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五一小长假归来”体现对民意的尊重

2019-03-22 22:18:07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特约评论员 任君

春风十里,花开遍地。如你所愿,五一小长假又归来了。

3月22日上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调整2019年劳动节假期安排的通知》,通知明确,2019年5月1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4天。4月28日(星期日)、5月5日(星期日)上班。

消息一出,不管是互联网上,还是现实世界,都是一片欢乐的情绪,春暖花开时节,一个小长假究竟有多重要?“其喜洋洋者矣”!

实际上,从2008年取消五一长假,到现在,民众已经翘首期盼了十多年了。这些年来,也时不时会有人发出声音,希望恢复五一长假,让大家能够看看花海、嗅嗅青草的气息,或者什么也不做,只是在这个一年之中难得的暮春初夏时分,随性歇歇。

就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五一休假的话题也频频上热搜。多名代表委员提出恢复五一小长假,认为这将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3月15日上午,总理记者会上,更有媒体记者直接提问,“总理,今年‘五一’还会放小长假吗?”对此,李克强答道:“我们会让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

这样,两会闭幕仅仅一周时间,五一小长假就归来了。这样的“惜春”速度,令人赞叹,也再一次以个案实例验证了本届政府一直秉持的“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执政思路。

一者,此举是对民众休闲诉求的回应。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向习惯于加班加点、“两点一线”的国人,越来越意识到休闲旅游的重要性。这一点,从每到假期各地旅游景点爆棚、高速公路拥堵、铁路车票紧张等情形中,可见一斑。我们似乎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希望去看看外边的世界。以春节而言,这个往往被视为合家团聚的日子,如今已成国人出游的重要节点,“异地过年”已成常态。

与强烈的休闲意愿相比,假期显然越来越不够用了。特别是每年四五月份,缺乏一个假期,实在是一个遗憾。此番国务院通知明确调整五一休假时间,就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是对民众诉求的主动回应。

再者,即便从拉动内需、释放经济内生动力的层面看,此举也恰逢其时。

国际经济持续下行,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风险,这个时候,坚定不移地推动国民休闲计划,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失为一项积极的举措。以往黄金周的账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随着国人财富实力的增长,今后的账单自然会更光鲜。

特别是,这些年国内交通设施的提升,特别是高速铁路网的建成、民用航空线路的延申,以及家用轿车的普及,均极大改善和增加了交通运力。此外,旅游城市、旅游景点等基础设施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凡此种种,均为旅游提速提供了坚实基础。

不管是有钱、没时间,还是有时间、没钱,事情总得一个一个解决。

我们还看到,此次调整五一休假时间,也体现了政府决策的合理性与弹性。去年年末刚刚公布了2019年节假日安排,现在就果断调整了五一的假期安排,这非但不是行政任性,恰恰体现了民主决策的思想。

假期调整是否合理,要看决策是否科学,而科学性则来源于是否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确保决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需要。在五一设置一个小长假,符合各方面利益,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项,这样的决策当然是科学的。

而决策的弹性则体现在政府能够顺应民意,适时调整之前的既有安排。不管如何变化,不变的是民意导向。

说到底,一个假期的调整,展现的是政府全方位的应急响应。开门让民众参与决策,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并权衡利弊,兼顾各方,以保证合理的意见和诉求在决策中充分体现,这没什么不好。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保证决策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责编:崔向升 PN137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