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涉企收费监管”:要“零容忍”,还要“持久战”

2025-03-23 12:54:55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政邦智库研究员 乔 叟

“涉企收费监管”再次成为国务院的重点关注议题。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举措。会议指出,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涉企收费监管”所聚焦的部门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还指向“行业协会商会、经营自然垄断环节业务企业”等涉企收费主体,“强化全过程监管,着力构建协同高效的长效监管机制”。

会议提出两个“一律”,措辞相当严厉,也表明了治理的决心——要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将所有收费项目均纳入清单并对社会公开,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额度,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依法依规对存量涉企收费政策进行清理。要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对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越权设立的涉企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

就在不久前,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介绍说,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将集中整治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对于涉企乱收费问题,将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整治。对于涉企乱罚款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将通过落实过罚相当原则进行纠治。

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明确提出“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一方面,切实通过精准施策,来帮助企业顺利发展,比如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措并举精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坚决清理那些阻碍企业发展的障碍,如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接连释放的政策信号,既说明“涉企收费”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也体现了决策层的零容忍态度。

从宏观层面看,中央政府接连推出组合拳,减税降费取得重大成效。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6293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相关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15870亿元,占比达60.4%。

然而,“涉企收费”也在日渐成为社会问题,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时有发生。问题还在于,不少时候这些现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或带有相当的强制性,企业很难发现,或即便发现也有苦难言。不少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微企业为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所困,防不胜防,危害自不待言,不仅成为企业难以摆脱的隐形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也在客观上成为滋养贪腐的灰色地带,并且,也必然进一步侵蚀营商环境。

正因为此,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既要“零容忍”,快刀斩乱麻,也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还要着力构建协同高效的长效监管机制,久久为功。如此,方有望期待一个透明、公开、规范的营商环境,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增加更多的发展动能。

责编:吴文乐 PX331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