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17:31:31政能亮 来自北京市
文|政邦智库研究员 易 宸
围绕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中央政府再次发力。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会议审议通过《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方案》。会议强调,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压实责任,健全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确保清欠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坚决遏制新增拖欠。
拖欠企业账款现象由来已久,成因复杂,简单说,不外乎地方财力紧张“没钱还”,或是“真没钱”,超预算审批、无预算采购,垫资建设等,也不排除一些“装没钱”而“不想还”的恶意拖欠。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力治理,整体形势有所好转,但依然不容乐观。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点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账款拖欠问题仍较突出。此前,审计署查出,10省市56个地区在按要求建立拖欠台账锁定的存量后,2023年3月以来又新增拖欠76.31亿元,其中5个地区通过安排车站等项目新增拖欠69.5亿元。此外,还有7省30个地区通过直接销账、将无分歧欠款改为有分歧欠款等方式,虚报2023年完成存量清偿53.28亿元。
回溯问题,会发现政策层面一直高度重视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曾多次提出“健全预防和清理拖欠企业款项的常态化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也提到“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
就目前的治理态势看,这种“拖欠企业账款”现象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重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就过往政策的相关表述可以看到,“加快”“监管”“审计”“长效”等已成为高频词汇,既凸显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严峻性,也彰显了决策治理的急切性。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再次提出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加快推进落实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对拖欠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失信约束,健全清欠长效机制。
3月24日,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公开发布。与之前相比,新修订的《条例》不但细化规定国家和地方层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等有关部门的职责,还强化了款项支付责任,明确付款期限要求,并进一步完善了监督管理和投诉处理措施,明确受理投诉部门、处理投诉部门、投诉人、被投诉人等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及投诉处理时限。
再往前推,备受关注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也指出,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2024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提出明确而系统的治理部署。一方面,是监督“拖欠者”,对于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项目资金监管。定期检查资金到位情况、跟踪资金拨付情况。完善工程价款结算制度。加强政府采购支付监管。”对于央国企,“要健全防范化解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制度机制,并加强执法监督。督促国有企业规范和优化支付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保护“被拖欠者”,“要优化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
实际上,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早已开设涉企问题征集专题公告,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投诉建议系统上,也开设涉企问题征集专栏,将涉企投诉事项纳入“12345”热线等政务服务平台。
对于“没钱还”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把解决欠款纳入到专项债优先级: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在“不想还”方面,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建立政府失信“黑名单”来震慑和惩戒拖欠者,推动问题快速解决。
与之同时,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也成为各地的重要议题。日前,湖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省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和治理欠薪工作,提出尽快将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整体任务具体分解到年、落实到季、调度到月,明确责任单位、清偿措施、资金来源和到位时间,逐一跟进、限时化解,确保2027年实现台账内“清零”。
在东北,《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出席会议的法院有关人士指出,将人民法院执行案件中党政机关拖欠企业账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解决,建立拖欠企业账款案件前端化解机制,在全省探索建立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
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解决的好与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契约的履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还影响到营商环境与社会的消费信心。在政府部门上下呼应、多头联动、联合发力的情况下,相信效果也会立竿见影,这一“老大难”问题终将不再难。
总监制:邹 明
监 制:高明勇
审 读:郑鑫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