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护中发展与发展中保护相得益彰
评论
评论 > 最新评论 > 正文

让保护中发展与发展中保护相得益彰

本报评论员 金雨红

今日社评

《规划》将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三大任务有机统筹起来,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强调细化了民生工程和民生改善的相关举措,一方面解决现有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指明未来的发展目标。老城保护和民生改善有机结合统筹兼顾,“在保护中发展”与“在发展中保护” 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12月30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草案)(简称《规划》)正式向社会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建议。《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提高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的能力水平,建设优良政务环境;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建设弘扬中华文明的典范地区;推动精治、共治、法治,建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

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课题,《规划》编制凸显了突出中央政务功能保障、突出民生改善、突出老城整体保护、突出非首都功能疏解、突出街区保护更新等特点。《规划》将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三大任务有机统筹起来,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强调细化了民生工程和民生改善的相关举措,一方面解决现有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指明未来的发展目标。老城保护和民生改善有机结合统筹兼顾,充分体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相互支撑而相得益彰。

落实落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明确适度提高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比重,提高居住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其中,大幅提高公共空间规模和服务能力,公共空间面积占比由现状34.4%提高到38.9%,社区-街区-街道三级公共服务生活圈将补充完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就近使用需求。《规划》贯彻共建共享理念,鼓励基层公共服务因地制宜,促进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分时共享,将为居民提供和完善更有特色、有内涵、有温度的现代化公共服务。

《规划》要求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切实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北京一些平房区和老旧小区原来的居住环境较拥挤,基础设施较弱,《规划》提出完善平房院落储藏、厨房、卫浴、采光等功能,推进老旧小区申请制、订单制改造,并创新资金技术保障。这些举措将推动物业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幸福和谐家园,提升城区老街坊、老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标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规划》还提出建设精品市政,完善应急体系,增强城市防灾能力,建立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健步悦骑、绿色出行,身处繁华闹市而又别有洞天,“老街坊”在街区内也能过上现代、时髦的都市生活,当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题中之意。

此次《规划》公示方式别有新意,除在“主展厅”进行法定公示之外,东、西两城区32个街道还分别设置了32个“微展厅”,展示辖区内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街区建设、整治工作的有关情况,小而灵活,针对性强。公众可以在“家门口”就切身利益直接提出意见建议,参与感强,这也是北京市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一项新探索。

北京老城本是“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在老城的两轴、四重城廓、棋盘路网、六海八水、九坛八庙的文化底蕴之上,《规划》又向我们展示了新北京未来的模样。两轴、一城、一环是她的空间结构,平缓开阔、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是她的形象,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是她的发展目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历史文脉与时代新风交相辉映。2019年末,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一幅和谐宁静、雅韵东方的北京人居画卷正向我们徐徐展开,让人充满无限的想象与期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