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寻路“文化北京”,勾连历史与未来

2020-04-10 17:36:37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政能亮特约评论员 斯远

4月9日,《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正式发布。规划期到2035年,展望2050年,围绕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时代之问,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作为四大中心之一,“文化北京”一直是很多人念兹在兹的牵挂。经历了之前几十年的摸索,从一度的“烟囱林立”,到如今的遍地都是博物馆;从曾经的大拆大建,到眼下的集中连片设立文化精华区;从传统古建筑保护,到构建起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时时处处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文化自觉”。

对于北京这个几乎是得所有风气之先的城市而言,能够形成这样的“文化自觉”,十分难得。尽管这中间也曾跨越万水千山,但北京最终寻路“文化中心”,可谓众望所归。一个融汇了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首都,更符合人们对于北京的想象。

新规明确,北京将落实好“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通过中轴线申遗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重点打造13片文化精华区。什刹海-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宣西-法源寺……历数这些精华区,你会发现,每一个片区,都有一个“老北京”的精魂在;每一个片区,都是古都文化的具体承载。而所有这些区域,共同托举起北京“古建博物馆”的美誉。

不仅如此,一个古都文化的载体,必然有着从容的空间地理格局。此次新规也特别提及,“逐步扩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尊重并保持老城内的街巷胡同格局和空间尺度,原则上不再拓宽老城内现有街道,设置步行街区,营造宁静、温馨的胡同氛围。”这也意味着,今后的古城保护,或将不再是盆景式的保护,而是致力于整体性的文化生活重现。

不少人在逛什刹海一带胡同的时候颇多疑问,以为胡同环境如此逼仄嘈杂,不知有什么吸引力?其实,这不过是过于密集的“胡同游”带来的认知偏差。当然,也与胡同人居较为拥挤有关。一旦胡同相互连通,整个区域的交通微循环打通,一个“宁静、温馨的胡同氛围”并非难以企及。可见,需要改变的,恰恰是当下的“猎奇式”古都旅游开发。

当然,时代在发展,北京建设“文化中心”,不能完全坚执于古色古香,而必然要体现时代色彩,并与外来文化融会贯通。这中间,一方面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戏曲等非遗在当今生活中的植入等;另一方面,也要切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也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据披露,目前,北京市已建成149家大小剧场、329家电影院、5800多家公共图书馆。在这些载体之外,论坛、沙龙、演出等巨量文化活动,则共同细化为“文化北京”的肌理与血肉,也让北京时刻散发着浓郁的魅力。这样一种无形的精神气质,让北京形成了与众城不同的文化面貌。

创新还体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上。新规提出,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意城市,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可以说,不管是“文化+”,还是“产业+”,驱动力均是文化的衍生、延伸与激发,并最终指向以人为本。

而以创新为扭结,北京建设文化中心的努力,将覆盖人的部分物质生活与全部精神生活。而这,无疑是一片浩瀚蓝海。目前,新规列出服装、服饰、配饰、珠宝、化妆品、家居、数字电子产品等高端时尚产业,以及戏曲、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儿童剧等原创戏剧等,事实上,随着创新的深入,新领域、新产业将层出不穷。

文化是一个结晶体,凝固、包孕着一个民族过往的文采风流;文化更是一个生命体,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经由创造性转化而不断开枝散叶。北京建设文化中心也是如此,既要立足首都深厚的文脉底蕴和文化资源,呵护、传承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新的因子。

“既到北京之后,那数日之间的观感,又好像忽然投身于一个传统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的洪流中,手触目视无不渲染鲜明浓厚的历史色彩,一呼一吸都感觉到这古城文化空气蕴藉的醇郁。”1942年,年轻的侯仁之,日后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写下了他的北京印象。事实上,如侯仁之先生一样感觉到北京“文化醇郁”的人,不知凡几,就是在这样历史信息的层垒中,“文化北京”才能成就其渊深浩博。

北京,“如同始终闪耀在北方夜空中的北极星”(侯仁之语),如今,已经找到了回家的路。

责编:柯锦雄 PN154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