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十年启示④:预期管理,稳定之锚

作者:相均泳
2017.08.19

改变信息的不对称,进而提高政策制定透明度,要建立与市场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使市场信息及时传递到决策层和预期管理的主体,进而在政策中及时反映市场行情和变化。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酵,并最终引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

在危机中,美国通过预期管理基本实现了货币政策保持在市场预期之内,基本实现了货币政策目标,进而实现了经济整体稳健复苏。随后,预期管理逐渐成为各国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并日益成为一种政策手段。

通过梳理文件不难发现,预期管理在我国的重视度不断提升。

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预期管理的重要性。2016年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着重强调了经济预期管理的重要性。2017年7月中旬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中国将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今年7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如何学习发达国家预期管理的经验并吸取相关教训,积极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预期管理机制,是我国预期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把预期管理看成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将会严重制约预期目标的实现。大力推进预期管理,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宏观调控的效力,减少各种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负外部性,不断凝聚共识,并最终形成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合力。可以说,有效的预期管理,是稳定之锚。

其次,要把科学有效的量化指标引入预期管理。以简单、明确和易懂的原则确定相关政策目标的指标;并以经济增长模型和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状况为依托,设置符合我国国情的宏观政策前瞻性指标;以此来提高预期针对性并引导微观主体形成合理的经济行为。

再次,要把市场沟通和协调机制建设作为预期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美是预期推动危机深化扩散的前提。而加强信息披露、建立市场沟通和协调机制实现预期管理,甚至防止危机爆发和蔓延的重要手段。

我国受传统经济思维等因素影响,政府与市场沟通不足,从而影响到政策实施效力。改变信息的不对称,进而提高政策制定透明度,要建立与市场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使市场信息及时传递到决策层和预期管理的主体,进而在政策中及时反映市场行情和变化。

最后,要强化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确保金融稳定。稳步推进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建设,并积极创新监管模式,引入大数据、金融科技等新技术提升监管效率和水平;同时,不断增强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协调性,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者相均泳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凤凰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