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自贸区“加速度”深度对接民生“蓝海”

2019-07-24 18:00:29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特约评论员 缪一知

7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了上海自由贸易区新片区和相关企业,强调政府和企业通过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来促发展、惠民生。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改革开放需要着力解决的中心任务。无论是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还是发展大数据治理,抑或是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归根结底,都是服务于民生大局的手段,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各种新措施、新思路、新产业、新技术、新概念,也不能离开这个中心。

对于政府部门,李克强在考察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时,强调大数据里有民意有民心,人民是衣食父母。

大数据固然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但其宗旨应该是为人民服务。历时近7年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放管服”)改革需要继续深化,依靠人民、用大数据手段来优化“放管服”、改善服务、简化办事流程。这既能令民众直接得便利,也能让企业更好地一心一意谋发展。

而对于企业,总理指出,人工智能就是要把人的智慧汇聚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果要广泛应用到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考察期间,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要力争到2035年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这相当于目前浦东新区的产值。如此宏伟的计划的实现,自然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但一个重要的实现思路,可谓是通过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促进面向民生的大企业成长。

众所周知,上海的地域不算大,也没有几许矿产资源,但这个城市市场经济氛围的浓厚、高端人才之荟萃,却位居全国前列。因此,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发展的关键不是物质投入,而是一方面充分灵活地开放吸收运用国内外市场的人力资源、金融资源、技术资源,另一方面与广阔的民生“蓝海”对接,打造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优质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

政能亮丨自贸区“加速度”深度对接民生“蓝海”

最近3天发生的另外两件事情的走向,也将构成这一愿景的参照。

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启动交易。更自由的发行注册制、大幅放开定价限制的科创板的意义,不是给资本玩家提供冒险乐园,而是为诸多“五花八门”、能满足人民多方面需求、但在传统融资体制下出线率不高的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渠道和接受市场验证的机会。这些企业中间虽然难免会有被市场优胜劣汰的,但那些把握民生当前痛点,又能持续提供创新商品和服务的,终将成长为常青的“国民企业”。

另一桩新闻是美国《财富》杂志公布新一年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国入选企业的前4大行业是银行、房地产、石油天然气、保险,直接面向民生需求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寥若晨星。而美国上榜企业的行业类别多达70个,除银行外,制药、互联网服务和零售、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半导体和电子元件均位居入选企业的5大行业之列。德国、日本各有一家汽车企业进入前十。这既是中西之间的产业结构性差距,也是中国企业发挥光彩的潜力空间所在。

所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无需杞忧,面对蓬勃向好的国内形势,也不可懈怠。政府部门当以更强的服务意识,更自由化的投资贸易政策来支持企业发展,以服务民生为己任;而广大创新企业也需要认识市场、用好政策服务,以满足民生为发展机遇。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