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锁定竖排方向

 

​沐风栉雨:高见之书五月荐读(下)

网友评论 ( 0) 2017.5.19 第109期

编者按: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为了寻找高品质的阅读体现,凤凰评论将推出“高见之书”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对新书的爬梳,大浪淘沙,遴选出优秀的书籍,推介给读者,为泛娱乐时代的深阅读提供指引。此为第四期,凤凰网主笔张弘整理。

聚焦

《非洲的民主与选举》是第一本真正对非洲进行全面比较研究的著作,打破了以往只关注单个国家定性研究的倾向。与此同时,本书还传递出了一些有关非洲民主的乐观信号,即不断重复举行的多党民主选举,即使它一开始并不完美,但同样可以成为改善社会生活中民主属性的工具,并最终指引人们走上通向民主化的道路。就这一观点本身而言,它已经接受了多年分析研究的考验,而且在远离非洲的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得到了印证。

本书着重分析了非洲国家选举活动的民主质量以及自由民主政体的核心制度。作者基于非洲国家的232次选举活动建立了有16个变量的数据模型,并在对各种有关选举活动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对非洲的民主前景发出了一些相对积极的信号。本书不仅是对民主化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的著作,也在很多方面有助于增进读者对非洲政治的理解。

通向民主化道路的非洲(中文版序)

本书的主题最初来自于我于1999至2001年间在加纳的生活,以及在加纳议会中的工作经历。这是一段非常令人难忘的时光。今天,约翰·马哈马(John Mahama)是加纳的现任总统。当时他还是一名年轻的国会议员,我每天都与其共事。当时的他,还是一名年轻的后排议员,渴望改革、追求一个更民主和更廉洁的加纳。当时他受到了所有人,甚至来自于反对党民族爱国党成员的尊敬。但是当时的人们同样觉得,他有些软弱,温柔得不适合成为一名挑起领导重任的政治家。令人遗憾的是,今天在其领导下的政府,正将加纳的经济带向前所未有过的困难局面,而腐败和管理不善的问题更卷土重来。也许他的确是太软弱了,太温柔了,以至于无法成为加纳需要的领导人。

当我在加纳议会中工作时,曾任最高法院的法官D.F.安南(D.F.Annan)是议会的议长。他是一名自由主义者,在1984年,也就是罗林斯在1981年12月31日发动他的(第二次)政变并攫取政府权力后三年,同意加入杰里·约翰·罗林斯(Jerry.John Rawling)的军人-文官威权政权,即临时国防委员会。安南法官同样保证了加纳的经济复苏计划能够在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作中得以实施。安南法官还是促成“国家民主委员会”建立并担任该委员会第一任主席的人,当时的政权在执政计划中曾承诺建立该委员会。根据该计划,1988年加纳在充满热切期待的气氛中举行了没有党派参加但是具有竞争性的选举活动。到了1989年,安南法官努力使自己获得了可以更有作为的授权。该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各种地区性的听证活动,与普通人对话,探究他们对加纳的未来应向何处去的观点。该委员会发表在1991年3月25日的最终报告《推进发展真实的民主》认为,在人民之中存在着支持民主,疏离临时国防委员会的革命式、威权社会主义政权体制的强烈情绪。安南法官也许最终成为了唯一一位说服罗林斯向多党选举畅开大门的重要人士。以前的罗林斯从来不想要这种制度。他过去追求的是一种“人民的民主”,在这种民主中存在着竞争性的选举活动,普通人可以发挥影响,但是没有政党存在。安南法官说服了罗林斯接受多党选举,而且人民可以享有更多的政治自由。一个协商会议被建立起来。最初的十位书记员是在透明且竞争性的过程中被挑选出来的。其中的九位书记员目前依然在加纳议会中工作,包括目前议会的总书记员。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并且是我1999-2001年间的亲密同事。该协商会议通过的宪法草案在1992年3月31日的全民公投程序中获得了批准,其后在当年秋天举行了第一次选举。1993年1月,当议会成立并开始工作时,安南法官也成为了议会第一任议长,并且在2001年1月退休前在八年的时间中一直担任该职。在这段期间,议会在许多方面都成为了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安南法官也曾经坚定地抵抗行政机关的影响,维护议会的独立。杰里·约翰·罗林斯当时担任总统,有几次试图使立法机关转变成对其政府更忠诚的支持者。但是安南坚持权力之间的健康平衡,并针对罗林斯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立场。

