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发展职业教育是稳就业的压舱石

2019-05-01 11:08:12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特约评论员 杨三喜

4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讨论通过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实施方案,加快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扩大就业。

加大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投入、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都是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落实。目前应用技术人才的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是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的短板所在。

另一方面,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复杂,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迫切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而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保持就业稳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稳就业放在“六稳”的首要任务。在谈到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时,相关表述并没有放在教育部分,而是放在了就业部分,首次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于宏观政策层面。这释放了重要的信号,体现出对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稳就业贡献的认可,也表明职业教育正被纳入更广阔的政策视野。

这背后,是对职业教育地位的重新认识。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开明宗义地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强调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表述足以说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而不是低于普通教育的另一层次的教育,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的回归。夯实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地位,可以为职业教育发展释放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德国是制造业强国,其中,职业教育功不可没,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被誉为“经济腾飞的翅膀”和“经济发展的柱石”。德国在中学阶段就开始进行普职分流,为不同禀赋的孩子提供多元的升学渠道。德国建立起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企业和学校联合育人: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

从历史看,德国等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直接脱胎于行业学徒制,有着深厚的产业背景,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这也使得职业教育在地位上并非低人一等,而是作为一种鲜明的类型教育而存在。

我国的职业教育从洋务运动开始起步,虽然学习了西方职业教育的形式,却缺乏产业背景,长期沿用普通教育的教育模式,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沦为了一种低层次的教育。这是导致对职业教育发展重视不足、投入不足,社会认可度低、吸引力弱低,毕业生待遇较差、地位较低的原因所在。

德国法律规定,凡初中毕业不再升学的学生,毕业前必须接受二年半到三年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未经培训的员工不得上岗,已经成为雇主和雇员的共识。这是德国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保障。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农民工2.87亿、退役军人0.57亿、残疾人0.85亿,三者相加共4.3亿,这一庞大人群的劳动技能和素质亟待提升。实施职业技能行动,完成今年培训1500万人以上,三年内培训5000万人次的目标,是一个开始。这既可以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顺利就业,更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中高职教育,依靠公共技能培训项目。

其实,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非传统的应届生群体,对职业教育有着广泛的教育需求。高职扩招100万,并进行招考方式的改革完善,比如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单列招生计划,并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取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限制,将有效丰富和拓展职业教育的受众对象和发展空间,使职业教育更好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论断落地,让类型教育不再是“空中楼阁”。

发展好职业教育,夯实好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地位,最根本的是强化产教融合,同企业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真正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如此,方能实现职业教育从分等到分类的转变,破解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让职业教育的发展真正成为稳就业、促转型的压舱石。

责编:任冠青 PN15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