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应尽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作者:于平
2017.09.07

对于无痛分娩的益处,卫生部门也没有积极推广,以至于大多数人只知有顺产和剖腹产,根本都不知道有“无痛分娩”的存在。

榆林市“产妇马茸茸跳楼事件”依然在持续发酵,虽然真相未明,无法断定涉事医院和产妇家属谁是谁非,但可以确定的是,直接导致产妇跳楼的,正是临产之痛。也因此,无痛分娩成为此次事件中又一关键词,引起广泛讨论,许多女性都晒出了自己在分娩时的刻骨体验。

在中国,只有不到1%产妇能享受到无痛分娩,而在欧美等国,这个数字则在80%以上。女性在自然分娩过程,遭遇剧烈的疼痛,然而,这在许多国人眼里是认为是正常的,也是必需承受的。

从安全性来说,无痛分娩所用的麻药剂量比剖腹产要低很多,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无痛分娩在发达国家推行了上百年了,是个非常成熟的技术。如今在美国,无论乡镇小医院还是城市大医院,都能提供无痛分娩服务。可为何在中国,无痛分娩一直难以推广?

其中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无痛分娩并没有被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无痛分娩医保并不报销,许多医院的产科没有设置麻醉医师。对于无痛分娩的益处,卫生部门也没有积极推广,以至于大多数人只知有顺产和剖腹产,根本都不知道有“无痛分娩”的存在。

其次,无痛分娩需要一个麻醉师对产妇全程监护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此外,镇痛后,宫缩不好,使产程变慢,还要进行额外干预,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这些医疗成本都不菲。但是依照目前收费标准,公立医院只能收患者两三百元的费用,成本与收入的严重倒挂,自然使得医院对无痛分娩敬而远之。

其三,推广无痛分娩,需要大量的麻醉医师。但在我国,医院麻醉医师数量一直紧缺,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临床质量。在许多医院,麻醉师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麻醉师在工作期间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再增加无痛分娩的工作,对麻醉师们而言实在是雪上加霜。

可见,无痛分娩长期遇冷,背后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长期“欠账”,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过窄,到医疗服务定价不合理,医疗人才培养的供给不足,等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让产妇有尊严地生产”难以成为可能。

公允而言,国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如今中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如纳入医保的病种和药品在逐年增加,医生技能收入也有大幅度提高。但总体而言,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公共卫生服务依然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

以医生技能收入为例,在美国,麻醉师收入排名数一数二的职业,但在我国,许多医院,尤其是中小医院,麻醉师的地位和收入都比较低。江苏某医院麻醉科医生曾在网上自曝,自己加班费才5元一小时。麻醉师的工作不仅是“打一针”而已,其在手术中其实承担着核心角色,这样的地位和收入如何能吸引人才的加入,确保给患者以高水平的服务?

针对产妇跳楼事件,最新消息说,国家卫计委已作出回应,承诺将认真调查,严肃处理。但作为最高卫生行政部门,在查出此事真相之外,更需回应公众的进一步关切,将无痛分娩尽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要求,为孕产妇提供优质的住院分娩服务。而积极运用现代医学手段,降低孕产妇的生育痛苦,理当是“优质服务”的应有之义。卫生部门不能只是简单考核医院的顺产率,而应对于产妇的疼痛进行分级考评。减轻顺产的痛楚,能大大提高顺产的接受度,这对于降低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可以说至关重要。

明明有无痛分娩这一成熟技术,却仍然让产妇无助地经受地狱般的煎熬,让医院产房里回响着撕心裂肺的哭号,甚至酿成产妇跳楼的人间惨剧。这是医学的悲哀,也是公共卫生服务之耻。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藉此事,倘若能够加快无痛分娩的普及,减轻产妇的苦痛,保全身为中国母亲的尊严,这,也算是对马茸茸在天之灵的一份告慰吧。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凤凰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