紧接着第一、二轮选举之后未中断进行的第三轮选举在2000年举行,这是一场竞争非常激烈的选举,最终反对党民族爱国党赢得了总统一职,并在立法机关中获得了微弱的优势。罗林斯遵守宪法、交出了权力。这是加纳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因为这是自加纳独立以来的第一次和平的权力更迭。这种和平的权力更迭方式甚至在当时的整个非洲都是具有开创性的为数不多的例子。我在这种政治体制中工作的同时也在研究着这种政治体制,我想我已经发现,这些不断重复进行的选举过程会带来许多有益的影响。反对党和执政的议员们学会了各种正当的程序,并将这些程序制度化;媒体变得越来越强大,在其以正当方式监督政府的活动以及管理不善行为时,监督的范围也在扩大,反过来促使政府不断改善自己的统治活动;各种公民社会组织和妇女权益组织对政治权利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掌握了利用自己作为公民来置疑、挑选并最终敦促领导人更好作为的能力;甚至那些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也开始更好地理解各种有关平等和自由的观念,并将这些新知识转变成改善自己所在地区非正式治理方式的要求;通过民主程序走上拥有更大权力的岗位的政治家和政府工作人员,对于保护这种民主程序也开始具有了既得利益;等等。

面对这些现象,我开始反思:这究竟是只发生在加纳的独特现象,还是说在非洲的其他国家中也正上演着类似故事?

于是,我开始针对该问题搜集各种证据。当时是在2001年的秋天。这些工作的成果就是本书,并最终在2006年出版。本书对上述问题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案——这一现象发生在整个非洲大陆。本书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当时举行某种意义上的多党选举的44个非洲国家来说,有几乎三分之二的国家存在相同的现象。

本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认为本书会吸引这么多的注意力的原因之一是,它是第一本真正对非洲进行全面比较研究的著作。在过去的四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对非洲的研究以对单个国家的深入定性研究为代表,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于它们针对的问题,实际上只提供了说服力非常有限的证据。虽然这些研究成果在非常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各种问题,但是对于检验各种假设,或者深化人们对一些有关政治发展的基本理论的理解时,只能发挥极其有限的帮助作用。本书以及同时期的其他一些不多的著作,挑战了这种研究倾向,使得非洲成为了普通政治学以及研究政治制度时具有实质意义的对象。

我想本书引起人们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传递出了一些乐观的信号。多年以来,有关非洲社会和政治的各种研究文献中弥漫着各种悲观和消极的气氛。现在人们看到了一些好消息,许多人自然会欢迎这种信号。十年已经过去了。在此期间,我们听说了许多新事物,非洲也在继续发展。本书的各种结论还依然适用吗?针对该问题的答案是复杂的。对于该问题,人们可以给出肯定的回答,因为在整理各种新证据时,我们发现,过去的模式依然存在。对于2003年到2006年底的时期,我以本书中的分析方式进行了追踪研究。该追踪研究的结果经过相应的编辑后出版于2009年,《通过选举实现民主——新的转型模式?》这本著作同样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它的结论与本书的结论相同。与卡罗琳·范·哈姆(Carrolien van Ham)一道,我最近又从不同的角度对选举的作用与效果进行了分析,本书传递出的许多主要信息都得到了验证。类似的,在与迈克尔·伯恩哈德(Michael Bernhard)、阿曼达·埃杰尔(Amanda Edgell)、瓦莱里娅·梅切克瓦(Valeriya Mechkova)和大卫·奥尔特曼(David Altman)这些同事的合作中,我们利用“不同类型民主”(V-Dem)这一针对民主的全球数据库来检验“通过选举实现民主”这一理论,结果不仅在非洲,更在世界的许多其他地区得出了积极的结论。有关这些研究工作的成果,可以在V-Dem网站上找到相应的研究报告(https://v-dem.net),其他的资料也已经编辑出版。

