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那些“跳桥的人”,也该被城市看得见

2024-05-29 16:32:04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政邦智库研究员 高远

人间五月,草木繁茂,万物初盈。这两天,有个小视频很治愈,华北平原万亩麦田无边无际,“乘高铁3个小时都走不出去!”

青麦泛黄,收获在望。不过,在这个时节,因为发生多起跳桥事件,有些城市笼上一层莫名但深刻的悲伤。一个,又一个,在城市的地标大桥上,轻飘飘地,如落叶般翻下去,溅起急促的水花。就因为跳桥频发,有两个省会城市还吸引来一波汹涌的流量。有一些桥,特别是被公认为城市地标的桥,正在成为一些城市的痛点。

遗憾的是,尽管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伤感的浓度很高,但在看得见的公共语境中,跳桥事件仍晦暗不明。充斥视野的,要么是一些自媒体上各种未经证实也无法证实的小道消息,要么干脆就是谣言,就像那张流传甚广的“跳桥罚款1000元”图片一样,搅动人心。

偶或也有一点回应,但太简练了,此前有些城市有关部门就是这样:属于个人原因;知道此事,会和领导反映。考虑到当下很多单位部门都曾接受过政务公开的培训,则这一回应的病症,恐怕个中透出的难以言表的失温,乃至漠然。

他(她)们为什么跳桥?因为缺乏相关详细信息,目前还不清楚,这些人何以如此决绝,他(她)们都具体都经历了怎样的遭遇和心路历程?不过,从此前一些幸而被救跳桥者的片言只语中可知,恐或与经济、或与感情失败有关,跳桥就意味着与这个世界的断裂。

这也不难理解,人生在世,能够压垮他(她)的最后稻草,具体表现或各各不同,但大体上不外乎这两样。若说这是“个人原因”,也大差不差。外因内化后,当然都会成为“个人原因”。

只不过,一个个大活人,从人们眼前跳下,让人窒息。我们当然要呼吁每一个人不妨多些耐心,不要自弃,然而社会似乎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支撑一个人的希望在哪里?在向上的、可触摸的愿景里,在可以方便转换赛道的选择里,在一次失败可以试错的包容里。

“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似乎应该能够为每一个生命个体提供这样一种基本支撑,引领着人的精神不断向上、向好。如果说,日新月异的城市建筑,包括地标大桥属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撑,那么,这些统统归之于“软环境”的内容,可视为价值支撑。

现在需要讨论的是,我们确实很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也很重视政策、法律、制度、治理体系的建设,但这些价值支撑的触角,是不是已经延伸到城市里的所有人?而这,恰恰是最较劲的地方。

且不谈各种政府救助、心理疏导,也不必谈营商环境的改善、宜居宜业的号召,值得我们的城市管理者留意的是,人,究竟应该怎样在城市生活?

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生活场域,也是每一个人实现梦想的地方。管理者当然不可能、也不必关注到每一个人,但城市却能从改善整体“软环境”入手,从扩大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入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这种温度或许不能马上改善失败者的处境,也不能置换成有价票券,但却可能让人在崩溃的临界点上,对这个世界多一点眷恋;让人在无望的浩叹徘徊中,再生出一点微茫的希望。心中有光,人生就不会暗淡。只是,这光不会自燃,总得其来有自。

一个人在一个城市生活,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从城市治理角度,总希望能够像缀网劳蛛一样,通过自己辛辛苦苦的努力与这个世界建立更密匝、更坚实的链接。牵扯多了,稳固性就好,就可以抵御生活中的各种凄风苦雨。多一些关切,多一些牵挂,多一些链接,人就会变得坚韧起来,这也是一种生活的耐心。

回到城市治理上来,舆论纷扰之际,减少曝光度或许不失为降温降热的必要路径,但这要算一笔账,一个城市发生了跳桥事件,经媒体或社交媒体曝光后,已经成为公共事件,在处置上理应多一些公共价值的考量。当一些社会悲剧事件接连发生,当一些真伪难辨的信息满天飞,真相模糊,迷雾连连,亟需权威信息及时发布,以正视听。对于相关城市、相关部门来说,责无旁贷,也是当务之急。

而一些自媒体的信口开河,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感到迷惑混乱。这也提醒有关各方,此种加剧了社会的对立与撕裂的做法,并不可取。

无论如何,问题已经发生,而且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躲是躲不掉的,遮是遮不住的。惟有直接面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全方位抚慰社会情绪,努力消除在民众间潜滋暗长的灰暗想象,方是正道。

这种积极、主动、有作为的姿态,就是“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总监制:邹 明

监 制:高明勇

审 读:郑鑫屏

责编:杨东明 PN301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