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民生”,让民众可点评和选择

作者:郑慧
2018.06.07

从“互联网+民生”的本质上看,民众的参与深度和广度,将会对“互联网+民生”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政府在推进“互联网+民生”的过程中,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中心。

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中学的“智慧教室”,学生们人手一个平板电脑,展示上面集成的优质教育课件和彼此分享的学习心得。

原本只能跑北京看病的患者在银川就能就诊,原本跑银川看病的患者在县乡也能就诊。

小小的键盘,迸发出“互联网+”的惊人力量。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解决看病就医、交通出行、公共缴费等民生领域许多老大难问题,已成为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现实生活。便捷与智慧的生活模式,不仅为民众带来了便利,也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总理6月4日在宁夏考察“互联网+医疗健康”以及“互联网+教育”时指出,要让那些目前难以直接配置更多优质资源的基层和贫困地区的群众,也能更方便获得好的公共服务,这有利于促进公平。

“互联网+民生”的本质就是公平的、普及的、便利的公共服务。“互联网+”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又是如何一步步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要从人类最早的分工说起。

历史长河中,有多重因素影响分工深化,比如:市场、文化、制度和技术。早期的经济发展,市场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有了自由流动的市场和进一步的分工深化,技术的作用逐渐增强。这里的技术包括交通技术、信息技术、科技技术等。发达的交通技术扩大了市场和分工的范围,而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突破和运用使分工体系跃上新高度。

工业时代的分工,是基于一种分工的协作,信息科技时代的分工,是协作前提下的合作。这时的分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角色变得模糊,比如某些平台的用户,既是信用体系的消费者(购物参考),又是它的建设者(参与打分)。

“互联网+”在日益渗透各个行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向终端消费者(C端)靠近,只有越接近C端的需求,越能解决C端的问题,“互联网+”的生命力就越强。模块化、智能化、个性化成为“互联网+”的代名词,其基本特征就是解放人的双手,便利人的生活,丰富人们的体验感等。

分工不断向时间和空间多个维度扩展,“互联网+民生”的不断深入发展,那些之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而不能享受到的服务,人们现在可以很方便地触及到。比如,在遥远的乡村,也能通过“互联网+医疗”问诊一流专业医生,也能通过“互联网+教育”学习来自全世界的先进知识。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也随之成为年度热词。在有着“政策风向标”之称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互联网+”是最具想象空间的议题之一。加号的后面,是广阔的天地,以及亿万民众。

从“互联网+民生”的本质上看,民众的参与深度和广度,将会对“互联网+民生”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政府在推进“互联网+民生”的过程中,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中心,也就是说,要真正做到感知民心、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了解民众所需,了解民众所盼,找到政府服务中的痛点,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构筑起“互联网+民生”的良好生态。

在这个生态链中,要把民众参与和选择放在核心位置。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度,让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纳入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从体制机制上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否则,“互联网+”只会沦为盆景。

只有把政府、企业、民众连接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民生服务的线上线下联动,将高效、便捷、智慧的全新生活方式带给每一个人。(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

(凤凰网政务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凤凰网政务独家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