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锁定竖排方向

 

​​​​​​​​高见之书十一月下:哈佛校长艾略特怎样缔造哈佛

网友评论 ( 0) 2017.11.30 第141期

 

编者按: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为了寻找高品质的阅读体现,凤凰网评论推出“高见之书”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对新书的爬梳,大浪淘沙,遴选出优秀的书籍,推介给读者,为泛娱乐时代的深阅读提供指引。此为第十六期,凤凰网主笔张弘整理。

 

聚焦

《他缔造了哈佛:查尔斯·W.艾略特传》

作者:亨利·詹姆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艾略特怎样缔造哈佛?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发展目标,大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这一目标实现的过程和结果。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查尔斯,威廉·埃利奥特的本科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形成受家世、教育背景和欧洲游历经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自由选修制,具体包括赋权学生以养责任感、专业化教学以发展学术、实用科目以应社会。

国际权威排名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和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排名的历年世界大学排名均显示,哈佛大学无可置疑的享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霸主地位。2005-2009年QS和THE共同发布的排名结果显示,哈佛大学居世界大学首位;接下来两年QS发布的结果,哈佛大学的世界排名均为第2;THE发布的2010—2011年排名中,哈佛大学仍然傲居首位,2012年THE大学声望评比,哈佛居首位。哈佛大学今天的辉煌源于历史,几位睿智校长如埃利奥特、洛威尔、柯南特、博克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逐步造就了它首屈一指的地位,其中又以查尔斯·威廉·埃利奥特的功绩居首位。正是他的思想和实践扭转了哈佛大学的困境,使其成功地从一所地区性院校成长为一所国家性大学,为哈佛大学今后的国际教育界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我国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此时追溯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的成长轨迹,研究其校长的本科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埃利奥特本科教育思想的形成

查尔斯·威廉·埃利奥特(1834-1926)是哈佛大学历史上任期时间最长的校长(1869—1909)。他虽然称不上是哈佛最伟大的毕业生,却是哈佛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他的本科教育思想和实践集中体现在自由选修制上,具体包括赋权学生以养责任感;专业化教学以增学术;实用科目以应社会。赋权学生是自由选修制理念的起点,专业化教学是自由选修制实施的保证,而实用科目是自由选修制实施的必然结果。

埃利奥特本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他的家世、教育背景和欧洲游历经历密不可分。首先,出生于哈佛世家的事实使他与哈佛有了“同命运、共呼吸”的“不解之缘”。他本人是哈佛大学1853届毕业生。祖父(samuel Eliot)曾出资在哈佛大学建设立了希腊文的教授席位,父亲是哈佛大学前任财务长,堂兄是哈佛学监之一,哈佛大学诺顿教授及蒂克纳教授是他的姻亲,哈佛大学艺术史教授是他的表哥。他的第一次婚姻虽因妻子病逝而短暂结束,却使他成为哈佛大学基督道德教授皮博迪的姻亲,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堂弟艾略特也曾在哈佛求学。这些与哈佛和哈佛教授的渊源毋庸置疑影响了他对哈佛各方面的理解。

其次,埃利奥特早年受教于波士顿拉丁语学校和求学于哈佛的教育背景使他对于旧式的教育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悟。波士顿拉丁语学校留给他的是学校的体罚和与爱尔兰男孩打架的记忆。15岁时(1849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埃利奥特和同学普遍憎恨当时的课程。1853届哈佛本科生课程有拉丁文、希腊文、数学、修辞(作文、讲演、逻辑)、历史、化学、法语、自然历史、理性和道德哲学、物理、政治经济学、宪法、自然及显性宗教。虽然19世纪50年代的哈佛大学课程中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有一门选修课,但若多选一门,这第二门则被认为是“额外”课并不计入学分。埃利奥特不喜欢当时所受的本科教育,但个性和家庭环境极大地促使他鞭策自己,同时受当时广为尊崇的按成绩优劣排序决定毕业典礼上发言先后的做法激励,他仍然认真预备那些“乏味”和“无用”的课程。当时的成绩评定原则不仅包括所有科目的每日背诵情况,甚至包括个人举止表现。他毕业后进入了化学教授库克的个人实验室,观察实验过程并探索知识,对他的本科阶段的学习影响深远。库克教授是哈佛1848届毕业生,有一年欧洲经历,基本上靠自学成才。他充满热情和奉献精神,热心于推进知识和学院的发展。他在背诵要求之外,增加了在全班面前进行试验并讲授,还带领学生参观附近工厂所应用的化学原则。埃利奥特大一的时候,这门课并不是必修课,但整个年级都来上课。这种探究式教学方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90岁寿辰时他还对此深怀感谢之意,并从他执掌哈佛后实行的本科教学改革可见这种教学方式对他的影响。

