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更“快”更“安全”,“即时配送”方能行稳致远

2024-01-24 08:59:02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政邦智库研究员 高明勇

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即时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近年来即时配送行业快速兴起,在促进消费、保障民生、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加强鼓励引导,进一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和支撑带动能力。要督促企业守好食品安全、配送安全等底线,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推动降低企业合规经营成本。

近年来,“即时配送”发展迅猛,如国常会所言,在促消费、保民生、稳就业等方面,都有目共睹,可圈可点。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即时配送”意味着更快速、更便捷。从“送外卖”到“送万物”,一个覆盖面越来越宽,下沉层越来越低的“即时配送”物流网络已经形成,以看得见的速度和看不见的影响逐渐打通“最后一公里”,助力优化城市微循环体系。

政能亮|更“快”更“安全”,“即时配送”方能行稳致远

从需求端看,“即时配送”驶入快车道,与“宅经济”“懒人经济”“生活快节奏”等因素密不可分。从供给端看,平台企业顺势而为,呼应需求,迅速培育、扩大消费市场。从政策端看,相关政策持续发力,支持推进,规范引导,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包括“末端配送节点建设”现代物流体系。2021年12月,《“十四五”快递业发展规划》提出,拓展多元服务领域,支持发展同城快递、限时快递,带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2022年1月,《“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推进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提升末端‘最后一公里’网络服务能力”……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即时配送”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关行业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订单量达到353亿单,同比增长20.07%。2022年中国即时配送用户规模达到7.61亿人,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75%。有分析预测,到2025年我国即时配送行业订单量将达到793亿单。这些数据表明,“即时配送”俨然成为一个千亿级的“蛋糕”。

因此,继续鼓励引导、适时督促规范,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当然,推动“即时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诸多现实问题或障碍需要解决。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问题,一个是食品安全,一个是配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多部门的规范整顿,行业自律,媒体监督等联合发力,整体趋向良好。

“配送安全”问题则日益凸显,时而成为舆论热点。据报道,在全国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外卖和闪送车辆事故占有相当比例,行业内的职业伤害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

有观点认为,数字时代提供的便捷,令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他们越来越注重服务质量和产品体验,但对产品和品牌的忠诚度降低,随时准备更换供应商,因此,消费者拥有不同于以往的、对市场更大的影响力和主导权。这种“担忧”越来越具体化,有数据表明,用户对即时配送的要求较高,用户可接受的配送时间集中在30-50分钟之间,占比超过62%。

快递员和外卖员匆匆忙忙,与时间赛跑,而如何在“柔性配送”与“刚性规定”之间寻找平衡,不仅仅是对消费者的考验,更是对平台的考验。近几年,也有外卖平台推动算法规则公开及改进,分别为预计送达时间、订单分配、骑手服务评价规则优化、骑手劳动安全保障等。正向行为规范,负向行为治理,都应成为治理安全问题的重点。

同时,还有“配送员”的职业保障问题。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然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面临着更多挑战。以平台用工为例,各类权益保障难题日益凸显,聚焦点之一便是职业伤害保障问题。破解这一问题,已经开始“试点”。此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人士介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3年7月底,已经覆盖7家平台企业,涉及615万人。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有望覆盖更多的人群。

此外,还有信息安全问题,面对日渐增长的用户群体,如何保护用户隐私,也越来越引起关注。

行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督促规范是必要保障,而鼓励引导是重要支撑。

总监制:邹 明

监 制:高明勇

审 读:郑鑫屏

责编:徐虎 PN27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