对于上述问题,人们同样可以给出否定的答案,因为虽然上诉各种分析工作以及各种类似的研究活动都在验证我们在过去的发展进程中发现的倾向,但是我和卡罗琳·范·哈姆同样发现,非洲的发展情况出现了分化。在这片大陆上略微超过一半的国家里,不断重复进行的选举活动与民主的改善联系在了一起——虽然这种改善情况的发生比我们甚至期待的时间要长,但是这种改善情况毕竟还是发生了。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国家,或是依然处于严酷的威权统治之中,或是正不断地受着内部纷争的蹂躏,甚至同时遭受着两种苦难(例如厄立特里亚、南苏丹、索马里),或者虽然举行了各种选举,但是形势却没有向好的方向表现出多少改变(例如津巴布韦、喀麦隆、赤道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当初在2005年我完成本书的时候,这一现象还不明显,不过如果读者朋友们仔细地分析本书附录中提供的各种证据材料时,你还是可以在今天,以一种事后反思的心态发现目前的这种发展模式在当时已经有了发展苗头。到了今天,这已经是一种非常明显的事实,足以使我们这些研究人员(其中包括作为本书读者的你们),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本书曾经表达出的乐观情绪,以及本书某些结论的普遍适用性。

但是,不断重复举行的多党民主选举,即使它一开始并不完美,同样可以成为改善社会生活中民主属性的工具,并最终指引人们走上通向民主化的道路——就这一观点本身而言,它已经接受了多年分析研究的考验,而且在远离非洲的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得到了印证。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确定这一结论的有效性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依然非常骄傲,本书能够被读者朋友你们捧在手中,虽然距离本书出版已经过去十年了。而且在今天,更令我骄傲的是,本书对这些重要问题的讨论甚至能够传播给读者朋友你们以及其他在中国生活的人们。我非常期待看到这些讨论能够带来的结果。

斯特凡·I.林德伯格

哥德堡(瑞典)

2015年10月4日

 哥德堡大学政治学教授 

哥德堡大学不同类型民主研究所所长

 

推荐

《暮日耀光: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

作者:韦庆远

出版社:江苏凤凰网文艺出版社

2017年5月

内容简介:一部张居正的历史学术性传记。作者是人大档案学院教授。本书运用大量罕见的丰富史料,除实录、政书等官方出版品外,引用的私人笔记、文集、书信达150余种,以明代为主的地方志达65种。因此能深入许多以前学者所未谈到的细节。对张居正在改革中所要面对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作者分别立档,上有皇帝、太后,旁及宦阉权竖、外戚、各派言官,特别是与居正曾共事的历届内阁大学士、重要文臣僚佐都有叙及,涉及人物之多,探求研究之细,皆为同类著述所罕见。同时,书中提出了“隆万改革”的新判断和新概念,重新审视后发现,高拱和张居正在隆庆时期已经联手进行重大的改革,在吏治、经济、军事上都取得过重大的成就,使垂危的明王朝出现了起死回生的希望。可以说,万历初叶张居正所进行的改革是隆庆改革的继续。这一成果无疑是研究明代中后期历史的新突破和新贡献。尤其要指出的是,该书对张居正主持改革的过程作了动态式的叙述,不但写了张居正如何运筹帷幄、选贤任能、妥为部署,而且写出了他在改革和反改革的矛盾冲突中如何坚定指挥、鼓舞士气的实况。在充分肯定张居正的伟大历史作用的同时,对他的“失误、失律和失德”的一面也给以实事求是的直书。张居正要推行改革,不得不集中权力,但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而无所制约,势必要引来皇权的反噬,酿成悲剧,张居正死后的凄惨正好诠释了此点。在个人专权独断的体制下,这也是必然结局。

