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一夜封“神”是在坑害公众
评论
评论 > 最新评论 > 正文

双黄连一夜封“神”是在坑害公众

文丨特约评论员 佘宗明

“抢不到双黄连口服液?那就抢双黄莲蓉月饼去”……看懂了这段子,说明你这两天没跟涉疫情的信息“隔离”。

从1月31日晚起,一则“最新研究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就开始刷屏网络。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出现了药物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想不引发广泛关注都难。其链式反应就是,网上药店“双黄连口服液”基本脱销,很多人半夜抢购都一药难求,相关医药股股价暴涨。

说真的,若不是两大权威机构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的科研团队“背书”,我还以为,这是中医药概念股借机“收智商税”来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双黄连一夜之间卖断货的一幕,完全可以跟17年前板蓝根脱销的场景“连连看”:当年也是“板蓝根抗SRAS”的消息爆出后,各地板蓝根价格飙升、快速售罄。如今相似剧情上演,忍不住让人感慨,还是原来的套路,还是熟悉的味道,韭菜割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果说,以往SARS、甲流流行时那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被推上“神药”受追捧,背后有迷信话语或营销话术的助推,那这次“初始信源”来得有些诡谲——最先给出这结论的,是相对权威的药物和病毒研究机构,而不是那些“神药”包装者。

这就让人有些惊愕了:在世卫官微于1月29日发文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钟南山院士也指出现阶段没有特效药的背景下,对媒体宣扬双黄连的“神效”,真的是对民众健康的负责任做法吗?疫情当前,发出此类声音,有无考虑到社会反应,又合乎科学严肃性缜密性吗?

科学话语进入大众舆论场,当确保其不易走形、不会误导。双黄连能不能“克”新型肺炎,医疗类自媒体与科普专业人士已经给出了趋向一致的结论,那就是:用了效果存疑,乱用还可能有害。

就像丁香园说的,“抑制”并不是预防,若身体没病毒,就无需“抑制”;若有病毒,那就是已感染,得接受治疗。说白了,就是不能确保能预防、能治好。何况,目前这项发现还仅仅停留在“临床研究”阶段。更别说,双黄连不良反应不少,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显示,它在2014年中成药口服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中排第一。没有循证,却很可能有副作用,不带这么坑公众的。

需要强调的是,双黄连对病毒的抑制作依据只是实验室数据,在人体上的效果怎样,具体在实际治疗中如何有效,还需大量临床研究。按照中科院专报的信息,双黄连也只是能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繁殖,这还是在细胞上,这不能说明在人体上有效,更不等于能治疗病毒——要知道,细胞只是体外培养,动物则是活体,连在动物模型上的试验效果都没,更别说人体安全性跟有效性试验了。

在动物实验跟系列临床试验等测验都还没过,就抛出大而化之的“双黄连能抑制病毒”结论,明显有违医学伦理。就算这是考虑不周,客观上这都是在为药厂“割韭菜”借刀。虑及双黄连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这些不良反应可能降低个人免疫力,其误导效果没准会传导到对个人身体的危害上。

据了解,上海药物所几天前就发布消息称,重点针对“已上市药物”以及自建的化合物数据库进行了药物筛选,迅速发现了30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能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和中药。毫无疑问,抗击疫情需要科研发力,能尽早取得经得起检验的成果,那最好不过。

但为抗疫而加快研发进度,不等于不尊重研发阶段性规律,不等于在成果发布上可以不审慎。按照世卫组织等多方说法,现在针对疫情还没有特效药,已有的药物研究要么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要么是还在观察阶段。在此语境中,给媒体过早地“喂料”,无异于乱背书。身为隶属中科院的两个科研院所,在抛出相关结论前,有没有料到其误导效果?

在网上,有医疗科普作者针对此事斥责道:“做事要有底线,特别是此时此刻”。诚如此言,在疫情让很多人神经紧绷的情况下,作为科研机构必须爱惜自身羽毛,研究成果发布上切忌误导——“专家的嘴,公众的腿”,民众为此陷入“抢药漩涡”,有些专家难辞其咎。人命关天,更应该多些科学少些玄学。

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是板蓝根还是双黄连,都被坊间有些人“封神”,俨然是“包治百病”的神药式存在。对这类“神药”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传言,我们当然该劝公众多些警惕、少些盲从,但某些科研人员显然也该为误导而愧疚——他们的乱背书,对不起很多市民连夜跑出去买双黄连的精力,及为此浪费的口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