最后,游历欧洲高等教育院校和机构的经历,开阔了他对于教学和教师学术的认识。1863年他首先到达巴黎,他认为法国的化学讲座比较初级,没有哈佛的深度,因而将目光主要投向法国初级到高级的各类科学和教育机构。参加各类公共讲座,阅读这些机构相关内容。善于应用的习惯、具有的精力和超群的记忆力使得他自我建设计的调研对后来进行哈佛本科教育改革极具指导意义。法国的经历使得他惊讶于这些高水平学者不仅从事教学,而且进行研究。在德国他慕名选择去马尔堡(Marburg)拜访化学家克比(Hermann Kolbe),听取其讲座,并在化学家的实验室连续工作了7星期。他认为,法国大学教学质量高,容量大。巴黎大学的化学学科包括50个讲座,其他不同科目也有45-65个讲座。在此他见证了选修制的优势,它具有美国大学所不及的丰富、实用的教学内容以及多样的教学方法,这些经历影响了他日后主持的哈佛本科教育改革。

二、埃利奥特的本科教育思想和实践

1.赋权学生以培养责任感

正如弗莱克斯纳所主张的,大学生必须对自己、对所学学科、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负责。埃利奥特听过爱默生在哈佛大学的讲座,认为“积极的个人责任意识即是民主社会的正义,又是对民主制度的维护,只有通过个人自由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责任感”。埃利奥特在1869年的传统就职仪式上,发表了“不传统”的演讲,“19或20岁的年轻人应该知道他最喜欢什么,什么最适合他”,“校长不能将其意见强加于任何人。大学永远不能有独裁者(Dictator)。学习永远是共和性质的(Republican)”。埃利奥特决心改变古典必修课程,实行自由选修制,使之成为“由学生自己选择的,经过精心计划过的许多科目的学习,有部分形式上指导,但主要是顺乎本性和兴趣的许多教学课程”。

埃利奥特认为:“旧式必修课为所有人制定了一样的课程,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也不会经验任何责任感。正如其他事一样,学生只有拥有自由,才能具备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对于大学来说,具备好的选修制能够提供多样的教学,为学生进行日常指导,进行严格考试。经验已经证明美国大学入学生具备了智力和品性,足以收获担当责任而得到的智力和道德方面的益处。”

他认为,任何人,无论孩童还是成人,手工或脑力劳动者,总是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加倍努力并取得更多成绩。本科教育的自由选修制可以使“各类学生各得其所”。选修制“广泛而复杂,同时有序、有规划、有全面规则制约”。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对于有学业抱负的学生个体来说,选修制能够使其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能够较快地使其有所创新,促进知识领域的发展。对于没有学业抱负的学生来说,他的全部课程会和大部分美国高校的课程相似,还是原来的古典课程,可以继续在中学里学过的课程,或者可能比任何雄心万丈的学生所选的课都要更加多样化。根据个人对学科和教师兴趣度选择的课程,使学生比在旧式课程制下更加用功。对于不认真的学生来说,他会回避高级课程而偏好那些基础性课程。在这些课程中,他无疑会选择那些他最感兴趣的,或选择那些教学经验不丰富、不太严格、心慈手软的教师,认为这样就可使自己免于重责。他也会研究课程表,避免选择那些时间不合适的课程。总之,他会选择在他看来能够确保其顺利毕业的课程,并为此求教于那些高年级学生。对于最后一类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来说,选修制是他们的福音。旧式必修课程不能为这些迟缓的学生提供发展机会。而范围广泛的选修制则为其提供了成就机会。选修制不等同于让学生具有“无所事事”的自由。学生自己选课,但课程量是定制的,通过定期测试、论文、实验室工作和师生间经常性会面来考察学习情况。