评点:与唐浩明的长篇小说《张居正》相比,本书无疑更为可信。此外,它也揭示了皇权专制制度对士大夫的扭曲。

 

《民主之门》

作者:道格拉斯·史密斯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内容简介: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美国城市及其郊区的人口急剧膨胀,而选举议员的选区划分却基本维持不变,少数人统治的问题在各个地区愈加严重——乡村地区人口稀少,从这些地区选出的立法者掌握着超乎寻常的政治权力,他们常常用这种权力来为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商业利益代言。美国的民主是人为扭曲的民主,糟糕无序。从1962年到1964年期间,以“贝克诉卡尔案”为首的系列案件,诉求对美国各州议会席位进行重新分配。时任首席大法官的厄尔·沃伦,为主引导了对这一系列案件的判决,最终将“一人一票”制带到美国。作者以娴熟的笔法,叙述了从田纳西的城市支持者到(各地)妇女选民联盟的这些积极分子,如何终结选议席分配不公;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活动引发了(各地)商会和南方种族隔离分子的怒火。尽管立法机构故意不采取行动,*法院也在1946年判决说,司法机构不要进入这样的“政治棘丛”,但是议席分配改革的倡导者并未丧失信心。正如作者史密斯所言,他们熟练地运用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主张进行彻底的司法干预,*终将“一人一票”制带到美国。

评点:民主并非一蹴而就,美国的民主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制度移植并不能一劳永逸,但是,有些国家的政治家们往往缺乏应有的耐心和政治智慧。

 

《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

作者:[奥] 彼得·西施罗夫斯基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6

内容简介:《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的作者彼得·西施罗夫斯基通过对多名纳粹子女的深度访谈,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向读者展现,战后纳粹家庭的真实状况以及纳粹子女的内心世界。《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通过纳粹子女自己的语言,深入探讨了带着“原罪”出生的他们,如何面对沉默的父母,如何接受知道真相的自己,如何看待上一代的罪恶,以及如何在与父母价值观相悖的现实世界中生存。

评点:西方因宗教而有“罪感文化”,父母作孽,子女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看看这些纳粹子女的态度,对照一下“老红卫兵”的“青春无悔”,其间相差,不可以里计。

 

《英国哲学史》

作者:威廉·R.索利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本书追溯了大不列颠从开始以英文著述哲学时代起直至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终结止长达300年之久的哲学历史。其中不仅较为详尽地叙述了像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约·斯·穆勒、斯宾塞这样一些经验主义大师,而且对切尔布利的赫尔伯特、剑桥柏拉图派、塞缪尔·克拉克、托马斯·锐德、威廉·汉密尔顿、亨利等理性主义哲学家也多有论述,此外,还广泛涉及了这个时期较为著名的伦理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

评点:就古代哲学而言,英国比中国等文明古国大为逊色,就近代哲学而言,英国看成一流哲学打过,其经验主义哲学独树一帜。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作者:胡鸿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内容简介:本书从政治体视角出发,尝试为理解古代华夏提供一条新路径。无论是商末西土联盟还是春秋战国的诸夏,以及与秦汉帝国政治体系绑定的华夏,都是一种由政治关系维系的人群集团。华夏帝国通过开疆拓土将一些非华夏族群纳入统治,也利用文化霸权创造了华夷符号秩序以及关于周边异族的经史知识体系。魏晋以下帝国分裂,北方五胡政权颠覆了华夷秩序,南方山地诸族在局部地区也获得了优势,但随着两者的政治体演进,殊途同归地走上了华夏化的道路。

评点: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融合很早就开始了,儒家爱搞“华夷之辩”,看来需要反思。

 

责编:傅斯鸿 PN134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