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不花钱、办成事,才是有效政府的常态

2019-07-30 17:47:33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特约评论员马亮

“真正有效率的政府服务是‘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办成事’,这才是真本事。”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6月25日)上强调,简政放权“要继续深化,把该放的权彻底放出去,把该减的事项坚决减下来,把该清的障碍加快清除掉”。

“放管服”改革,“放”字当头。政府如果抓住事权不放,就无法扑下身子和调转方向去创新监管和改善服务。“放管服”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政府部门只有减得下繁务、放得下权力,才能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如果政府部门醉心于使用各种行政审批权,那么就很难转变职能去做好监管和服务。

之所以政府部门叠床架屋,行政审批繁杂冗余,就在于审批权的背后牵扯部门利益,这使一些政府部门不愿放权让利。与此同时,很多政府部门也不敢放,在观念上还没有转过来,害怕因为无法事前审批而承担责任。

“放管服”既涉及到政府部门本身的理念转变和利益调整,也涉及其下属的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的脱钩转型。行政审批背后是各类市场中介的生财之道和切身利益,它们往往成为改革的堵点和阻力。因此,要通过“放管服”改革倒逼事业单位改革和市场中介清理,斩断伸向市场和社会的“黑手”。

政府部门要避免大操大办的工程思维,不能为了推进改革而另起炉灶和推到重来。在“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不是所有事项都要政府部门来完成。通过盘活资源、创新机制,政府部门完全可以不花钱或少花钱地办成事。比如,一些政府部门打着互联网+的旗号,却又上马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手机客户端,人为增加了行政成本和办事难度。如果能够精简、合并和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并向市场和社会开放,就有可能一举多得地实现改革目标。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还需要做好配套工作,特别是要充实基层政府部门的事权、财力、人力和技术能力,使其能够接得住上级下放的权力和事项。在政府的五级金字塔中,资源和权力却是倒金字塔分布,使改革推进遇到阻力。只有把事项、权限和各类资源真正下沉,才能使基层办事部门能够有底气和能力为企业和民众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

“放管服”改革要发挥地方试点和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国家部委的综合授权。各地政府之间竞争激烈,在营商环境改善方面比拼角力,为“放管服”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要为地方政府的试点和探索提供先行先试权,使其能够为其他地区改革和全国统一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行政审批的规范化、标准化、集中化和便民化等方面取得较好进展,使企业和民众得到实惠。但是要想进一步深化改革,还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更大授权、更多支持和更强激励。与此同时,类似的先进经验应该尽快总结提炼并推广到全国各地,反过来推动国家部委改革和相关法律法规修订,使“放管服”改革的成果制度化和固化下来。

从全球公共管理改革的历程和趋势而言,“放管服”是涉及面广、触及点多、切入口深和联动性强的政府整体改革路径,既有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烙印,也有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色彩。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向企业学习,注重以客户为中心、外包和市场竞争、授权和放权、结果导向和绩效管理等理念,但是不可避免导致政府管理的碎片化和公共服务的空心化。后新公共管理旨在弥合新公共管理的裂痕,推动整体政府理念,并强调政府要追求公共价值创造。

“放管服”改革融合了新公共管理和后新公共管理的许多要素,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同类行政改革提供了中国样本。但是,“放管服”改革的这种特点也使其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艰难险阻,需要政府部门拿出勇气、智慧和决心,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放管服”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企业和民众的知晓度、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如何。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的企业和民众,才能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作者马亮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柯锦雄 PN154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