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日神剧《智子之心》如何拍成了智障之心

类似《智子之心》这样的作品,所美化的侵略战争践踏了人类社会最基础的价值观念,无关国家,无关种族,无关政治,是人类社会都应该反对的罪行

文丨特约评论员  张天潘

据媒体报道,宣扬中国人在二战时期为日军效力事迹;大篇幅上日语台词,美化日军、丑化中国军队,将中国军队称作“敌人”;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人女主与日本人在悲伤的背景乐中哭成一片……这一部叫《智子之心》的毁三观的“媚日”台剧播出2集后终于下架了。电视剧改编自真人真事,以二战期间台湾被日本统治殖民时期为背景,叙述了台南富家女林智惠的“传奇一生”。

这样的毁三观的台剧,在两岸民众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为什么《智子之心》拍出了“智障之心”的味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部剧出现还是反映出了台湾一部分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即中国人身份认同,存在严重的身份迷失和焦虑。台湾这样的身份迷失与焦虑,其实与台湾百年来社会发展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自成一体的部族社会或封闭性宗法社会,姓氏、血缘、性别等共同构成了牢固不变的身份认同机制,只有在少数的改朝换地或者异族入侵的时候,才有这方面的迷失。而台湾恰恰经历过这样的时期。

殖民统治对台湾人身份认同的影响

台湾建省可以说是一次中国人身份构建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在1895年之后被打断。1895年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后占领台湾,一直延续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撤出台湾。刚刚与大陆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就被拦腰斩断,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为台湾奠定下了悲情的底色,也导致了台湾在身份认同上,处于长久的迷失与焦虑状态。

日本对于台湾的统治有着长期的规划,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对台湾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殖民统治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尤其是文化上的殖民政策,比如在学校进行日语奴化教育,日语作为台湾的第一语言等等,因此殖民经验尤其是日本文化,成为台湾人民心中心理结构中一个很难抹去的记忆。

台湾人在殖民时期的身份混乱在抗日战争期间体现得十分明显,一些坚持自己中国人身份的台湾人一直坚持反对日本的殖民统治,而另外一些则因为日本的文化同化而成为“皇民”,尽管只是二等“皇民”。他们也被要求参与日本对华侵略,这些日本台湾兵尽管身体里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但却为日本的战争牺牲。甚至于他们“牺牲”之后,也“享受”了在靖国神社合祀的日本兵待遇。

两蒋威权影响台湾人对祖国的观感

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然而国民党在大陆迅速失败,1949年败退台湾。国民党威权统治期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至少在文化上完成了台湾人的“中国人”身份构建。然而两个矛盾的出现,让这种身份构建的基础并不牢靠,一个国共之间的矛盾,台湾与大陆始终处于对峙状态,一边强调“中国人”身份,一边又视对方,而且中华文化主体地区为敌人。

另一个矛盾则是族群矛盾,随着国民党败走台湾,带去了120多万军民(因统计问题,目前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据大部分研究者的统计,总数都在100万以上,最多者估算达300万)。而当时全台湾人口也只有937万,占比13%左右。这对于本来就面积狭小、山多地少、资源紧张的台湾岛来说,无疑骤然增加了巨大的负担。这时候,就有人外省人和本省人的争夺有限生存资源的各种矛盾。

长期占据着党政等权力机关的,绝大多数都是国民党带来的外省人,本省人逐渐被边缘化,还要忍受着他们的压迫。而且像军人和军眷聚居的“眷村”,在一段时间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更加让本省人排斥这些后来者,有些极端的人甚至还由此怀念起来日本侵略者的“好”来。

国共矛盾让台湾离中华文化的核心地带越来越远,在文化上逐渐被美日影响,社会上弥漫着亲日亲美的风气,文化认同出现危机。而族群矛盾则让台湾内部的中国人身份构建出现问题。本省人遗留下来的殖民痕迹,让多年和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的军政人士极为反感,外省人则在蒋介石的“反攻大陆”的灌输下,一直自欺地认为很快可以返回大陆,对台湾这个蛮荒之地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这些矛盾加剧了让台湾民众产生身份认同的混乱。

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岸开放探亲,是台湾“中国人”身份构建的重要推动力,1992年两岸确立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亲日派李登辉上台执政,直至后来他成为台独分子,成为了所谓的“台独教父”,再次加剧了台湾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身份认同的迷茫和焦虑之中。

表达自由边界的模糊及被滥用

而如今,台湾两党乱斗,族群矛盾成为相互攻讦的话题。民进党作为台独党派,坚持去中国化政策,限制两岸交流,强化所谓台湾主体意识。而国民党则一直在两岸问题上缩手缩脚,进不敢强调“中国人”身份,怕被民进党政治追打,退又不敢力主“台湾人”意识,怕与大陆撕破脸皮。

从社会文化上,台湾目前就是一个大杂烩:日本殖民50年遗留的“东洋风”、战后驻台美军带来的“西洋风”、新移民带来的“大陆风”与“香港风”、加上民间原住民的“本土风”,杂糅一处。在所谓表达自由下,各种观点和立场满天飞,媚日的,亲美的,偏蓝的,偏绿的,统一的,独立的,忽视了基本的价值观。

日本的侵略战争,是有历史定论的,这是不可否认的,《智子之心》为法西斯“美白”,违背言论自由的基本价值,就跟德国一样,再自由的言论,也无法为纳粹辩白。1979年,西德联邦法院的一项判决首次严格界定“言论自由”原则,其中宣传纳粹思想被视为“言论自由”的例外事项。1994年5月,德国联邦议会加重“煽动罪”定罪程度,凡在公开场合宣传、不承认或者淡化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人,最高将面临5年监禁。德国宪法规定,不准以任何形式宣传纳粹思想,严禁使用纳粹标志。德国如此彻底地与纳粹切割,只是因为纳粹的行径违背了人类社会最基础的价值观念,无关国家,无关种族,无关政治,是人类社会都应该反对的罪行。

而与《智子之心》这样历史观混乱的影视作品相反,台湾社会也同时有一股力量在坚持正确的历史态度,推动“中国人”的身份构建,高金素梅领导的台湾“讨回祖灵”行动就是其中代表。台湾“讨回祖灵”行动要求日本靖国神社停止合祀并归还祖先“高砂义勇队”的亡灵,这些为日本作战的台湾兵并不是日本人,他们的祖国不是日本,亡灵不应该在靖国神社内。他们是殖民的牺牲品,是日本殖民台湾罪恶的象征,而不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将台湾“中国人”身份构建的历史源流推到殖民统治时期。

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不管是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和民族来说,都是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的。

社会学家汉斯·莫尔在《认同与神圣》一书中认为,人对于一种牢固的可靠的身份有着一种抑制不住的需要。身份认同是一个群体保持基本的社会规范与文化传统的基石,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的迷失,每一个台湾人才能清晰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人生终极命题。

作者

张天潘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大数据“杀熟”,物价部门要尽早

大数据“杀熟”的可恨之处还在于,它可以实现“一人一价”的完全价格歧视。因为对于平台给出的价格,消费者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