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国际话语体系需要更多中国人“走出去”
评论
评论 > 最新评论 > 正文

创新国际话语体系需要更多中国人“走出去”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怎样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新挑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核心议题。近期,笔者参与了WTO年度公共论坛、雅典民主论坛和罗德岛论坛等国际知名论坛设置的研讨会,切实感受到这些国际论坛已成各界专家和精英研讨国际热点、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这些论坛在引导国际舆论和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举办国际性论坛已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举办国际论坛,一国可以引导论坛参与者对某些国际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会议结束后,通过对论坛成果的宣传,可以直接影响国际舆论对相应话题的主流观点。例如2019年冬季达沃斯论坛设定“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的论坛主题后,“全球化4.0”这一概念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冬季达沃斯论坛提出的这一概念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国际话语体系的一部分。

国际话语体系是一国国际影响力的具体体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是现有国际话语体系的主导力量,这既体现在它们在现有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也体现在它们对国际舆论主流观点的影响作用。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着世界经济发展。在联合国中,美国也处于核心位置,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特别在苏联解体后,正式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相比之下,中国则经历了长期的韬光养晦,恢复经济发展,尽管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但仍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参与构建国际话语体系需要更多付出更多努力。

目前,虽然中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一些国家对中国仍存在误解和质疑,对于中国的崛起他们会产生畏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发声,用国际化的语言向世界传递中国愿与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信号。

笔者在参与雅典民主论坛等研讨时发现,尽管中国已经成为许多论坛议题的核心关注点,但是真正参与讨论的中国人却是凤毛麟角。如果能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通过国际社会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对与中国相关的议题进行解释,甚至与西方国家具有公众影响力的政客、学者等进行辩论,则可有效改变这一情况。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进一步融入和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已成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这一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是中国为推动全球治理发展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提出的国际合作计划。尽管这一倡议有着美好的愿景,但是却被一些西方国家误读,对此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去”,在国际主流舆论场合对“一带一路”进行解读,打破别国因缺乏了解而产生的质疑。

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论坛是推动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融入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具体举措。事实上,我国在论坛活动举办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今年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是政府主导举办论坛的一个成功典范。

推动中国进一步参与构建国际话语体系不仅需要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也需要让我们的品牌论坛“走出去”。正如夏季达沃斯论坛由天津和大连轮流承办,我国倡导发起的品牌论坛也可以在其他国家举办,如瑞士、奥地利等政治立场较为中立的国家。笔者近期参与的雅典民主论坛和罗德岛论坛的主办机构分别为《纽约时报》和文明对话研究所,均非来自希腊本国。通过将论坛举办地设置在外国的方式,这些论坛无疑扩大了自身在举办国的影响力和参与度,有利于吸引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人士关注。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形式,增强我国对国际舆论的引导能力。

参与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另起炉灶”,构建一个与现存国际话语体系相抗衡的东方体系,而是让中国元素融入现有国际话语体系。在全球化新时代出现的各种挑战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追求目标。只有求同存异,凝聚共识,相向而行才能真正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