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地震预警,需全面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9-06-19 16:35:36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特约评论员 于平

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之后,包括成都主城区在内的不少地方都提前发出了地震预警,并通过电视、大喇叭等多种手段提醒民众及时避险。据悉,地震预警网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伴随着全民对地震灾情的关注,地震预警系统也跟着上了热搜。

不过,也有部分民众听到预警后,不知这意味着什么。直到体会到震感,懵懂的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刚刚是一次地震预警——在倒计时的一分钟里,地震波正从震中长宁,以每秒3.5公里的速度朝他们袭来……

政能亮丨地震预警,需全面打通“最后一公里”

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很简单。由于电波的速度要比地震波“跑得快”,所以可以利用二者的速度差,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给目标发出警报,争取到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窗口。这么短短的时间,看似不起眼,作用却超乎我们的想象——研究显示,在地震发生后,如果能争取到3秒,伤亡将减少14%;争取到10秒,伤亡减少39%;如果争取到20秒,伤亡能减少63%。

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如此重要,汶川之后,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迅速提上日程。2011年,中国发出了首条地震预警信息。此后,地震预警网的覆盖不断扩大,数据显示,预警网目前总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我国地震区人口90%,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

不过,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地震预警在发展普及中,也有不尽完善之处,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最后一公里”还不够通畅,许多民众不能及时接收预警,或者在收到预警后,反应迟钝,没能把握宝贵的时间。

“最后一公里”的不通畅,一定程度上使地震预警的效用打了折扣。因为地震预警的准确和及时发布固然重要,但比之更重要的,是民众及时收悉,并作出正确的应对。换言之,有“传播”就要有“回应”,当一些人无动于衷地着听着预警的倒计时,对快速袭来地震波毫无察觉,那其实是极为惊险的一幕。

这样的一幕,对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地震预警信息如何才能有效传递,最大限度发挥其功用。

这一方面需要深入普及防灾减灾教育。民众听到预警后感到迷茫,不知发生了什么,说到底,还是缺乏日常的教育和演练。从报道中可得知,有些人之所以能反应及时,是因为曾参加过小区组织过的相关演练,一些学校更是如此,由于平日经常演练地震逃生,学生的撤离都十分迅速。

因此,但凡地震预警网覆盖的地区,都应同步普及相关日常教育和演练。向民众科普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让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预警信号的“人命关天”,认识到他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必须以秒计算,不容丝毫拖延。只有日常教育和演练到位,民众才不会对预警信号感到陌生和隔阂,危险来临时,能以最快速度作出正确应对。

另一方面,地震预警的传播需要开拓更多途径。从现代人的使用习惯出发,手机其实应当是地震预警发布的最佳媒介。国外成熟的经验也是如此,以最早普及地震预警的日本为例,日本的地震预警不仅能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发布,日本手机运营商同样能提供的地震预警业务,当地震预警发布后,所有手机都能自动以最大音量发出刺耳警报声,并显示预警信息。而我们的地震预警,也有手机的渠道,但似乎远未普及和通畅。

因此,我们需借鉴他山之石,将地震预警和手机运营商,乃至手机制造厂商深度捆绑。通过信息的联动,在地震来临之时,可以立刻将手机变为每家每户的“警报器”。而这,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地震预警的运营方,不可能做到,而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牵头,对各方资源进行整合,技术上无缝对接。

汶川以来,中国地震预警网络的建设,成绩有目共睹。必须看到的是,地震预警网络固然还需加快覆盖的速度,让更多地区,更多人群受益,与此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实现“有效覆盖”,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和演练,让地震预警为公众所接受,所熟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让地震预警的传播更为快速、精准、有效。从而实现地震预警系统的进一步提升,全面打通“最后一公里”。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