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⑦:公共政策兜底,确保扶贫最终胜利

作者:谭智心
2017.10.17

一些通过政府帮扶实现了转移就业、出棚进楼,告别城中村、告别蜗居之后的贫困人口,不仅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在就业、就学、养老等方面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10月12日,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这样形容中国减少贫困人口取得的成绩。

十八大以来,中央将扶贫攻坚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以“精准扶贫”为指导思想的脱贫攻坚战,让中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迅速下降。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累计减少5564万人。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2012年,中国这一比例为10.2%。2011年至2014年,中国每年农村脱贫人口分别为4329万、2339万、1650万、1232万。逐年递减的数字说明,越往后越是难啃的“骨头”。

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中西部贫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此外,一些通过政府帮扶实现了转移就业、出棚进楼,告别城中村、告别蜗居之后的贫困人口,不仅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在就业、就学、养老等方面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构建贫困人口脱贫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兜底作用。

就医方面,要探索贫困人口大病保障机制。罹患大病的医疗费用支出是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政府应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加大健康扶贫的政策供给,逐步实现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项医保制度全覆盖,积极探索创新针对贫困人口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鼓励社会救助资金加大对健康扶贫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

就业方面,要促进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就业。促进就业是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进城务工的贫困人口就业质量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突出;有些实现本地就业或自己创业的贫困人口又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就业风险。所以,针对贫困人口建立就业兜底保障制度尤为重要。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切实维护已就业贫困劳动力的劳动者权益,完善就业失业保险待遇,建立再就业帮扶制度,提升贫困人口就业的稳定性。

就学方面,要确保每个适龄学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对于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子女上学问题,政府财政要发挥兜底保障功能,资金要向这些地区和家庭倾斜,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给予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减免学杂费的特殊政策,让公共教育的阳光普照中国大地每一个角落。

养老方面,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确保老有所依。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农村贫困家庭或是特殊保障的老人养老更是无人问津。针对此类问题,公共政策要跟上,社保、扶贫等相关部门应整合资源,专门为贫困老人提供养老方面的制度供给,如建立公共养老机构,探索创新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模式,鼓励社会爱心人士捐助,切实提升养老公共服务质量,确保贫困老人老有所依。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统筹兼顾、步调一致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被称为“史上最高规格”的扶贫会,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一把手向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脱贫军令状”。这充分突显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具有的政策执行力的优势,也意味着政府的公共政策将主导此次扶贫攻坚战的全过程。

面对中国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政策兜底和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者谭智心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副研究员)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凤凰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