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锁定竖排方向

 

​​​​​​​​​​​​​​​​高见之书六月上:伍德罗·威尔逊:一个孤僻的理想主义者

网友评论 ( 0) 2018.06.15 第184期

编者按: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为了寻找高品质的阅读体现,凤凰网评论推出“高见之书”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对新书的爬梳,大浪淘沙,遴选出优秀的书籍,推介给读者,为泛娱乐时代的深阅读提供指引。此为第二十六期,凤凰网主笔张弘整理。

聚焦

《缔造和平》

作者:(加拿大)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3月

内容简介:1919年的巴黎仿佛世界首都。此前四年,骄傲自负的欧洲将自己撕扯得四分五裂,还把全世界都拖入战争的泥潭。战争终于结束,外交官、银行家、经济学家、律师、记者、商人、掮客……从世界各个角落纷纷涌向巴黎,当然,还有权势甚大的“四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列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意大利首相奥兰多。他们怀抱雄心壮志,一心想修复从欧洲到遥远太平洋的半个世界,为世人缔造持久的和平。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有且只有一次。

从1919年1 月到6 月,在巴黎和会具有实质性成效的六个月里,巴黎成了全世界的政府、全世界的上诉法院、全世界的议会。这个世界的恐惧与希望全都汇聚于此。大战倾覆了政府,羞辱了王权,颠倒了整个社会。面对解体的奥匈帝国、革命后的俄国、苟延残喘的奥斯曼帝国、新生的民族国家……矛盾的理想主义者威尔逊、我行我素的爱国绅士克列孟梭、能言善辩的乐天派劳合•乔治、在意大利阴暗政坛如鱼得水的奥兰多,是否担得起缔造和平的重责大任?

国际关系史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用小说笔法,借助海量文献呈现了巴黎和会的真实历史。麦克米伦用丰富的细节和辛辣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缔造和平者的群像,将他们的个性、理想与偏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她的曾外祖父劳合•乔治也不留情面。她告诉我们,巴黎和会不只是被世人诟病的《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不该归因于此。不过,与会者决策失误,也难辞其咎,他们本想缔造和平,却为更大规模的战争、更多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Margaret MacMillan)

加拿大历史学家,历史研究与国际关系领域的领军人物,曾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现任牛津大学教授,并在加拿大国际关系学院、加拿大大西洋委员会等机构任职。麦克米伦的曾外祖父就是《缔造和平》的主角之一、当时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她的多部作品均与其曾外祖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缔造和平》一书是麦克米伦的代表作,斩获达夫·库珀杰作奖、西塞尔·提尔曼历史著作奖、塞缪尔·约翰逊非虚构类杰作奖等众多奖项。

伍德罗·威尔逊:一个孤僻的理想主义者

理查德·霍尔布鲁克

外交就如同人生,失败通常比成功更能给人教训。后见之明的人觉得,出色的行动与决策可以保证成功,但事实上成功可能只是源于幸运或无心插柳。反之,失败却可以明示出道路与需要避开的误区—按照现代官僚的说法,也就是“总结经验”。我们不妨带着这种想法再来看看1919 年巴黎发生的事情。

把新闻头条当作历史,就会觉得镜厅签约和20 年后的德国入侵波兰这两者间存在直接关系。但麦克米伦坚决否认这种观点,她认为这种被广受认可的历史观扭曲了巴黎决策的本质,而且忽视了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事件的重要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方式对后续事件有很大影响——它是“协定停战”,在德国本土上没有发生战斗。麦克米伦写道:“如果德国被彻底击败,事情本来可以不这样发展。”在最高统帅部之外,大多数德国人并不认为自己的国家在军事上被打败了,因此他们也不把1918 年11 月11 日当作战败日。希特勒就利用了这种心理,承诺要废除《凡尔赛和约》。这种承诺非常受欢迎,而且对他的上位很有帮助。

从历史上看,这也是头一次有美国人登上世界大舞台的中心。伍德罗·威尔逊让从未见过他的千百万民众欢呼雀跃,又让与他共事的人失望沮丧。他是个孤僻的理想主义者,幼稚且死板,既有高尚的品格,又有矛盾的心理。他的长处和短处、他的健康状况,甚至他那傲慢无知的老婆,都是影响重大历史事件的关键因素。

在卸任后的8 年里,威尔逊的声望起起伏伏,但他一直能引发人们研究的兴趣。而且,要想理解美国现代外交政策,就要去解读威尔逊。从赫伯特·胡佛到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他的众多支持者认为,威尔逊在巴黎和美国参议院里的政敌才该为史上最高尚梦想的破灭负责。美国主权的捍卫者、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就指责威尔逊试图破坏美国宪法。冷战末期兴起的另一种观点批评威尔逊不切实际,过度看重道德目标。这一派中最知名的人士当属乔治·凯南和亨利·基辛格,他们称威尔逊“太爱幻想”。

