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政治”破裂下的英国“脱欧”僵局
评论
评论 > 最新评论 > 正文

“共识政治”破裂下的英国“脱欧”僵局

卜永光

当地时间15日晚,英国议会下院以432票对202票否决了英国政府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英国政府需要在3个议会工作日内,也就是21日之前给出替代方案,交由议会重新表决。面对3月29日就要迎来“脱欧”最后期限的压力,留给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的时间已经不多。(相关报道见A9版)

此次否决再次彰显了“共识政治”破裂后英国政府面对的“危机常态化”的政治生态。作为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的发源地,英国政治以善于妥协和凝聚共识著称。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石油冲击”之后西方面临的系统性危机,“撒切尔主义”不仅在英国凝聚了政治共识,实现了一系列改革,也一度成为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上世纪90年代,布莱尔引领的“第三条道路”盛行一时,成为西方“共识政治”的新符号。不过,在世易时移之后,这些并不遥远的历史对于今日英国而言,已经如当年的“日不落”辉煌一样,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昨日图景。

英国政治的变迁不过是西方世界整体性变化的一个缩影。2008年发生的历史性金融危机带来了经济大衰退,也深刻改变了西方的政治社会土壤。欧洲的情况尤为严峻,不仅有债务危机,还有移民难民危机、恐怖袭击、地方分裂危机,以及以英国为先例的“脱欧危机”。多重危机的交织加速了政治的极化,民粹主义得以大行其道,政治妥协变得越来越困难——用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话说,这是一种共识破裂之后的“政治衰败”。政治环境的变化,也让英国的“脱欧”进程注定路途多蹇。

其一,政治僵局与政策协议之间的矛盾陷入了恶性循环。此次表决结果出炉后,英国前首相布朗发出“从未看到英国比现在更分裂”的感叹,折射出英国面临的严重政治僵局。这种僵局之下,无论以何种方案“脱欧”,都会引起大量的反对声音。因而,“脱欧困局”的根源不是政策、技术困局,而是背后的政治生态僵局,围绕政策协议的僵持由此产生并使形势进一步恶化。

其二,“否决政治”盛行降低了政府的“合法化”能力,削弱了其落实协议的执行力。由于议题复杂和关涉多方利益,实施“脱欧”需要强大的政府执行力,但这恰恰是英国所缺乏的。为了加强政府权力,特雷莎·梅接任首相不久选择提前大选,却被证明是适得其反,被迫组建了少数派政府。去年年底保守党内部已发起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特雷莎·梅涉险过关,而此次议会投票前,工党领袖已表示一旦协议被否决,将再次发起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无论特雷莎·梅此次能否再次过关,都意味着政府威信和执行力的继续流失。在当前的格局中,政府更替解决不了合法性和执行力问题,反而可能引发关于“脱欧”议题的更大争执。

其三,“公投政治”加剧了政治分裂,并仍有可能搅动英国“脱欧”进程。面对重大政策议题上的严重国内分歧,政治人物为逃避责任动辄诉诸公投,但在全民参与的政治赌博中,社会被进一步撕裂。近期,英国国内关于就“脱欧”问题举行二次公投的呼声渐起,虽然特雷莎·梅多次公开表示反对,但这仍然是一种理论上的政治选项。有调查显示,当前反对“脱欧”的民众已经超过支持者7个百分点。不过,“二次公投”无论结果如何,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和政治分裂。

当前,英国“脱欧”的每一种技术路线都可能陷入新的政治漩涡中。第一种方案是尽快修正协议,力争在二次投票中赢得议会支持。但由于否决票取得了压倒性优势,这意味着替代方案很难在不对原方案作重大调整的情况下获得通过,而根本性的修改又很难得到欧盟的认可。第二种方案是重新和欧盟谈判,但由于双方早已各执政策底线且“脱欧”限定日期将至,也很难取得新突破。第三种方案是“无协议脱欧”,即“硬脱欧”。由于其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英国工商界和议会均已表示反对,只可能成为一种被迫实施的、将带来严重政治和经济摩擦的最后方案。

“脱欧”并无最佳方案,只能有限地减少代价。选择何种方案也已经不再取决于理性选择,而更多将是政治形势使然。这一问题已经箭在弦上,英国承受切肤之痛无可避免。由于英国“脱欧”的示范效应以及英国国内和欧洲各界对此存在的严重分歧,一场绝不轻松的切割之后,如何收拾“脱欧”后可能继续扩大的政治分裂,或将长期困扰英国与欧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