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下的阅读与吟唱:季风书园的命运

如果我们承认文化的力量,我们就会承认季风的名字所蕴含的意义:它会在这个季节消失,也会在该来的季节再来。

文丨特约评论员 张丰

《琅琊榜》第一部的结尾,高公公有个意味深长的话:这宫墙里的风从未停过。用这句话来预言季风书园的命运也算是恰如其分。

上海季风书园关张,最终成为中国一桩文化事件。季风书园租借的是上海图书馆的地下场地,上图决定不再续约,季风又没有能力在上海高价租下别的场地,只好选择关门。事实上,季风书园已经转移到了济南,开业之后也颇受好评。

昨天是上海季风书园店最后一天,不少季风的老读者赶到这里,与季风告别,也与自己热爱阅读热爱自由的青春告别,但是,上海图书馆选择在这个时候检修电路,季风书园突然停电,陷入黑暗之中。人们不得不点起蜡烛,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唱歌。

停业仪式就这样被浪漫化了。上图的停电行为值得商榷,但是无意之中也为书店的停业增加了不少仪式感,这恐怕是他们所没有料到的。在烛光下,人们挑选书籍、读书、唱歌,有人热泪盈眶,这注定是难忘的一个夜晚。烛光下读书场景提醒人们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必须有一个地方进行思想交流?一个城市,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书店?

最近,不少人以一种愉快的心情讨论中国实体书店的复兴。确实,方所、钟书阁、言几又、西西弗这些连锁书店的崛起,为都市中的人提供了一个高大上、适合拍照而又不缺文化味的场景。有些人不但可以把书店做得漂亮,而且看起来也确实在挣钱了。在这种情况下,季风书园店停业,看起来显得有些无能。

大型商场中的书店,有着独特的生存模式:商场为了引流减免房租;地方政府为了制造文化繁荣提供财政补贴;书店在一个地方租的地方搭售文创产品、咖啡增加收入。在这样的“文化空间”下,书变得不那么重要,它被抽象化了,变成一种被供奉的商品。一家书店的开业,大家讨论的是怎么增加收入,怎样把书店变成“产品”,这种观念的一个前提就是,书本身并不重要。

季风书园是另外一种书店。人们喜欢用“独立书店”来称呼它,这样的概念意味着某种危险。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纯粹的书店:仍然以书为主,仍然以面向读书人为主。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观念和人,必然是小众的。大城市房价和房租飞涨,这样的小众群体,确实很难养活一家书店。

但是,像上海这样级别地大城市,为什么不能容下这样一家充满情怀的书店?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上海图书馆作为一家公共机构,季风书院作为一个理想的公共文化场所,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这也是过去季风能够拥有这么多读者的原因。这种组合完全诞生一段文化史的佳话,如今却以这样的方式收场,不能不让人感叹。

中国正在提倡全面阅读,每年的4月,媒体都会讨论中国人均阅读不足的问题。上海的季风、南京的先锋和北京的万圣,都靠长时间的坚持获得了读者的口碑。这样的书店,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他们更接近文化,更远离商业,市场的逼迫一直都在,一个城市如果不能为这样的书店提供支持,至少也应该有包容之心,而不是再雪上加霜。

新媒体时代,“最美书店”成为一个传播学上的噱头。人们会为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和花神咖啡馆着迷,因为那里曾经有过海明威、萨特这样的文化人出没。即便是巴黎这样杰出的城市,也会因为这样的文化地标而多几分魅力。任何一个有文化的城市,都不是靠大建设一夜之间获得成功的,而是靠这样的一个个书店,靠一个个文化人,经过漫长的积淀,最终才能形成一个传统。

在一切都归算法,一切都可以数据化的大数据时代,纸质书尚且有是否会消失的担忧,更何况相比网上书店毫无价格优势的实体书店呢,其命运是否真的会有彻底消亡的一天?但季风书园以及其他品牌书店的存在,至少证明了一件事情,纸质书不会消亡,实体书店更不会消亡。尽管都是阅读,电子书与纸质书之间的差别或许就在于阅读的仪式感。生活要有仪式感,阅读同样需要,而去实体书店则更像是一场文化的“祭天”。书店就这样成为了文艺青年们的精神祭坛,文祖祠堂,所以季风书园的关张才能如此牵动人心。

中国的城市也一样,到处在寻找能够成为文化遗迹的地方,来加以开发,制造旅游上的噱头,但是,我们对身边这种鲜活的、灵魂丰盈的文化场所,却又缺乏基本的尊重。出现一个季风书店不容易,但是毁掉它却很简单。不过,如果我们承认文化的力量,我们就会承认季风的名字所蕴含的意义:它会在这个季节消失,也会在该来的季节再来。

作者

张丰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郑州城管抽梯执法致工人坠亡究竟

执法所采取的措施应是能够实现行政目的或至少是有助于行政目的达成的适当手段。此外,因执法手段对执法对象或行政相对人所造成的损害也必须合乎“最少侵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