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大数据里的“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

2020-05-20 11:41:11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政能亮特约评论员 马亮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牵动人心,如何让民众获知最新和最权威的信息,就成为政府部门的首要任务之一。

1月22日以来,每日举办一到两场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是全国民众翘首以待的重要信息来源。

新闻发布会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同其邀请的发言人有很大关系。我们选取2月5日到5月20日这一时间段内的的新闻发布会进行统计分析,出镜率较高的部门有中国疾控中心(33次)、农业农村部(30次)、国家发改委(20次)、工信部(19次)、财政部(16次)、商务部(15次)、科技部(14次)、民政部(13次)、交通运输部(13次)、人社部(9次)、教育部(9次)。这些部门同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居民就业生活和中小学教育等热点问题有关,也因此成为新闻发布会的常客。

(统计时间2月5日-5月20日)

我们对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人所在的单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央部委最多,占74.03%。其次是医院和疾控部门,分别占11.98%和6.07%。此外还有科研院所、专业协会、企业、高校和地方政府。从新闻发言人的身份来看,74.96%的是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12.91%是医护人员(含6.53%的援鄂医护人员),8.87%是科研人员,此外还有企业人员等。

(统计时间2月5日-5月20日)

由于新闻发布会主要是为了发布并解释最新政策,因此政府部门的占比最高。政府部门领导干部不仅发布和解读各类政策,而且向社会发出倡议和呼声,并赢得了企业和民众的广泛支持。

比如在2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发出感慨和倡议:“能不能开发一个服务社区抗疫的软件,这比捐十个亿还管用”。此话一出,立刻引起全国社区工作者、互联网企业和广大民众的共鸣,服务社区抗疫的“健康码”等技术创新很快研发成功并广泛使用,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新冠肺炎是未知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公众因为对其缺乏认知而容易恐慌和焦虑。研究显示,如果发布信息的是专业人士,那么可信度相对来说会更强。来自医院和疾控部门的专业建议和意见,成为民众个人防护最重要的知识来源。与此同时,医生和科研人员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权威声音可以有力辟谣,避免公众受到谣言的误导。

双黄连是特效药吗?如何防范粪口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疫情期间要不要给孩子打疫苗?复工复产要不要戴口罩?这些问题往往一经医生和科研人员解答,就很快成为微博热搜和热点话题,足见公众对专业知识和权威信息的渴求。

此外,新闻发布会还经常邀请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其他人员。恰恰是许多普通人的身影和声音,让新闻发布会更加亲民和接地气,也更能够深入人心。

作为快递小哥的代表,快递员李杰出席在3月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在疫情防控期间,快递小哥是“逆行者”,恰恰是他们在“最后一公里”的奋力奔跑,为人们居家隔离提供了有力保障。李杰说:“我们最初的想法是让我们多走动,客户少出门。”他朴实无华的发言,打动了许多人的心。

研究显示,如果发布信息的人是受众熟悉的身边人,那么他们就会有更强的代入感和感染力。与领导干部相比,这些普通人虽然没有正式权威(formal authority),但是却恰恰因为“邻家小伙”一样普通的身份,才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共情。

2018年1月31日,李克强总理邀请快递小哥李朋璇参加国务院座谈会,听取有关快递业发展的建议。与之类似,这样的公众参与有助于对新闻发布会进行双向赋能。一方面,这可以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公众参与的可能性,认为自己有朝一日也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另一方面,来自一线的声音能够直达决策层,也会更好地推动接地气的政府决策。

华山医院传染病中心主任张文宏表示,“我自己当然非常希望,在大众面前出现的一些机会越少越好,当大众不需要听我们传染病医生、疾控医生意见的时候,一定是世界岁月静好的时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令人期待,但是当它不再举办时,才真正是“岁月静好”。(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柯锦雄 PN154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