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的热土
评论
评论 > 最新评论 > 正文

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的热土

北青社评

商务部7月11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强调,尽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让全球经济大环境蒙上了阴影,但今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仍然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今年1月至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131家,实际使用外资47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其中6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109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

外资青睐中国市场,凸显中国营商环境的优越,彰显中国主动缩短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降低外商投资门槛的成果。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强国,虽然面临复杂的贸易环境,尤其是来自美国的贸易摩擦,但是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激活了中国的市场活力,也催化了中国市场的成熟度。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在提升,但是中国市场的系统性成本维持在较低水平,此外中国拥有成熟的技术工人,为外商在华提供了一批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劳动者。相比劳动力更便宜的东南亚和印度市场,中国市场拥有更稳定的“劳动力叠加技术”预期。

有些外资开始出走中国,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当然也包括外部贸易摩擦和竞争因素的影响。不管如何,跨国企业或可在其他发展中市场布局制造业,但不会全然撤离中国市场。相比之下,如全球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卡特彼勒,开始压缩全球其他地方的工厂,重点发展位于中国的“工程机械之都”徐州工厂。

中国市场不仅基础好,亲商政策还在升级。今年不仅出台了《外商投资法》,而且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外商投资门槛越来越低。从法治到政府再到市场,中国全方位多维度给外资流入中国提供助力。特别是外商投资的领域,已经涉及以往“不敢想”的金融产业,外资可以控股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如文化产业、国内船舶代理等。

此外,以往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或在法治和政策上受限,但在各地招商引资中却能享受到更多优惠。现在,中国在法治和制度方面给予外资和国内市场主体更多平权待遇,使外资待遇从“暗补”变成“明补”。中国市场法治水平的提升,也增加了外资在中国市场“把根留住”的信心。

从制造业大国到智造业大国,中国产业要转型升级,外资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产业和思维双提升的考验。如果仅仅停留在低端制造层面,把中国市场一直视为低端产业链,外资一旦遇到劳动力价格瓶颈,就会撤离到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如此外资是缺乏远见的,毕竟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才更具竞争力和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中国市场法治水平在提升,中国产业正在转型升级,中国不仅拥有经验和技术兼具的产业工人,也培树了一批全球知名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

中国和外资进入了双向选择新阶段,对中国市场没有信心的外资尽可撤离,对中国市场充满愿景的外资,中国则给予充分支持。从投资“硬核”到法治“软环境”,中国都给予外资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保障。当然,中国也在选择外资,让更高端、更优势的产业在华进行战略性布局。虽然全球存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风险,全球化依然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外资的全球化流动,自然倾向于选择市场风险小、发展空间大的中国市场。

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4.3%,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4%,其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2.8%和25%。中国高新产业越来越吸引外资注入,外资对中国智造时代充满信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