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平 政邦智库研究员
最近,“算法”问题再引关注。近日,“年轻人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登上新闻热搜,“太贵了,买不起”“我不打算买了”,一些年轻消费者尝试通过评论“哭穷”建立“价格敏感人设”,从而影响“算法”推送,避免被“杀熟”。
无独有偶,近期外卖平台对于配送“算法”等规则的调整,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比如,美团在上周公布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四省市“防疲劳机制”试点情况,即骑手跑单超过8小时会收到提醒,跑单超过12小时将强制下线,从数据来看,触发休息条款的骑手仅占0.18%,骑手日均跑单时长为5-6小时。社交媒体上,大部分骑手认为强制休息的规则使订单和权益分配更公平。不过,也有外卖骑手连线客服反对,“我有劲没地方使!想跑单跑不了!”并且在外卖平台召开的恳谈会上,也有骑手表示,如果“防疲劳机制”上限时间是8小时,肯定会干点别的,比如跨平台跑单或再从事其他兼职。
就事论事来看,围绕“算法”的争论也体现出两面性,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
不少人为“驯服算法”叫好的点赞声,固然反映了某种社会诉求,但也容易遮蔽效果有效性的实证。所谓的“驯化算法”是否成立,是偶发性事件还是必然性事件,或者说有多大概率才会发生,在平台算法没有得到更为宽泛公开的情况下,“驯化”本身可能更具有噱头的意义。
而外卖骑手针对“算法”规则调整的反馈,代表着最直接、最朴素的愿望:有劳有得、多劳多得。尤其是针对外卖骑手这种带有典型“零工经济”特征的行当,其工作时长、工作强度带有鲜明的“波峰波谷”特征,用“全日制”的工作标准来定义灵活就业群体,是否科学合理?或者说,如何在守好劳动者安全保障的底线基础上,兼顾他们的增收意愿?
类似讨论带来一个重要的启示:今天该如何正确理解“算法”?
客观分析,在“技术算法”之外,还有真实世界的“算法”,比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的“生活算法”——不少人在现实中面临的经济和生活压力,迫切需要“多劳多得”的主观意愿,以及背后青年农民工群体流动到大城市中的融入问题等,需要全盘考虑。就是说,外卖骑手并不是困在狭义上的“技术算法”之中,而是困在广义上的“生活算法”里。
从市场角度看,外卖骑手处在“消费者/商家/骑手”多个主体的博弈与合作决定的利益模型中。其中,“人的行为”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因素,不但在受制于“算法”,还在适用“算法”,以至驯化“算法”。当然,从此前的相关案例中不难看到,劳动者也在用实际行动投票,推动甚至是倒逼配送“算法”进行完善。
从发生学角度看,算法本是数学领域的基本概念,被认为是进行程序化或自动化运算的方法,狭义上,指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的流程。具体到外卖平台的配送算法之上,它是消费者、商家、骑手这个多方交易市场中,达成的一个最大公约数,只不过以数字化形式体现。何况,平台也在顺应实际,不断调整、优化配送“算法”。
当然,近些年社会对“算法”的认知与理解,更多集中在某些热点问题上,确切地说,是体现在算法“双刃剑”的另一面,并由此诱发的恐慌、焦虑等社会情绪。但算法既有狭义、广义之分,更有积极作用和局限作用之别。问题是,如何在规范与鼓励之间寻找平衡?平台方、政策端、客户侧、骑手群……不同视角的“算法”是否在同一频道?只有正视这个问题,才可能真正制定出合适的政策去规范“算法”,才能更大意义地释放“算法”的功能与价值,切实符合政策的初衷。
显然,相关监管部门也注意到这些问题。包括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治理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推动算法公开透明化等等,在政策层面提供了治理基础。同时,包括平台、行业协会、媒体等社会多方力量也在积极推动算法向善,如公示算法、完善规则,在不影响消费者体验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上,提供更为多元也更为合理的服务。
正确理解“算法”,真正正视“算法”,势在必行,已经不单单是平台治理的问题,还是深层次的社会结构问题,与有效治理的公共决策问题。进而言之,类似“算法困住骑手”的简单二元对立视角,很容易忽视背后一个个灵活就业劳动者对于美好生活的诉求。
总体来说,骑手问题不能简单等同于算法问题,需要从更高、更宽的层面去思考背后的复杂因素,让“算法向善”也好,让“算法”更有温度也罢,“算法”不是全部,更不是唯一,用新思路解决老问题,用系统论解决新问题,如此,方能用好“算法”这个工具,为灵活就业群体创造更为包容、更为多元的外部环境。
总监制:邹 明
监 制:高明勇
审 读:郑鑫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