在埃利奥特看来,必须给予学生选课的自由,只有具备选择的自由,才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不同类型的学生都需要自由选课,他们也已经具备了选课的能力,而自由选修制正是赋权给学生,能够培养他们责任感的本科课程制度。

2.专业化教学以增强学术修养

美国高校早期的课程科目承袭了欧洲古典“七艺”,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承担一个年级的多门课。正如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所论述的,教学工作是此时的大学唯一的职能。这种由一位老师承担多门课程,他的工作只是要求学生背诵课本内容的教学,无专业化可言。这种教学局面从哈佛建校之初一直盛行,至1828年达至全盛。当时大学的职能就是要“训练心智”和“装备心灵”,是传播知识而不是发展知识的场所。

19世纪60年代之前也就是埃利奥特在哈佛实行自由选修制前,相当多高校的教师因循守旧,教学活动按部就班和循规蹈矩,“有教师在校外做讲座,或者编写大学和中学教材,还有的兼做牧师从事讲道”。其时的高校缺乏可以鼓励教师发展“高深学问”的环境,“偶尔出现个别教师深度探寻真理,也只是完全出于个人天分和爱好”。

1869年埃利奥特执掌哈佛,实行的自由选修制使得教师进行专业化教学。“教师致力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否则,自由选修制下的学生可能不会去选择这门课。”教学方式“开始改变以往的简单背诵和讲授做法”。背诵只是“检查”学生,而不是“教”学生;而简单的讲授则过于“消极被动”。取而代之的是进行对话式教学,提问学生并做解释说明,并发展其在特定领域的学术。因为见证了法国大学教师进行科研的实例,实地经历了德国大学教授的实验探究,他对教学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不再是过去的‘全科教师’,而是受到特定领域的培训,并且按学系或专业重组,其知识由广博转向精深;助理教授和教授的任命是看其进行持续、创造性的学术工作的能力。”对于教师的学术,他认为“大学要推进新知识,而大学里的学识之士,确实应该使自己的名字为人所知,但不是被千万大众,而是几个自己的学生或是所研究的对象”。

专业化的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院里一名教授讲授多门课程,虽有广博的知识但并不精深。随着学科的分化,课程剧增,自由选修制的实施有了充足科目的保证。此外,以学科为基础划分的教学组织得以产生。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团体也依领域不同而相应成立。这些学术团体和组织将全校及全美相关研究人员联系起来,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的发展。

3.实用科目以适应社会

殖民地时期美国高校科目的建设置原本就不是出于实用的目的,也与经济发展无关。建设立大学是帮助那些“十四五岁男孩子过渡到成年”。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员”和“牧师”。但是像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以及国务卿马歇尔都没有学士学位。

大学教育不仅似乎与政治领袖无关,与财富似乎也无必然联系。美国当时的富豪如格雷、达比、坡肯斯、阿坡乐顿、劳伦斯没有一位是受过大学教育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成功似乎告诉年轻人致富之路在于投身工作而不是泡图书馆。  

大学从“象牙塔”走出来的直接推手是1862年以及1890年颁布的《莫里尔法案》。内战后的美国对于高校提出了新要求。大学需要不同程度地对市场做出反应,否则就可能遭遇“不实用就死亡”的下场。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不再是人们眼中的“无用之学”,不再是发财或从政之路上可有可无的点缀,而逐渐成为进入特定行业的必要条件。

对于大学课程的建设置,埃利奥特于1869年初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新教育:它的组织》一文中,明确对时代要求做出回应,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实用的大学课程思想,也正是这篇轰动当时的文章促成了他后来执掌哈佛,并进而实行自由选修课程的大学课程改革,文中指出“美国的物质建设需要工程师、建筑师、化学家和制造者,大学应该培养输送相应的人才”。

