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对民众的“扎心话”要有包容心

2019-01-18 16:44:52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特约评论员   任君

“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人不是神仙,提意见、提批评不能要求百分之百正确。”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这样强调。

这种态度,传递给社会公众一个积极的信号:不要回避困难和问题,也不要害怕群众的意见和批评“有偏差”“不正确”,政府一定要秉持开放思维,广泛听取、吸纳各种意见。

1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期间有企业家发表看法时,总理当即回应:“不管是‘刺耳’的话,甚至‘扎心’的话都没关系,请敞开来讲。” 

总理随后又指出,“必须允许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抱怨’。至于说的话‘刺耳’,政府不仅要让大家‘讲’,而且要认真‘听’。讲的对就要调整政策,讲的不对也要认真解释,这样才能齐心协力凝聚最大共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浅而言之,多倾听他人意见,多了解民生疾苦,多体察市场感受,确实有助于改进工作。这是因为,政府行政或者出于提高效率的考虑,或者因为身在其中,囿于视野所及,往往容易出现某种自我遮蔽现象。这就需要民众和市场主体及时发声。

而不管是面对面的座谈会,还是线上的诉求表达,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总有一些“刺耳”的声音应该被听到,总有一些“扎心”的问题应该得到解决。

而从根本上讲,这也是现代政府政治伦理的要义。来自社会的各种声音,不是给政府添乱,也不是与官员作对,而是帮助政府科学决策、公正施政的重要外部力量。

实际上,让民众和市场主体说出“刺耳”的话、“扎心”的话,非但不会影响行政效率,不会损害社会秩序,反而会因为民意参与,而不断调焦,使得政策措施更有针对性、更接地气。政府与民众良性互动的意义与价值,正在于此。

但问题在于,此事说易行难。该如何保障民众能够有顺畅的表达渠道?又如何保障民众说话不被“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

一者,各地各部门应该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让民众说话,天塌不下来。政府治理从来不是孤立、单向与封闭的,而是应该尽最大可能凝聚更多的共识、集纳更多的意见,从而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话语系统。

再者,民众说话不被“抓辫子”要有法律层面的保障。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对此问题有普遍共识,但具体到个案,往往会出现判断上的偏差。究其根本,仍在于未上升到法律层面,缺乏一种公开的、可援引的依据。

“法治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没有明确的产权和合同的强制执行,企业就难以超越互信的圈子。只要法律高举不可剥夺的个人权利,它就会承认人类主体的尊严,因而具有内在价值。”学者福山的这段话,阐明了法律与个体、企业的关系。其实,说到底,这仍与厘清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有关系。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刻不容缓。

众声喧哗,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则政令就会越来越畅通,而整个社会的治理就会呈现良性态势。

责编:叶鹏 PN043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