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光看地方丨西部大开发,“数字经济”来赋能

2021-03-04 13:44:17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政能亮特约评论员 马亮

西部地区是中国的广袤内陆腹地,它使中国这艘巨轮有开阔的经济腹地和回旋余地。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可或缺的枢纽位置,并迎来经济布局重塑和经济版图重构的难得机遇。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通过高质量发展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进一步明确西部地区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地位。

两会时光看地方丨西部大开发,“数字经济”来赋能

陕西省位于西部地区,也是中国地理中心的所在地,对于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而言意义重大。在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陕西省和省会城市西安都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憧憬新发展愿景,并需要谋划新发展路径。

今年1月26日,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全省GDP年均增长6.3%,人均突破1万美元,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展望“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陕西省和西安市都将为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面对新愿景和新征程,陕西省和西安市要抓住机遇,在创新、开放、数字、绿色等方面做文章。

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续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无论是高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抑或是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陕西省和西安市都在全国位居前列,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潜力较强。但是,长期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的科技实力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经济活力,科技人才留不住和激励不足的问题凸显,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能力还没有得到最大化释放。

在知识经济时代呼之欲出之际,特别需要挖掘沉睡多年的科技潜能,使科技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不久前,西北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了猴脸识别技术,可以精准高效地识别和追踪秦岭金丝猴,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各地的野生动物保护难题。诸如此类的原创性和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每天都在陕西省发生着,而如何将它们转化、传播和应用,就是未来特别需要重视的课题。

《指导意见》在多处提到陕西省和西安市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的作用,指出要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支持陕西等省份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国家支持陕西等省份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与此同时,要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鼓励西安等城市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新发展格局绝不是闭关锁国,而恰恰是要适应和重塑新型全球经济体系。为此要发挥陕西省特别是西安市的内陆港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枢纽作用,使外向型经济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转型升级。陕西省要加强同其他西部省份的政策协同,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落地,打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陕西省委网信办在《以数字经济赋能陕西高质量发展》一文中指出,陕西省数字经济面临规模小、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少、要素投入少、产业数字化转型慢等严峻挑战。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之际,陕西省和西安市要抓住机遇融入其中,使本地经济发展实现跃迁式发展。

以短视频、直播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迅猛,并使资源禀赋、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都被打破,使偏远山区的无名山货也能上头条进万家。这意味着,要加快陕西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带动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需要提及的是,要进一步聚焦省内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全省协调均衡发展。

2020年,西安市入围全国万亿GDP俱乐部,成为GDP超过一万亿元的23个城市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入围的三座城市之一。西安市在陕西省的经济首位度较高,GDP占全省的38.27%,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的带动效应可见一斑。因此,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陕西省的狭长地理特征,发挥关中城市群在联结南部和北部城市的枢纽作用。当然,要避免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可能带来“一城独大”的经济发展格局,导致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虹吸效应。

与此同时,在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在绿色、生态、健康等方面做好文章,实现乡村地区的包容性发展。特别是要汲取秦岭事件的教训,真正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2020年,电视剧《大秦赋》热映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人们对两千多年前秦国统一六国而实现中国大一统的历史充满敬意,也对陕西省和西安市在新时代践行新发展理念和开创新发展格局的未来充满期待。

陕西省的地理版图形似跪立的兵马俑,在其双目眺望远方之际,他站起来的时候应该也不远了。(作者马亮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邦智库研究员)

责编:黄忆南 PN269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