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高考可以重来

说到底,高考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坎,但也仅仅只是一道坎。在高考改革将素质评价的权重提升、社会评价体系日趋多元的情况下,它的确可能连着“下一个跑道”的起点之前后,但可能还没到“人生拐点”的地步。

文丨特约评论员 麦徒

又到一年高考时。亲历者正在亲历,过来人则在怀旧。对那些以“高考”为凭栏处,忆往昔峥嵘岁月或祭奠逝去青春的人来说,他们其实也是在赴一场主题为“我与高考”的共时性大型生活模拟考。

现实中没有“月光宝盒”,但我们的脑洞本不该拒绝关于“穿越”的想象——如果高考可以重来,你会怎么选?

是选择在高中三年里拼得更猛,还是选择佛系而随性地度过?是选择“谈笑有学霸,往来无学渣”,还是选择跟昔日同桌“同窗情深”?是选择努力多做对几道题然后如愿以偿,还是就像现实发生的那样“阴差阳错”?是填报跟现在不同的学校、专业,还是不改当初填下的志愿……

跟许多高考题不同,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搁在以往,兴许更多人会选择为了分数而更拼,因为“唯成绩论”的评价体系,因为“一考定终身”的现实情形;可现在,在很多新生代特别是00后眼中,他们可能不愿让兴趣培养与综合素质发展被成绩挤占,其求学道路也更多元。时过境迁,以往有些坚固的东西,如分数迷信,虽然没烟消云散,但也开始出现裂痕。

我们还没法说,高考已经不重要了。若非得这么说,那就是一碗心灵鸡汤,那些学区房和“万人送考”的场面自然不会答应,那些贴在高三教室里的“决战××之巅”“今日疯狂,明日辉煌”等标语也笑而不语。对以毛坦厂中学为代表的许多学校的学生而言,提高应试模式下的“练级水平”仍是正事,高考终归还是他们实现阶层跃升的重要渠道。

高考重要,但又没那么重要。很多时候,高考非但定不了终身,甚至改变不了命运——与其说“高考改变命运”,不如说改变命运的是教育和知识。而在社会评价体系多元化的当下,高考也绝非唯一的标准。

开放的社会,总有无穷的可能。往往是综合因素而非与高考成绩有关的应试能力或学历,对个体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们听了太多“学渣逆袭”的故事,这是对“学历决定论”的一次次打脸。而许多学霸成为所谓“人生赢家”,通常也是凭着很多过人之处,而不会是凭着那一纸高考成绩单通吃。

这倒不是说高考和学历等无关紧要,这年头,渲染“学历无用论”,纯属很傻很天真;拿极端个案的对照论证高低学历对应境遇的必然性倒挂,也是反智的臆想。但毫无疑问,将高考成绩跟成功几率画上等号,认为考得好坏跟人生成败是对应的,是对高考作用的过分夸大。现实一再证明,在流动频密的社会,我们的命运绝非一次高考就能框定,人生境况也不是那份高考成绩单就能锁死的。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人接受了“你不必成功”的观念,此处的“成功”背靠的理论框架,就是拿资产表评判是否成功的世俗成功学;人们对多样化价值追求、多元化职业选择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喜欢从心而行,职业发展秉持“兴趣导向”而非“成功至上”。得高分、上名校、拿好学历,的确意味着很多机会的优先眷顾,可这无碍于其他人也获取傍身之技,并凭着技能在所擅长或所钟爱的领域内自我成就。

就算创富时代财产的度量衡属性难以抹煞,成功也不会是单靠高考成绩,而是靠包括教育、知识、创新思维等在内的文化资本和其他条件的造就。高考成绩也是对天赋和先前努力的确认,而不是对后来努力程度的证明。在时下这个创新、视野、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的时代,留给所有人的创富窗口都是开放的,那些后程发力者完全可能弯道超车。

说到底,高考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坎,但也仅仅只是一道坎。在高考改革将素质评价的权重提升、社会评价体系日趋多元的情况下,它的确可能连着“下一个跑道”的起点之前后,但可能还没到“人生拐点”的地步。类似的坎,在漫漫人生路上还有不少。

套用“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的句式:高考实磨砺,但希望他们足够相信,高考发挥好坏不是成功与否的标尺,不断开放的社会留给个体发展的选择空间依旧广阔。

当然,所有人而言,不仅高考,现实中的大考也比比皆是,希望都是可以无问西东,无愧无憾。

作者

麦徒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媚日神剧《智子之心》如何拍成了

类似《智子之心》这样的作品,所美化的侵略战争践踏了人类社会最基础的价值观念,无关国家,无关种族,无关政治,是人类社会都应该反对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