埃利奥特实行的自由选修课程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科学课程。他从四年级开始往一年级实行选修制,到了1885年,必修课只有英语作文、法语或德语。对此,他是满意地概述:“没有任何一门以往的专有主课,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形而上学,还被要求必修:没有特定的课程组合或课程选择是由教师给出。”1906年哈佛又开建设了新课——社会道德,回应学生对于城市贫困问题的关注。

“社会需要受过实用科目训练的人才。”实用科目的增多可从增加的新的系别看出。1907-1908年埃利奥特的校长年度报告显示。1868-1869年哈佛大学文理学部的教学系别为16个,1908-1909年则为27个,增加的新系别有:教育、建筑、林业、矿物学、生理学。同时,一些实用系科从无到有,并增加了师资。以经济和商业系为例,1868年没有这一系别,1888年的任课教师为4人,其中1名为教授,而至1908年的授课教师增至36人,5人为教授。

三、埃利奥特本科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影响

埃利奥特本科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对于高等教育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影响。教师的角色、学术和考核都发生了变化。首先,教师的角色由旧时的纪律维持者、行为规范者和背诵检查者。转为现代意义上学术共同体的共同创建者。教师的学术不再是过去那种毫无挑战的全科知识传授者,而成为专门课程的探究者。背诵式教学方法除了在语言教学上,已经基本绝迹,不断增多的讲授制的已经由量多转为质高,实验室教学法已被引入并占据相当大比例,对于助理教授和教授的任命主要是看是否具备进行持续、创造性学术工作的能力。

对于学生的影响就是真正给予他们学习的自由。当历史专业学生总结人类最大的成就时他会认为是这些选修制解除了恐惧和压迫,这些成就可能会最恒久永存。1892届的哈佛毕业生勒蒙特,1946年回想当时大学带给他的快乐,首先提到的是提供了广博的学习和思想宝库,其次是大学的自由氛围。

埃利奥特的本科教育思想对哈佛大学的影响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为哈佛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基础。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美国19世纪60年代大学校长的作为可以促成100多年后的辉煌,我国历史上20世纪早期也出现了如蔡元培、梅贻琦等卓越大学校长,但也有100多年建校历史的我们,至今还处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阶段?我国经济可以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校可以扩招,跨越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那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否也可以通过建设定时限而实现?哈佛大学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几位卓越校长的思想和实践,而研究其中最伟大的校长埃利奥特的本科教育思想或许是那至千里的“硅步”。

作者:高黎 汪霞

摘自《他缔造了哈佛:查尔斯·W.艾略特传》代序

 

本期推荐

《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上、下)

作者:岳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7年9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作者以纪实手法生动展现了梅贻琦这位杰出教育家的成长、留学及其在动荡岁月执着教育的艰难历程。他提出并一生奉行“大师论”“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并以忠诚无私、寡言沉稳、刚毅仁爱的人格精神,成就了清华之清、联大之大,感染着一代代学人。本书从庚子赔款开始,追溯了清华大学数十年的发展史,并在大时代背景下折射出整个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不仅详述清华大学前期领袖人物如周诒春、曹云祥、罗家伦等的功过得失,还涉及与梅贻琦同时代的蔡元培、张伯苓、胡适、梁启超、陈寅恪、吴宓等诸多教育学术界大师级人物。全书写作历时六年,利用了两岸清华大学的史料。

评点:军旅出生的岳南写作长于气势,此前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及其他民国知识分子著作,为本书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乡路漫漫:20世纪之中国乡村(1901-1949)》

作者:王先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10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侧重于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结构性变迁的相关性研究。既着眼于历史变迁的纵向展开,力求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前期制度性变迁所引致的乡村社会演变的基本轨迹和发展脉络,又着力于区域角度的横向展开,以揭示不同社会、文化要素在乡村变迁中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在相对比较的意义上力求透过社会、经济、文化的地域差异揭示隐含其后的共趋性和普遍性特征,并通过区域演进的不平衡性呈现整体历史进程的同质性意义。

评点:20世纪前五十年,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饱受革命冲击,乡村权力和秩序屡次随着政权易手而更迭变化,本书展现了这一过程。

