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凤凰网主笔 张弘
1月22日9点32分,林清玄发布了最后一条微博:“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23日台媒报道,林清玄去世,享年65岁。据某中文图书电商数据显示,《愿你,归来仍是少年》读者评论近6万条,《人生最美是清欢》读者评论达10万条,《林清玄散文精选》读者评论也有近10万条。这些数据说明,林清玄在大陆有着庞大的读者群,而许多读者也对林清玄的去世表示哀悼。
林清玄1953年生于台湾高雄,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7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时便获得了当时台湾的多数文学大奖;32岁是曾入山修行,35岁出山,所著“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畅销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其畅销带动了佛教文学的发展。在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林清玄出版作品逾百部,获得过多个台湾文学奖项。除富含佛理禅机的散文外,另有文艺评论、剧本等。其多部作品还被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等地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享誉海内外的华语当代散文名家。
在林清玄身上,颇有中国传统文人的影子,其精神扎根于国学,其文字浸透着汉语言文学之美。他善于以小见大,以斑窥豹,其散文清新浅白,平易朴实。对诗词掌故的运用得心应手,对禅宗智慧的感悟随处可见。吃喝品茗,民间杂艺,花鸟虫鱼,游山玩水无不转化为人生顿悟,机杼频出。也正因为以性灵见长,有读者批评其文章“充斥着世俗的气味与矫情虚伪”。
与文学上的成功相比,现实中的林清玄在婚姻上颇有争议。他的作为甚至导致了台湾妇女团体的鞭挞,在“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门口焚烧其著作。与此同时,一些人在网络上骂他是“伪君子”、“说一套,做一套”,很多作家及友人也同样责难,认为林清玄要对读者负责。由于社会评价大幅降低而导致影响力锐减,林清玄一度取消演讲,不久到大陆另谋发展。
林清玄的散文何以风行两岸及华人世界?除了其浅易的文字可让读者无障碍进入,更重要的是,在现代化发展的焦虑中,他端来了一碗抚慰的鸡汤。在台湾,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台湾经济发展繁荣的阶段,九十年代的台湾步入了后工业社会,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增长令人刮目相看。对于普通人而言,开放的社会面临着信仰和精神的困境,中国传统的佛教为此提供了出路。而林清玄的散文,恰恰架构了文学与禅意的桥梁。远离了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的困扰,林清玄的散文在俗世的平凡中挖掘出佛家的超越,其口吐锦绣的“金句”,与大陆风行一时的汪国真诗句及“哲思短语”可等量齐观。
恰恰是“汪国真热”在大陆逆转并遭到批评之后,林清玄开始在大陆传播。此时,因为思想大解放而引发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虽然偏离了李劼提出的方向,但却揭示了1992年经济大潮涌起之后人们在精神追求上多元化趋势。而林清玄的散文作品,也由此伴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一直至今。
疏离了启蒙话语的困境和失落,国家转型的徘徊与挫折,经济压力下的生存困境,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在林清玄的散文中感受着形而上的超越;中产阶层在林清玄的散文中体会着禅机和审美的愉悦;劳工阶层在林清玄的散文中憧憬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平民读者则对林清玄散文的智慧和知识钦佩不已。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林清玄纾解了人们茫然四顾的焦灼和迷惘。
然而,林清玄终究只是一个散文家,人们能够从其作品中汲取的营养终究有限。读其作品越多,越觉得其陈义过高所带来的空疏,对世俗生活的不满越可能成正比例而增长。“佛系”也罢,小清新也好;岁月静好也罢,超凡脱俗也好……人终不能脱离大地而存在。
林清玄一生大部分时间的书写,或许是想在俗世生活中塑造一个精神完美的自己。就现实而言,他做得并不成功;从文学上来说,确有积极的开导,尽管其作用有限。需要注意的问题,或许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价值真空,以及信仰和精神的危机——王林之类的伪大师,一派胡言的“女德班”、滥竽充数的国学班、学费昂贵的灵修班……这些都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