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态体制改革来保证“天蓝水清”

作者:于平
2018.03.05

生态保护,要打大规模攻坚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更需要健全的制度体系提供支撑,实现从源头、过程到后果的全过程管理。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表示,五年来,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制定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并取得扎实成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短短几年里,中国的生态保护取得傲人的成就,确实令世人刮目相看。然而,这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其实得来不易,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它靠的是“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

大气治污,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从“雾霾重重”到“蓝天刷屏”,背后是环保执法的铁腕,是天空地一体化的严密监督。过去的2017年,是环保执法力度最大的一年,环保部门重点对“2+26”城市开展了“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涉及6.2万家。

水污染治理也是同样,河湖水质明显改善的背后,是消灭黑臭水体的工作快速推进。继2016年“河长制”之后,2018年“湖长制”也开始全面推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全面建立,海洋环保执法一改疲软状态,促使海洋生态环境局部明显改善。

土壤保卫战的全面打响,在“防治控”三位一体之下,重金属污染防控力度不断加大,涉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不断减少。毒地治理,举报重奖、终生追责等相关监管制度确立。大力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和农用地轮换休养生息,捍卫耕地生态安全。

在推进生态保护中,中央环保督查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各地的督察中,督查组“不留情面”,专啃地方环保“硬骨头”。中央督查组已实现对31个省份的全覆盖,仅2017年的问责人数就超过1万人。而且督察从查企到督政,力度和级别不断加码,将矛头对向省级党委政府。

中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也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治本良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去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过剩产能,加速引导供给侧要素配置调整,使得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受到严格限制。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数字,透露出绿色发展的新信号。

当然,生态保护,要打大规模攻坚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更需要健全的制度体系提供支撑,实现从源头、过程到后果的全过程管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加有效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建立“国家公园”的探索,我们已开始打破交叉重叠、碎片化的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格局,实现对生态系统的一体保护。未来,不仅要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还需要健全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起高效有力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正在破冰,腾格里沙漠排污案,相关责任人被判罚5.69亿元,天价赔偿,将成为生态治理的常态。除了政府要当好自然环境的守门人,积极向污染者索偿之外,今后如何进一步激活民间力量参与公益诉讼,打破民间参与公益诉讼的种种羁绊,也要尽快提上日程。

生态环保问题牵动民心,关乎民众生活品质。过去的几年,政府的不懈努力,使得民众环境“获得感”大大提升。只要持之以恒,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必然计日可期。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凤凰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