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新能源政策红利:甲醇汽车如何行稳致远

2019-09-11 07:50:07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特约评论员 王得源

2019年8月底至9月初,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新闻层出不穷:

某企业启动全球招聘,瞄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世界顶级专家和技术精英;全球科技行业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新能源(电动、燃料电池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汽车占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新车销售的7%,环比上升,而新能源汽车仅占第二季度欧洲新车销量的3%,在美国仅占2%。

在车市低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则高速增长,这块“大蛋糕”吸引着多家车企入局。这是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保有量逐年攀升的缩影。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的销量走向一直与政策走向紧密相关。城市限行政策影响、使用成本低、车辆牌照便宜易办理、有购买补贴,是吸引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四个主要因素。

国家和地方性新能源产业鼓励方案的出台,将加强产业集聚效应,加速各车企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愿没有改变,却在方式上有所不同,最典型的莫过于购置补贴全面退坡与放宽或取消限购政策的同时推行,再加上国家对甲醇汽车的重视,清晰地传达出一个信号: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弱化政策红利,全面进入高质发展层面。

这也给众多中国品牌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拿”得起,让政策发挥出应有的催化作用?又如何“放”得下,不再依赖政策,在市场中保持核心竞争力?

要知道,自2010年国家开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开始,尤其是加大对其购车补贴以及号牌政策的优势以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却在今年7月份销量迎来了首次下滑。这突如其来的降幅,让不少业内人士和企业警醒起来。

原来,近70%的补贴大幅退坡是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主因。

另外,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百余年的发展进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还很短,目前硬件技术尚未完善。如充能问题,相比于燃油车只需几十秒就能加满一箱油,新能源汽车充能较为缓慢,尤其是电动汽车,快充也需一小时,慢充则需数小时。此外,还有新能源汽车各项部的“寿命”问题,以电动汽车为例,其电池是最为关键的核心部位,不仅事关充能时长、续航里程等关键性能,而且占据着一辆车很大的价值,如果寿命到期或损坏,更换成本也很大。

在很长时间里,中国并未建立成熟的市场机制,大量行政干预市场的情况发生,这在某个特定时期确实有显著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时候,政府过多的干预对于市场的负作用也突显出来。企业过多依赖政策扶持,必定会带来企业的不思进取心态。

中国的汽车企业紧跟时代趋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并没有错,但它们不能借新能源政策套取红利,更何况现在已无红利可套。这个时候,市场的竞争淘汰机制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一个明智成熟的企业要懂得发挥自己优势。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现在来看是处于领先地位,但应该认知到,中国的汽车技术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点,中国政府明白,中国企业也明白。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交建议,呼吁推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普及,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日前,这一建议正式得到工信部的回应。工信部表示,将把甲醇汽车纳入车企积分管理,放开区域限制,大力扶持甲醇汽车发展。

这意味着,作为中国能源多元化战略的重要补充,具备可再生清洁新能源的甲醇汽车地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甲醇汽车技术的研发方面,中国是具备足够技术优势的。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展甲醇汽车研发与应用,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拥有甲醇汽车专有技术的汽车和发动机制造企业,解决了甲醇燃料存在的腐蚀性、冷启动、溶胀性等关键技术问题,具备了甲醇汽车自主开发能力。

但是,甲醇汽车想提速,产业政策只能起到铺路和领进门的作用,最终杀伐决断的还是靠市场。

如今,传统的汽车巨头都在纷纷转型,汽车业界的大变局已经到来。甲醇汽车如何能分得一杯羹,站得足够稳、跑得足够远,要做的还有很多。惟有积极变革,抛却眼前的短期利益,才能赢得未来。

责编:任冠青 PN15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