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商丘睢县高级中学食堂内,因板凳被撤,学生们排队买饭后只能站着就餐。该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称,此举是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提高学生就餐效率,以便节约时间去学习,“下一步,还将给学生划好指定位置,就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吃。一般来讲,吃个饭花10分钟就好了。”(8月27日上游新闻)
为提高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该校的管理者可谓绞尽脑汁,竟使出了近乎旁门左道的奇葩招数。让学生站着吃饭,也许能提高就餐效率,但能否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就另当别论了,适得其反也未可知。明明是拍脑袋拍出的馊主意,还奉为“先进经验”,如此利令智昏,实在是贻笑大方。
食堂餐桌是按照学生坐着吃饭的比例设计的,把凳子撤掉,餐桌显得太矮,站着吃饭不仅不方便,而且显得很滑稽。这种情况下,学生吃饭就成了纯粹填肚子,吃饱只能走人,想坐下喘口气都是奢望。学生吃饭速度快是快了,但节约出来这点时间,对学生成绩提升有多大帮助?饭都吃不好,学生怎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专家称,站着吃饭对身体不好,因为吃饭太快不易消化,长此以往可能会引发消化上的慢性病。据报道,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身体找学校交涉,而校方坚持让学生站着吃。但事实上,让学生站着吃饭的荒唐之处,主要还不在于学生健康问题,而是学校管理者“病急乱投医”,把一个个活生生的高中生当成了冰冷的分数机器。
在成绩问题上,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等各方的诉求和利益基本一致,即提高分数,考个好大学。学校管理者煞费苦心提高学生成绩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要尊重学生、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生搬硬套,否则可能事与愿违。学校让学生吃得好点、舒服些,或老师用心提高点课堂效率,其效果远胜于撤凳子。
让学生站着吃饭究竟是哪门子“先进经验”?据传是高考“神校”衡水中学的做法。但有衡水同学称,衡中也是坐着吃饭。另外,针对“学生吃饭只给4分钟”的传言,衡水中学曾公开澄清说,学生吃饭是40分钟,因为各年级错时吃饭,开始吃饭的时间相隔4分钟,引起了误会。对作息时间要求极为苛刻的衡中,尚能留40分钟吃饭时间,睢县高级中学仅留10分钟,谈什么“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