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教育赋能,激活蛰伏的致富潜能

2020-07-15 19:35:20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丨政能亮特约评论员 郑赋田

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抓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是中国政府的重要职责。

“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想方设法做大中等收入群体。”2020年7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如是说。

政能亮丨教育赋能,激活蛰伏的致富潜能

中等收入群体壮大的基础是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则离不开公平的教育体系。从顶层设计层面来讲,多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也将“教育”作为重要抓手。

2016年5月1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提出,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会议还明确提出了路径,其中包括:必须强化人力资本,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着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

中等收入群体有多种定义,依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是指收入处于社会平均收入或收入中位数及其附近区间的劳动者。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着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这样的表述,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也让大家更有奔头。

近些年来的社会共识是:要打破阶层的藩篱,就需要更新观念,丰富教育供给结构,确保来自底层的子弟有受教育的路径,通过上高中乃至上大学,获得向上流动的机运,最终跻身中等收入群体。

在中国古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用语虽不无夸张,却是这种流动性的客观反映。这种流动性,是社会公平、稳定的重要条件。

从国际经验上看,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另一些国家从中等收入阶段进阶到高收入阶段,一个重要差别就在于人力资本投入的水平、质量以及公平性。

毋庸讳言,在中国教育领域,公众的负担不容小觑。曾几何时,高中三年学费总额相当于同期农村家庭人均净收入的80%左右。在农村,“砸锅卖铁供娃上学”的说法,不绝如缕。农民迫切希望孩子能够有崭新的生活,客观上对促进城市化会起到推动作用。但农民这种财力透支,透出的悲怆和无奈,应引起全社会的反思,并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和委员就提出,建议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除了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外,对非义务教育,也需要通过多种严格的价格控制和直接援助等手段,全面降低家庭支出比例。惟有严格学校收费管理,切实把居民教育负担降下来,“砸锅卖铁供娃上学”的悲喜剧才能不再重演。

在人力资本政策领域,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优化义务教育水准,创新服务提供模式,释放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劳动力市场领域,可在提高教师薪酬待遇方面做文章。毕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是什么样子;教师是什么样子,课堂就是什么样子。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打造出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方能助力社会发展。

当前教育领域的要务,仍是义务教育均等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可在该领域作适当倾斜。鉴于全国各地教师素质和财力的不均等,推进均等化窒碍难行。但这不意味着没有解决的方法。依照全国各地的实践,较为可行的路径是:先在省内解决学区划分障碍、教师收入和发展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将教师轮岗作为担任教师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此,在省内率先实现均等化,定会计日程功。接下来,这样的实践可上升到全国层面。

从经济增长的视域来看,教育政策对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具有强大助力。而从个人发展来看,公平的教育机制,关乎千家万户的起点公平以及向上流动的机会通道。提升以教育为代表的社会福利比重,可更好地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起点公平问题,还有助于民众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最终助力中等收入群体倍增。

责编:黄忆南 PN269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