一日我问起其中一个,好像一直没见过她们几个拿任何奖学金或者优秀学生称号。她回答我,老师我知道怎么能拿到这些,但是我不想要。我毕业要去做的地方不看重这个,我得把时间集中在它们看重的那些事上。这几个学生毕业后也确实不走寻常路,去了一些我也不明白发展规则是什么的企业或者机构工作。但是她们干得很顺心。有时候看看她们的朋友圈,各种状态各种折腾,却又刚刚好就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我觉得这就是新生要追求的模样,了解学习的规则、生活的规则。不仅有能力获得,而且还有底气放弃。我们在大学里最担心学生被磨走的不是本事,而是自我。我们的学生在道路选择上实用主义的计算往往会非常细致,并不是不知道道路是什么,或者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是选择的标准的问题。那些答案往往是特别精致而前途无量的,却又同时是与学生本人是谁似乎没有太大关系的。我要的是我自己要的大学生活,我最后成为我自己培养出来的那个人。这个时候,大学就可以解脱出来,老老实实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平台,喜迎各方求知者,欢送各位觉悟人了。 

作者

纪莉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开学第一课丨上海财经大学曹东勃

大学生财商教育的要义,借用八十年代一句流行的语言就是:能挣会花。学会如何创造财富,如何保有财富,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使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