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委群殴搂抱情侣,走向“自律”的反面

如果以“自律”之名,以“文明”之幌,行的却是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事情,甚至公然在校园群殴同学,则这样的“自律”已经走向了反面,非但与“自律”无干,也涉嫌寻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理应进入司法程序,进行司法问责。

文丨特约评论员  胡印斌

近日,一则“情侣校内搂抱被‘自律委员会’围殴”的信息引起网民热议。5月14日,大众网记者调查得知,山东滨州学院一对情侣违反学校相关规定在公共场合搂抱,被该校自律委员会学生发现后因不配合信息登记引发冲突,导致涉事情侣中男同学身上多处擦伤。事发后,滨州学院对涉事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并给予当事学生不同程度的处分。

读罢新闻,很多人都会对“自律委员会”心生恐惧。这些同样是学生的“委员”们,不但可以随便干预指责同学的行为举止,还拥有要求他人登记信息的权力,若遭遇不同意、不配合,还要拳脚相向,集体围殴。更不要说,纵容这样一群人日夜游弋于校园,尾随、跟踪、盯梢、强制、殴打……使得本该尽享美好大学生活的同学时时处于戒惧状态,时时置身于他者的监控之下,这算什么自律?

按照学校的说法,滨州学院大学生自律委员会是学校成立的专门管理学校内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组织,对情侣在公共场合搂抱、亲吻等不文明举止和公共场合吸烟、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危险行为进行制止。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约束,本无问题,就像早些的大学,连伙食都是学生自己办理的,学生们也会在类似“社会化”的实践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技能。

然而,如果以“自律”之名,以“文明”之幌,行的却是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事情,甚至公然在校园群殴同学,则这样的“自律”已经走向了反面,非但与“自律”无干,也涉嫌寻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理应进入司法程序,进行司法问责。

其一,文明不文明,仍属于道德层面的调整范畴。客观而言,一对情侣在校园内有亲昵些的搂抱行为,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大可不必上纲上线、大张挞伐,谁没有年轻过?哪一对情侣不是这样走过来的?花前月下,青春年华,留下的也是美好的回忆。即便学校不喜欢这样的行为,甚至认为这有碍观瞻,也不应该专门搞出一拨学生去充当“道学先生”,更不应该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这本身就是一种滥权行为。学校负有教育学生的权力,但这种权力应该受到约束,最低限度也不应该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道德层面的问题只能从道德层面寻求解决,而不应该随意泛化、扩大化。

其二,学校组织“自律委员会”盯梢学生,也会破坏学校正常的生态,扭曲正常的环境。在一般学生而言,每天处于被监控、被跟踪的状态之下,是对其心智自由的剥夺,更何况,每一项管束行为都与评优评先入党等现实利益紧密挂钩,也会滋生作伪的情形。而对于那些“自律委员会”的学生而言,因为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也容易趾高气扬,甚至还会有打击报复同学的行为,这同样是一种扭曲。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规矩,就有什么样的产品。如果大学教育仍停留在对学生行为举止的矫正上,仍像街道大妈一样过度关注学生的风化问题,仍在为搂下腰、亲下嘴而劳心费力、殚精竭虑,则这样的大学教育依然是一种保姆教育,其所致力于培养的,或许是听话的乖孩子,还有可能是善于隐藏行迹的伪君子,唯独没有坦坦荡荡的人才。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小说《一九八四》中“老大哥”无所不在的瞩目之下。也没有人喜欢纯属个人行为的情侣交往被随意阻挠、登记、处分。一个青年进入大学,首先需要呼吸自由的空气,需要获得开阔的视野,需要放飞心灵的翅膀。动辄得咎,乃至被一帮如狼似虎的同学公然殴打,这显然不应该是现代社会现代大学的作为。

一个有着窥伺他人生活、咀嚼情侣搂抱癖好的大学,也注定不会生长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参天大树。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

胡印斌

胡印斌

媒体人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醉驾入刑”松动?司法解释不能

司法解释虽也具有普遍司法效力,但它并不能公开“修改”它所要解释的法律本身。否则,那就是“立法”而不是“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