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制度+科技,确保“农田到餐桌”全程安全

2019-05-23 10:03:38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政能亮评论员 崔向升

“加快完善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推动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入刑’。”5月2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对食品安全问题实行最严处罚。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关于美国食品安全法的推进,有人戏称应感谢辛克莱赠给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屠场》一书。“毒死的老鼠被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工人们在肉上走来走去,随地吐痰……”传闻书中这段生动的描写,使得正享用早餐的罗斯福将香肠掷出窗外。

尽管“将香肠掷出窗外”是漫画家笔下的构思,但赠书确有其事。该书出版一个月内,罗斯福每天都收到要求彻查肉食安全问题的民众来信。罗斯福也曾将辛克莱请到白宫,询问详情。《屠场》出版后不到半年,国会通过《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为落实该法和1910年的农药管理法,国会1927年成立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当1967年新的食品法签署时,为奖励辛克莱的功绩,年迈的他再次被邀至白宫。

中国古代对食品安全问题也从不手软,明清两代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均施以“重典”。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规定:“发卖猪羊肉灌水,及米麦等插(掺)和沙土货卖者,比依客商将官盐插和沙土货卖者,杖八十。”即凡售“注水肉”,以及故意在粮食和食盐中掺沙土以增重的,打八十大板。清代将此规定编入《大清律例•比引律条》。

舌尖上的安全,攸关13多亿人的民生。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近几年的抽检结果显示:中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样品抽检合格率稳中有升。但一些领域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如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破解“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张餐桌”的困局,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离不开缜密的法规制度。

《意见》全文中,“制度”一词出现了25次。包括“积极探索建立质量追溯制度”、“研究修订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度”、“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等表述,彰显出国家对“制度信任”的重视。

基于熟人情感关系而建立起的人际信任,已是传统时代的产物。近代以降,社会诚信建设由人际信任向制度信任嬗变。有国家力量作后盾的制度,具有强制性。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律逻辑,能减少不确定性,使人们对未来有明确行为预期,从而消解不确定性对社会合作的阻滞作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显然离不开制度信任。

另外,推进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创新监管理念、监管方式。

《意见》就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也提出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其中就包括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实施智慧监管,逐步实现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网上排查汇聚和案件网上移送、网上受理、网上监督。

例如,当下区块链就可通过食品溯源、产品标签、农场和经销商信息存储等方式,助力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北京朝阳区的居民在超市购物时,扫一扫食品上挂着的可追溯码,便可迅速获取产地、经销商等信息。而且早在2017年,中国部分互联网巨头就已试水“区块链+食品安全”。沃尔玛2016年秋开始与IBM试点区块链,通过区块链,可在数秒内提取出产品的源头信息,传统上这一过程需一周。

但单靠区块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区块链还处于初始阶段,虽能保证链上数据不可篡改,但无法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另外,区块链开发和运维所需的高成本,也让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捂紧钱包”的消费者能否接受食品溯源成本提高所带来的价格攀升,也在未定之天。

不过,从长远来看,区块链这个“利器”,虽不能完全改变食品安全的生态,但确实能提高监管水平、降低监管难度,使得食品溯源更具可操作性。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迭代,以及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耦合,其在食品安全、食品溯源领域的效用也会愈受消费者青睐。

当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要确保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和机器信任之间的有机结合。让技术做消费者监控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环节的眼睛,让制度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从而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

责编:崔向升 PN137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