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为监督撑腰,也是与善治诉求同向而行

2019-10-21 15:07:28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特约评论员 佘宗明

“能听意见、敢听意见特别是勇于接受批评、改进工作,是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言近而指远。

“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广听诤言,才是纾解问题的最优解。

近日,湖南湘西州永顺县桃子溪学校的语文老师李田田发文称,疲于应对上级各种检查,耽误了教学。文章惊动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10月15日夜,县教体局干部要求她连夜进城作说明。李田田表达了惶恐心情。此事引发舆论关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随后表示,已对永顺县教体局提出批评,湘西州将整顿一切形式主义的检查。

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非“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是依法行政的正确方式。

201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2016年和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监督。

“言路开则治,言路塞则乱。”在倡行舆论监督方面,不少地方动了真格。例如,青岛出台《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细则》。掀起监督“旋风”,无疑是对舆论监督价值的清醒认知,也展示了公共治理层面的开放姿态和自信心态。这份态度与民众之所期,本质上也是同向而行。

之前有句话在网上传得挺广:“媒体干净了,社会就脏了”。这是舆论监督和良序治理关系的朴素表达。监督经常以揭示问题的“负面报道”形式呈现,但其本身不是问题,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也绝非负面的。那些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舆论监督,通常会增进政务能见度,助推民生痛点、堵点、难点的解决,消解舆论黑箱下的负面想象偏好,最终推动社会善。

舆情不是敌情,监督不是作对,媒体是社会的警报器,若动辄以“封、捂、堵、压、瞒”态度拒斥舆论监督,那终归只是遮蔽问题而非解决问题,当问题遮蔽成习继而越积越深,那只会成为更大的“负面”。对党政部门来说,显然不应讳疾忌医,不应视监督为“找麻烦”,而应善治要求,提升媒介素养,对其虚怀接纳。这才是面对舆论监督的“正确姿势”。

政府跟媒体形成“曝光—回应—解决”的良性循环,也会收获很多正向评价。

本质上讲,拥抱监督,就是用敞开心态承接善治期许。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墙”下,随着改革行至深水区,博弈常见、矛盾多发、问题频现是必然衍生物。集结舆论监督之力,将很多问题摆上台面,也有助于问题导向下的改革深入推进。

令人欣慰的是,这两年,有些地方都吹响了鼓励舆论监督的号角:去年7月23日,山东方面就要求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闻不问,不担当不作为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坚决予以曝光。去年8月11日,海南省长表示:“政府和媒体是朋友、是伙伴”,省政府将成立舆论监督促进小组,为媒体监督营造良好氛围,让媒体真正成为政府的眼睛和耳朵,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

其社会反馈也挺积极:之后山东当地媒体的舆论监督“大动作”迭出,反映行政审批推诿扯皮等问题的监督类报道比重大幅增加,这在推动了很多问题快速解决的同时,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加分,还为当地推行的“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提供了舆论推力。海南鼓励舆论监督,也不啻为发展棋局中的重要“落子”。

“不要惧怕阴影,这不过意味着周围有光。”诚如此言,鼓励舆论监督不会制造阴影,只是将阴影暴露在阳光之下。有了媒体当“啄木鸟”,有了舆论监督的啄击,公共治理的“大树”能免遭“虫蛀”,更茁壮地成长。进而言之,为舆论监督撑腰,也该成为提升公共治理水平的制度化动作。

责编:任冠青 PN15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