《破产法信札》

主编:陈夏红、许胜锋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体例采用书信的方式,收信主体涉及债权人、债务人、破产管理人、法官、政府官员等非具体的个人,也有身边具体的个人。全书分为初心、交流、业务、建言、普法、忆往、域外和艺文八部分,近70篇信件是一部中国破产法同行的口述史,更是一部中国破产界同行的心灵史。在这本书中,不同的作者站在各自的角度,通过信札这一载体,既分享了中国破产法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也为我们带来域外破产法领域的全新动态。

评点:专业研究者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专业问题,本书在学术通俗化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它让缺乏阅读快感的破产法变得可以亲近。

《战败者》

作者:(德)罗伯特·格瓦特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2017年10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方来说,1918年11月11日即意味着战争的结束,但对于战败一方来说,则是一场巨大的暴力灾难的开始,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陷入了崩溃,而对于欧洲大部分国家来说,噩梦般的持续暴力冲突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国家上演。很大程度上,一战对欧洲的破坏性并不只在于西线残酷的战斗,而是其所导致的毁灭性后果,在起初爆发冲突的地区,人们被革命、大屠杀、种族清洗和进一步的军事冲突有效野蛮化了。如果说战争本身在大部分地区主要是冲突各国军队之间的战斗,那么战后新的冲突则主要是平民和准军事力量之间的斗争,它是由施加给敌人的真实的和想象的致命不公正感所激起的。在战后的几年间,中欧、东欧和东南欧的暴力冲突导致了几百万人的死亡,正是在这样的废墟上,特别的意识形态开始形成,法西斯主义很终在意大利、德国以及其他地方取得了胜利,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很终爆发的主要根源。

评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本书对于完整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历史,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极具启发性。

《市场经济与企业家精神》

主编:罗卫东、冯兴元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奥地利经济学派以其对于市场规律和市场主体创造性的独特见解,为解读当代中国经济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本书是中国学者关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及其在中国应用的研究,对奥地利学派市场理论、货币与周期理论和企业家精神理论等进行了探讨。

评点: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和思想独树一帜,对于中国的经济先转功能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参考。

魏斐德著作《间谍王》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叙述了一个非凡的秘密警察,一个阴影般的险恶幽灵——戴笠的一生。他的生活体现了20世纪中国所具有的、再封建式的多变个性与难以逾越的职业纪律之间的平衡。戴笠及其创建的国民党特务组织,是蒋介实反共反人民的忠实爪牙,在为蒋排除异己,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以及保护蒋介实安全方面效尽犬马之劳,犯下了种种罪行。同时,抗日战争期间,在抵抗日寇、铲除汉奸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戴笠来自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作为闭塞的“中等县城”里的精华,他克服了某种城乡之间的差别——再具有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个人关系的乡村世界与一个更加广阔、充满职业责任和冷冰冰的专业知识的领域之间的差距……

《洪业:清朝开国史》

内容简介:本书是魏斐德教授的史学名著,讲述了中国王朝史中极具戏剧性的历史阶段——1644年明王朝的落幕及后续20年清王朝的巩固。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国防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对一个帝国如何陷入困境、另一个帝国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的过程,进行了总体解剖与透视。在本书中,魏斐德希望通过清初对中华帝国秩序的重建来呈现的“洪业”,昭示在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势力到来之前,中国社会业已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

《大门口的陌生人》

内容简介:本书是魏斐德教授的博士毕业论文,研究清朝末年中国向近代转型的学术著作。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人》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是关于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中国的。但这本书主要不以此研究为主,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

魏斐德: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教授、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美国国际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会长。他的著作曾获得美国亚洲研究协会颁发的1987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加州大学出版社颁发的1987年度伯克利奖和美国城市历史协会颁发的非北美城市历史*书籍奖。由于对中国史学研究的突出贡献,他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授予伯克利最高奖章。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曾盛赞魏斐德为当代最杰出的中国史学家。

评点:魏斐德先生的著作,可以提供旁观者的视角,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

 

责编:傅斯鸿 PN134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