此种辩论永无止境,就如同迷雾一般,但有件事情是明确的:当威尔逊在1918 年12 月抵达法国的时候,他提出的“十四点计划”振奋人心,点燃了全世界的希望之火,尤其是“自决”这个开创性的概念。然而,对消息不灵通、在谈判细节上准备不足的威尔逊来说,他似乎并不明白自己口中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他后来承认:“当我使用这种表达方式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有如此多的民族会接连不断地找上我们。”

用麦克米伦的话来说,“自决”这个概念“充满争议,而且并不明确”。即便是在当时,人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人为了这个原则会不惜诉诸武力,但理想主义者无视这种危险,等意识到这一点时,一切都太迟了。最终‘自决’必然落得个万众唾弃的下场,被人们当成理想主义者的春秋大梦。”

美国国务卿罗伯特·蓝辛率先意识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处境。今天许多最为痛苦的纷争,究其核心也都存在这种情况。不过话说回来,威尔逊的梦想本身并没有错,是他的决定使梦想破灭(例如让日本占领中国的山东半岛),是他的决策让世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随着和平缔造者在巴黎会面,新的国家出现了,大的帝国灭亡了。“四巨头”抱着不可名状的雄心壮志,一心想要修复从欧洲到遥远太平洋的半个世界。但是,他们面临的国内压力、他们无法控制的事件,以及他们无法调和的矛盾主张,到最后实在是太多了,纯粹是因为力有不逮,谈判者们做出了那些永远都要回响在历史中的交易与妥协。

即便是在当时,他们也觉得自己为以后的问题埋下了祸根。也为这些问题贡献了一份力的乔治·克列孟梭做出了这样的预测:“已经萌发的危机具体会持续多少年,这个我说不好,但或许我可以说要持续好几个世纪。没错儿,这份条约会给我们带来负担、麻烦、痛苦、困难,而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读着哈罗德·尼克尔森《缔造和平,1919》的节选内容,我们打趣地说,现在美国的目标就是捣毁威尔逊的遗产。我们在1995 年11 月强迫波斯尼亚、克罗地亚以及南联盟的领导人前往俄亥俄州的代顿市,逼着他们坐下来协商结束战争的事情,这时我们实际上埋葬了《凡尔赛和约》的另一部分内容。2002 年春,仍然以“南斯拉夫”名义联系在一起的最后两个地区又采取行动,同意将自己的国家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终于让这个《凡尔赛和约》的产物站到了彻底解体的边缘—这或许只是通往全面独立的中转站。

在代顿,我们只是要解决难题的一小部分;而在巴黎,和平缔造者们要解决的是全世界的问题。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精彩地描绘了在巴黎的这些人想做什么,他们在何处取得了成功,以及他们为何失败。这是一部非常适时的作品。这段故事不仅阐明了过去,还照亮了现实—只有伟大的历史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段故事可以指导我们的未来。我唯一的遗憾是,这本书未能在10 年前面世。不过现在它就在眼前:带领着你我走进那段读起来欲罢不能的历史。

据《缔造和平》一书的序言摘编

本期推荐

《天边有一块乌云》

作者:刘东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年4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为刘东教授先秦理性主义三部曲的第一部。作者基于比较研究的独特视角,在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强烈反衬下,潜回儒家学说的原生场域。作者在萨特哲学的现代起点,看到了最为类似先秦儒者所面临的初始思想。孔子那些使人如沐春风的教诲,竟是源自对于生命有限的悲恸自省,作者以天边的乌云为喻,肯定了儒家在现世悦乐的精神之外,更有对历史的不确定、人生的偶然与无常、天命的莫测与残酷的清醒判断,正是这种认识守住了中国文明的底线,延续至今。

点评:回到原儒,而不是汉代之后的儒家,才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康庄大道,刘东教授的研究有正本清源之意。

《德意志史》

作者:伍尔夫·迪尔迈尔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8年4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德意志是一个无法回避、又极难书写的对象。一方面,它不仅在欧洲中世纪里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而且在19世纪以来以其光彩(科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与窘迫(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的双重形象,成为无数研究者的目标。另一方面,正如本书导言所指出的那样,所谓“德意志史”,若以现代民族国家的视野去回溯,必然遭遇很多棘手问题,如疆界变动频繁、民族意识淡薄等。正因如此,书写一部“德意志史”,既需要一种敏锐而宏大的世界眼光,又必须借助一种超越19世纪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民族史套路的创新立场。新世纪以来,德国史学界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不可谓不多,本书是众多成果之一。

本书的叙述内容从6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柏林共和国(即联邦共和国)时期的2012年。作者们努力突破民族史框架,站在欧洲史与全球史角度讨论德意志的演进历程。

