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角中的每个人都在守卫自己所在的阶层

在广大中产人群中,既存在上升的焦虑,更存在害怕阶层坠落的担忧甚至恐惧,阶层联姻成为了防止阶层下滑的一种方式。

文丨特约评论员 张丰

在一些大城市的公园,为子女征婚的老人一直是一道景观。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成都,都有媒体报道过这个独特的群体。这一次轮到了北京,一些首都的父母也在公园里辛苦地为子女忙碌着,不过,他们的做法,却注定要比别的地方引起更大的争议。媒体报道中特别提到:门当户对是这里的铁律。在详细列出的相亲条件里,户籍、收入、房产、学历等硬性条件被格外看重。

他们对“门当户对”的要求,和一些爱情至上的文艺青年一样,都是一种“宁缺毋滥”。都很顽固,而且有一种绝望的荒诞。这些人应该知道,自己的孩子年龄已经不小,属于婚姻市场的“老大难”。对象条件设置得越精确,可选择的范围也就越狭窄,为孩子找到合适伴侣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人们沿用流行词汇思维,用“相亲鄙视链”来形容这些老年人的行为。对这些父母来说,这不是偏见,不是偏执,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除此之外,他们又能为孩子做什么呢?

对比媒体的报道,你会发现,那些在公园里为孩子征婚的上海父母,更看重的是房产,而北京父母,则更强调户口。背后的逻辑都一样,想通过“相似背景”家庭之间的结合,来保持目前尚可接受的生活水准。

在相亲角接受挑选的相对而言条件并不太差,大多是75后和80后的城市中产,以大专、本科学历为主,他们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或是有着北京户口的外地人,多数早就在北京定居,凭借不错的收入或家庭背景,在房价高企的北京拥有至少一套独立住房。

对于中国是否存在阶层固化有一个调侃,向上的道路大门紧闭,向下的渠道畅通无阻。当向下是唯一的存在的阶层流动方式的时候,中产的选择要么是尽可能地阻挡底层向上的可能,要么是尽可能地减少自己下滑的机会。在婚姻选择上,恰好满足这两个方式,拒绝比自己低阶层的对象,选择比自己高或者阶层一致的对象,换句话而言,就是阶层联姻。

人民日报也开始讨论中国阶层到底有没有固化,这本身就说明,在广大人群中,既存在上升的焦虑,更存在害怕阶层坠落的担忧甚至恐惧,阶层联姻成为了防止阶层下滑的一种方式。一张房产证还不足以固定自己的阶层身份,那就两张,如果还不能缓解焦虑,那就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让他成为下一代的精英。

十多年前,有一个部电视剧《新结婚时代》,讲述的是城市女孩和一个所谓“凤凰男”结合后,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的,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当时,曾有一个经典的说法“你不是嫁给一个人,而是嫁给一种社会关系”。

在漫长的中国传统社会,门当户对一直是结婚时所遵循的原则。这和人们对土地的依赖有关,拥有土地的人,都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自己家族的经济力量,而佃农,当然也只能在自己所在的阶层寻找。

从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开始,“门当户对”就成为一种受批判的“封建思想”。但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观,它总是以某种变体存在着。比如,80年代,一个工人,首要的结婚目标,也会是一个工人。到了90年代,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学历成为一个有区分度的标准,人们也会对结婚对象的学历提出要求,但是,会换一个好听的说法,叫“共同语言”。

《新结婚时代》的台词,放到今天,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你不是和一个人结婚,而是和一个阶层结婚。正如那篇广泛传播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一文中所言:相亲角中的每个人都在守卫自己所在的阶层。

那些在公园里为孩子征婚的父母,就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发挥自己生命的余热,为固定孩子的阶层身份,固定握在手心里的一点利益,固定一个让自己自豪的生活方式——他们一定以为,这固定下来的,就是幸福。

其实他们内心的恐惧都是一样的,不要坠落,不要下降,既然孩子已经成年,人生格局已大致确定,那就通过房产和户口,把这尚可接受的生活水准给固定下来吧。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

张丰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女司机VS暴走团,谁该为一死两

“锻炼”不是这么多人公然违法、挑战法律的理由;成年人,应该知道不能走在机动车道上,不要以为人多就能挑战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