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激活县域乡镇消费,需要多个“抓手”

2020-11-19 11:42:36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政能亮特约评论员 张军波

买买买,扫扫扫,将消费升级进行到底!

李克强总理11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和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提振餐饮消费;以扩大县域乡镇消费为抓手带动农村消费。

政能亮丨激活县域乡镇消费,需要多个“抓手”

“县域乡镇消费”的表述,颇有指向性。在11月16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县乡市场也被提及。总理寄语企业:既适应经济结构和消费升级趋势,促进产品和服务迈向中高端,又发挥性价比优势,注重开拓下沉市场特别是县乡市场。

“县”和“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郡县治,天下安”。在中国数千年文明演进史当中,县域向来不可或缺。时至今日,县级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分量依旧十足。

在日新月异的快节奏生活时代,“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城市放不下灵魂”,但县域在某种程度上既“容得下肉身”,又“放得下灵魂”。技术进步赋予的消费新动能、新模式和新体验,正在激活和优化县域经济。

在县城和乡镇,不乏开着小汽车、戴着帅气墨镜的小哥哥,以及一言不合就买美妆产品的小姐姐。这些有点钱还有点闲的“小镇青年”,越发追求生活的仪式感。热衷网购,也是他们的标配。毕竟,他们原本就是“数字化原住民”。在县域乡镇,老款电视机、双桶洗衣机,逐渐让位于高清大屏的彩电、静音大容量的洗衣机。

数据显示,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居民有五六亿人,近乎占据总人口的半壁江山。县域市场,正在形塑中国经济的成色。

当然,大家在看到县域乡镇的勃勃生机时,也能深切感受到其诸多短板和弱项。真正的弱势群体和“打工人”,相当比例仍在县域乡镇。每天,他们都会为块儿八毛的东西算计半天。疫情之下,钱并不好赚。

在县城和乡镇,供应链保障能力薄弱、电商人才匮乏等,这些既是挑战,也蕴蓄着机运。“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发展、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样的表述,见诸报端,意蕴绵长。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语境下,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显得尤为切题。

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力促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有效弥合城乡鸿沟,必将激活被抑制、被冻结的发展潜能和消费潜能。

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发展,突破口和难点,均在县域。营商环境,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发动机”。但毋庸讳言的是,放眼全国,一些县域的政府工作人员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还不到位,服务不够主动,“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最多跑一次”还不能完全实现。

以更大的力度,为企业“松绑”、为民众“解绊”、为市场“腾位”,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常识而论,大家都希望消费升级,但前提是“有钱”且“有闲”。只有这样,才能想去河南去河南,想去荷兰去荷兰。

与农民强烈的消费愿望相比,农村消费升级还有不少梗阻待破解。最大的梗阻,不外是农民本身的收入以及农村公共服务这两大项。

众所周知,今年农民外出工普遍推迟一个月左右,部分农民工外出后又再次返乡,疫情期间乡村休闲旅游业基本停摆,这些对今年的农民收入影响甚巨。

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如何强化制度和政策创新,助力夯实农民增收的内生机制,是政府部门“打工人”的必答题。

短期来看,让秋收的农产品卖个好价格,让农民工年底前顺利领到足额工钱,确保他们欢欢喜喜回家过年,底气十足地买买买。

为长远谋,需要下大力气优化村庄整治,而将村庄整治节约的用地指标入市,有望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需求。此外,还应减少因制度性因素而导致的流动人口规模。例如,取消或降低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限制,将落户的农民工和家属纳入城市保障房覆盖范围,将城市无本地户籍的人口纳入本地社会保障系统中,确保他们安居宜业,进而促进和巩固城乡区域平衡发展。

可以说,消费政策貌似在消费端,实则在供给端。此次疫情,暴露出消费产品、消费服务上的诸多短板,城乡治理、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不少瑕疵。而弥合缺失、补足短板,定会创造出更大的需求,释放蛰伏已久的消费潜能。

有亮度、有温度的消费潜能,会让中国经济更有韧度、有气度。

责编:黄忆南 PN269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