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十年启示③:贫富差距亟需弥合

作者:聂日明
2017.08.19

断层线的裂缝没有弥补,美国的复苏就很难惠及到底层阶级,压制住了次贷危机,危机也会以其他形式爆发。

“银行随随便便地放贷”,“没有人想过,如果借贷人停止偿债会有怎样的后果”。美联储主席耶伦最近回忆,10年前的次贷危机是如何产生的。当年她担任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

2007年8月初,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与次贷有关的公司、金融产品陆续宣布破产或巨幅亏损,带动了全球股市连续多次暴跌。8月末,就如何应对次贷危机,美国总统首次提出解决方案,但大家还没有意识到次贷危机的严重程度。到2008年,全球方才明白,这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

一般认为,次贷危机的根源是美国的金融机构将住房按揭贷款贷给了不合格的借款人(次级贷款等),在房价上涨和利率较低的周期内,借款人尚可以按期还款,但21世纪初,美联储连续加息,美国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次级贷款的违约率迅速提高。

次级贷款质量的下降,累及将次级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持有这些产品的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相继陷入困境,危机向其他领域扩散。

视野限于此,金融危机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冲击,让绩劣的金融机构出局,经济便可触底反弹,强化金融监管,提高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透明度、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等,便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韧性,避免下一次金融危机。

问题没那么简单。次贷危机自发生到今天,正好十年。美国失业率已经达到危机以来的最低点,通胀回升、经济复苏,美联储启动加息进程、开始讨论美联储的“缩表”,数据上看,美国已经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但当前的美国社会又是史无前例的撕裂,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是标志性的事件。8月11日晚,在弗吉尼亚大学附近,拥护白人至上主义的民众与反对种族优越主义的民众发生冲突,其间甚至出现了与纳粹相关的口号。

所有这些现象的背后都直指美国日益恶化的收入不平等。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新兴市场国家的劳动力抢了发达国家的就业机会,美国出现了结构性失业的现象;在IT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知识资本的价值急剧上升,在收入分配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分层的主要动力,加剧了收入差距。

据皮尤的调查,以收入作为划分手段,1999年,美国下层、中层与上层阶级的比例分别为28%、55%和17%,到2014年,比例则变为29%、51%和20%,前1%家庭的总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快速上升,而中产阶级的收入在降低。美国传统的橄榄型社会(两头小,中间大)逐渐解体,向M型社会(两头大,中间小)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传统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多数美国白人的利益是受损的,他们也因此而反移民、反全球化、反平权政策、反华尔街、主张美国优先。

正是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美国的政客才会着力推动宽松的房贷政策,让低收入阶层买得起房,才会有房地产泡沫及其泡沫后的危机。这也就是前IMF首席经济学家拉詹提出的第一条“断层线”(地壳岩石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本身的强度后,就会发生断裂,出现断层。地震往往沿着断层线发生)。这条断层线的裂缝没有弥补,美国的复苏就很难惠及到底层阶级,压制住了次贷危机,危机也会以其他形式爆发。

当今世界,断层线无处不在。在欧洲,统一的货币、各自为政的财政越来越受到挑战;在出口导向的国家,拥有持续经常账户赤字的进口国和为这种赤字提供融资的新兴国家之间的平衡总是艰难,这曾经是纳粹兴起的重要基础。这些都抑制了经济的复苏,各个国家陷在自己的泥淖中,无法跳出来。

现在美国量化宽松(QE)退出,美元加息,货币紧缩、利率上升,历史经验显示,每一轮美元加息的周期,新兴市场都要承受金融危机的压力。中国要避免危机,必须要降低负债率、去杠杆,否则就要承受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这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备受海内外各界关注。这只是一个开始,要防范潜在的风险,中国还要有更多努力。(作者聂日明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凤凰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