点评:本书简明扼要,既反映了学界最新成果,又兼顾了面向大众的历史普及。

《杰斐逊传:美国的斯芬克斯》

作者:(美)约瑟夫·J.埃利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美国第三任总统,美国精神的立法人。《独立宣言》中,他写下了美国革命响亮的几个字:人人生而平等。杰斐逊代表了很多美国人世世代代解读、宣扬的美国理想,乃至美国的民主文化和美国梦。在众位美国国父中,杰斐逊是与众不同的理想主义者,他近乎天真的理念既定义了美国,却也为美国带来了种种争议或灾难。

他倡导平等自由,却纵容奴隶制,终其一生都是个无度的奴隶主;把联邦党人的建设性举措诬为君主制的复辟,并在担任总统后大举清算联邦党人……人们绝不缺少仇恨杰斐逊的理由。

这就是人们眼中的杰斐逊,一半是圣人、一半是野兽。他是美国的斯芬克斯。《杰斐逊传》选取杰斐逊一生中的五个关键时段,深入杰斐逊神秘、难解的内心,并且透过杰斐逊美国革命遗产和国家精神内在的多样与紧张。

点评:作为政客,杰斐逊一方面有着高尚的理想,另一方面确实不乏心口不一、玩弄权术之处,正因为如此,他才真实。

《新政、立宪与革命》

作者:李细珠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5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新政、立宪与革命之间的互动关系错综复杂,使清末民初历史构成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历史的多样性不能化约为单一的线条。要清晰地叙述这段历史,如果在考察革命史的同时,能够关注新政与立宪的历史,尤其是能够揭示新政、立宪与革命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这样的历史认识将会更加全面系统,也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作者本着这一诉求,对清末民初政局做了深入的讨论,为观察晚清政治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微妙关系以及晚清政治改革所体现的中国政治近代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点评:提供更准确的历史事实,重新书写近代史,中国学者任重道远。

《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

作者:毕竞悦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年4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从乡土中国向城镇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的转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动力之源。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出现,带来了商品的极大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加入了世界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成为开放社会和信息社会。

本书的叙述有两个角度:一是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四十年来中国几个重要方面的社会变迁;二是从热门事件入手,反映四十年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迁。全书试图展示一幅中国四十年来的社会变迁全景图并分析发生变迁的原因,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点评:中国的改革开放仍在持续,如何评价也将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未完成的中兴:中唐前期的长安政局》

作者:胡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8年5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阐述中唐前期唐代宗和唐德宗在位时期的政局变化,特别是各种政治势力为了掌握、维持统治权进行的政治和军事斗争。鉴于藩镇在这一时期对朝政的影响极为关键,故而有关藩镇与朝廷的互动关系亦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点评:在中国古代的行政格局中,中央和地方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书提供了新的视野。

新书过眼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作者:钱满素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2018年5月

内容简介:爱默生是美国思想史上的核心人物,他在19世纪上半叶提出的超验主义观点体系,代表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本书详尽介绍了爱默生在美国发起的观念革命,分析了东方思想中吸引爱默生的因素,以及孔子和儒家思想对爱默生的影响,重点放在爱默生对中国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儒家思维方式的反思。作者一方面指出以个人为出发点的美国文化精神的短与长;另一方面,通过历史、哲学、文化、社会等领域对“个人主义”观念进行多角度阐析,引导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专制主义进行深入反思。

《文明给谁看》

作者:钱满素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2018年6月

内容简介:本书汇集了著名美国文明史专家钱满素关于“文明”这一主题的代表作品。全书分为“文明的活力”“不被打搅的权利”“错位的怪诞”三辑,涉及历史、政治、社会、文学等诸多方面。作者指出美国文明发展活力的源泉,分析美国建国前后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建设,介绍美国黑人与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讨论“历史终结论”与“文明冲突论”的创见和不足;从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角度探讨塑造人类各种文明的要素;通过点评梅尔维尔、韦斯特、福克纳等多位文学名家及其作品,揭示美国历史不同发展阶段为典型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书中文章,时间跨度三十余年,研究内容和学术方向的变化,恰好反映出作者对“文明”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

作者:王中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8年3月

内容简介:在近代中国,“自然”和“人”是两个其含义发生深刻变化的核心概念,它们既保留着中国古典思想传统的含义,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是时代变迁和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本书系统全面地梳理了“自然”和“人”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家那里的不同意义,细致入微地探讨了它们的意义在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发生的各种变化。

《晚清民初的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

主编:张寿安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6月

内容简介: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是一个庞大且具特殊意义的课题,这是近代史上中西学术交会、互渗、裂变与再造的复杂过程,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本书从两大面向展开:一是探讨中国传统学术自身的分化,一是梳理西方科学式知识在中国的建构与实践。试图借此考察中国近代性的全面发展,建立中国学术本位,重启中西对话。

责编:柯锦雄 PN134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