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 21:00:26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特约评论员 陈升
今年春节至今,中国全面进入战“疫”时间。
2月23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17万人参加。会议的主题,是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篇重要讲话,全文1万多字,内容极为丰富,意涵极为深刻。
这次会议有两个主题: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书记要求: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他也坦言,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而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8点要求,其中特别提及精准复工。讲话指出,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要坚持分类指导,制定和落实差异化防控策略。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关键之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因为疫情而长期停摆。
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湖北。
2月24日,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湖北和武汉要尽最大努力把病亡率降下来。”李克强要求,“这不仅是人民生命至上的根本体现,这样也可以大大缓解群众的紧张和恐慌情绪。”当天的会议指出:下一步要指导各地在省级层面加强疫情态势研判和全面细化部署,以县域为单位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前期的肺炎防控战“疫”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提供了条件。同时,“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应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及时复工,另一方面分区分类精准复工后,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得以恢复,才能为防控疫情、打赢2020年的关键之战,提供充足的“弹药、供给”。否则疫情没有了,工厂也没有了,社会失去造血的机器,这比起疫情本身更可怕。
当下复工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各地防疫措施整体仍较为严苛,一些地方设置封路、封楼、封村、封小区,劝返、拒入、设限等措施,这些防控举措反而成了复工复产的“拦路虎”。二是交通物流限制。交通运输的中断或设限,不仅限制了人员的流动,还造成了防疫物资、原材料供应难以到位,导致供应商原材料、零部件进不来,复工生产后产品运不出。三是产业链复工不同步。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处于特定产业链之中。产业链中不少中小企业因疫情受到重大影响,复工困难,加上各级政府出台的复工政策不同,这些造成产业链的企业开工时间不一致,从而使已复工企业造成材料短缺、部件短缺的问题,难以真正复工。四是复工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审批,目前已通过审批的企业以大企业为主,数量较少,且附带严格条件。
为应对以上难题,具体而言,建议重点从如下入手解决:
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都要抓的理念,贯彻落实分区分类精准复工,坚持分类指导,制定差异化复工措施。明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把提升企业防控能力作为复工复产的前置条件,把“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作为复工复产的重要原则。确立系统性推进思维,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复工政策、统一复工步伐、统一复工监测,及时处置复工复产中的突出问题、紧急问题。
推进重点地区、行业、领域、项目的优先复工。中低风险地区要率先做到复工。交通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要优先复工,尽快撤销各级行政区之间的“关卡”设限,协调交通运输车辆在跨行政区道路通行。对于大型企业或龙头企业,由于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重要,其复工将带动更多企业复工,要优先推动其复工。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复工进度更快,要优先加快推动复工。重大项目要尽快复工建设。涉及疫情防控相关物资生产的企业要优先复工。同时以县域为单位,要排摸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清单,优先为有配套能力的企业实现有效的供需对接、供需配套,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
强化复工企业要素保障特别是人员保障。建议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降低防疫级别,湖北省以外地区要取消封楼、封小区、隔离外地人员等强制性措施,促进人员在加强防护的同时可以自由流动。保障员工返程,搭建复工企业人员运输需求服务平台,实施包车运输模式,通过应急绿色通道优先便捷通行。统筹协调好运力,特别要调度好防控应急物资、重点生活生产物资、企业复工人员等运力。
明确企业防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防控责任要到位,组织到位,方案到位。企业要成立工作专班,制定细化防控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确保防控主体责任到人到岗。做好员工动员,强化员工防护知识教育,加强车间、食堂、电梯等通风消毒,确保工作环境清洁卫生。
优化政府复工精准服务。严格制止以设置审批条件、提高复工门槛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完善企业用工服务机制,及时掌握用工动态,发布用工信息以满足企业需求。鼓励企业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尽可能做到错峰返程、错峰开工、错时上下班。在要素支持方面,积极做好跨区域、跨层级协调工作,确保企业顺利复工。协调解决复工企业在原材料、零部件、设备保障等方面问题。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总之,继续防控不能松懈,恢复经济活动也必须坚决。在这个层面,能否做到统筹和精准施策,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本领和智慧。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肺炎防控将会解除,同时经济社会运行将会再次回归正常轨道,“动起来”并“转起来”。(作者陈升系重庆大学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