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疫情暴露的问题恰是改革关键点

2020-05-14 14:58:43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政能亮特约评论员 于平

疫情冲击下,居民消费如何恢复?就业岗位如何保障?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如何扶持?海外订单减少的外贸企业如何转向内需市场?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今年会不会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未来改革的着力点又会放在何处?

这些问题有些是政府长期关注,今年显得更为重要而已,有些是因为疫情影响,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这些问题或许可以从这场两会之前召开的国常会当中找到解答的关键。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影响不言自明,国常会也开宗明义地提到“面对今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从一季度相关数据看,情况异常严峻。一季度消费(下降19%)、投资(下降16.1%)和出口(下降11.4%)“三驾马车”全部失速。工业生产(下降8.4%)和服务业生产(1-2月下降13%、3月下降9.1%)也双双下降。

2018年8月,中央对于经济运行的判断是“稳中有变”,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实际上,即便是面临疫情的冲击,商务部发言人高峰依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良好态势不会改变。”也就是说“稳”依然是目前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而2020年的“变”与2018年的“变”却大不一样,如此不同也给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稳”的态势持续,“变”的影响巨大,在持续做好“六稳”工作的要求下,中央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国务院近期召开的多场会议,“六保”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六保”和“六稳”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六稳”是常态,“六保”是疫情冲击下的例外。国常会上强调:越是不确定性增加,“保”的意义就更大。“六保”针对的都是当前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是直面和克服困难挑战的积极举措,政府责任很重。

会议要求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如何“保”,又如何“稳”呢?

就业是民生之本,无论是“六保”还是“六稳”,排在第一位的一直是就业,而就业问题则仰赖于吸纳了80%劳动力的中小企业的稳定和恢复。会议强调“保住了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就有收入,就会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

此前,为了帮助企业纾困,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诸多举措,政策力度持续加码。从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到推动新基建,促进汽车等行业的消费扶持政策,等等。当然,也要清醒到,政策纾困企业,固然效果明显,但挑战和危机仍在。

“保”是底线,“稳”是手段,真正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用“六保”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用“六稳”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为了实现真正的目标,国常会提出了三点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扩大开放。

宏观调控固然能够对冲部分风险,但是治本之策依然需要回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改革轨道上。事实上,在平时,一些地方或部门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和行政行为,因为经济持续向好而没有产生明显的恶果。但是在疫情冲击之下,这些平时看似“人畜无害”的土政策和行政行为,被疫情揭开了真实的面目。

企业税费负担偏重;能源等基础资源的成本依然偏高;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民企受到不合理行业管制,难以获得和国企公平待遇;一些地方存在不合理土政策,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难以在现实落实;劳动者权益保护和企业发展存在冲突等等。企业在疫情中遭遇的困境,疫情的冲击固然是直接原因,但根本还是在于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对于这些深层次问题,显然不是靠几个行政性的文件,或者靠单纯的资金和优惠政策所能解决的,必须深入推动相关改革。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完善打基础、利长远的制度机制上多下功夫,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通过扩大开放,在促进与各方合作共赢中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能。

疫情是一场危机,同时也是排除阻力,推动进一步改革的契机。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有着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在做好政策应急的同时,加快中长期结构性改革,倾听企业的真实的声音,给企业以更优良的生存土壤,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让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更加光明。

责编:柯锦雄 PN154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