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民生工程”伤民心
评论
评论 > 最新评论 > 正文

莫让“民生工程”伤民心

不久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在今年两会接受采访时表示,个别地方扶贫中存在“低保吃回扣,危房改造搞猫腻”等问题。近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在吉林省和四川省分别发现此种现象。(4月13日澎湃新闻网)

据媒体的公开报道,吉林省存在危房改造应付检查,在土房外面包层砖等问题。而四川则存在73岁贫困老人深山无人管,村里富裕户却搬进扶贫新居等问题。两种情况,不同现象,本质却是一样,都是在民生工程领域图形式、走过场,弄虚作假应付检查,把民生政策的好经给“念歪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子,是每名还住在危房之中的困难群众心中最美好的生活向往,也是政府最应该下大力气解决的现实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应的保障机制,也有专项的保障资金,按理说危房改造工作应该能得到很好推动,让困难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但问题恰恰就出于此,一些该享受政策的困难群众仍住在破旧危房中,一些享受到政策的却只是得到了外墙包砖、屋顶盖彩钢板的“包房”,甚至宁可在外租房也不敢搬进“包房”,好好的民生工程彻底变成了伤民工程、伤心工程,不仅浪费了民生资金,也让干群关系产生隔阂。

毫无疑问,民生工程变“伤民工程”就是“四风”问题在基层的再次反复。个别基层干部只求能够应付检查、交付差事,把心思和时间花在如何做表面功夫、完成面上工作,甚至变着法子让群众“签字代替监督”“签字代替问效”。而一些上级部门也对基层现状不深入督查核实,过程疏于监管,验收走马观花,才给基层弄虚作假提供了滋生土壤。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这句话既是给每名党员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殷切期望。迈步新时代,只有把民生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才能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反之,发展就容易偏航、容易迷路。

虽然,民生工程只是民生事业的一个小方面,但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样兹事体大,来不得丝毫松懈和随意。此次媒体的曝光,可以说给那些还在民生工程上动“歪念”的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只要弄虚作假,就会如“包房”有缝一样,难以掩盖,最终也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任何人都不会是意外,不信大家拭目以待。

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切实履行好职责、发挥出作用,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群众放心、人民满意的“暖心工程”,让人民期盼在基层落地开花。可千万别弄虚作假、敷衍应付,那样只会伤了民心、损失甚大。

文/史俊逸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