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锁定竖排方向

 

​​​​高见之书九月(上):纠结在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

网友评论 ( 0) 2017.9.18 第127期

 编者按: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为了寻找高品质的阅读体现,凤凰评论推出“高见之书”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对新书的爬梳,大浪淘沙,遴选出优秀的书籍,推介给读者,为泛娱乐时代的深阅读提供指引。此为第十一期,凤凰网主笔张弘整理。

聚焦:

《BBC看俄罗斯:铁血之国千年史》

作者:马丁·西克史密斯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2017年7月

马丁:纠结在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

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后,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写道:

不羁的命运之手,

此时带您至此,

让您领略这狂欢一刻!

让您见证人类的魄力!

您如置身天堂,

从上帝的圣杯中,

啜饮长生之美酒。

1991年8月19日,星期一的早晨,我突然明白了诗人想表达的感受。

过去三年,我一直做BBC驻莫斯科的通讯记者,我感受到不寻常的事就要发生。但是当消息传来时,我却一时心跳停止。那天广播和电视播放了这样的新闻: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十几位苏共党政领导组成的“国家紧急委员会”,发起对戈尔巴乔夫“反党亡苏阴谋”的反击。广播员说:“苏联重整旗鼓,大展雄风的时刻到了,由于戈尔巴乔夫身体状况不佳,‘国家紧急委员会’将接管他的职务。”

强硬派发起的政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记得我冲到街上,看到一队队坦克沿着宽阔的大道向克里姆林宫进发。戈尔巴乔夫被软禁,政变领导人现在就要接管国家事务。这样的场景真令人忐忑不安。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局势发生了变化。俄国的普通民众挡在路当中,不让坦克车过去。因为坚决地捍卫民主,一些人被枪杀,一些人被碾成齑粉。戈尔巴乔夫被软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从后面爬上坦克车,用实际行动抗议可耻的政变。两天两夜,叶利钦坚守“白宫”,静待政变者的袭击。8月发生的这一戏剧性事件解决了苏联改革派和强硬派的矛盾。在公众一致谴责的舆论压力下,强硬派屈服了。政变失败,其领导人被抓,苏联解体。

如果想梳理清俄罗斯过去20年的历史演变,我们就必须对俄罗斯千年的历史有个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俄罗斯是欧洲的原始状态。这种观点颠倒了主次。俄罗斯向往西方的民主、法制,但同时俄罗斯民族骨子里有种对无上权力的崇拜,有种与生俱来的占有欲。

俄罗斯的历史总逃不开专制铁腕统治。虽然这样给俄罗斯的历史下结论也许有些武断,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样的结论在俄罗斯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被验证。从最早的统治者留里克和奥列格,到伊凡雷帝和彼得大帝,他们一次次地宣称:俄国地域辽阔,权力下放根本不适合。只有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才能将俄国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才能维持各民族间的基本秩序。这一论调,从十八九世纪的沙皇到21世纪的普京,都曾说过。

丘吉尔曾经无奈地评说俄国变幻莫测的形势,就像“包裹在重重迷雾中的一个谜”。这也是不想费脑筋理解这个复杂大国的西方人普遍的看法。但是一旦我们抓住俄罗斯历史的规律,我们就能理解它风云变幻的行为。它是东西方思想不断冲突的产物,这种碰撞困扰了几个世纪的艺术家、作家、政治家以及思想家。

亚历山大•勃洛克曾经痛苦地思考“我们是西塞亚人,还是亚洲人”这个问题。他谈到俄罗斯努力地维护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但是西方人却觉得俄罗斯人骨子里的野蛮本性,和西方人不符。

是的,我们是西塞亚人!

我们也是亚洲人,

有着斜睨的眼神,

透出贪婪的目光!

……我们也是顺从的仆人,

在中西方斡旋,

在蒙古和欧洲间纠结!

时而欢腾如野马驰骋,

时而忧郁似酒入愁肠,

俄罗斯就是凝望世界的斯芬克斯,

爱恨交织,难分难解。

巴黎的林荫大道,

威尼斯的小桥流水,

柠檬园的果香,

科隆若隐若现的纪念碑。

透过蛮荒的灌木丛,

想着镜中的东方面孔,

默默在西方的宴会上,

退居一隅,半晌无言。

从许多俄罗斯人脸上,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交融的痕迹,如列宁典型的东方细眼睛。到底俄罗斯属于西方世界,还是东方的成分更多?到底是拥抱西方式的自由民主,还是实行蒙古金帐汗国的专制统治?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人们普遍感到:俄罗斯位于欧洲却不属于欧洲。

写作这部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我1991年目睹的事件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分析探讨,着重指出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个转折点,那些“不羁的命运”将它在东西方世界推来推去的时刻。

我不想做什么价值判断,也不想老套地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的选择更合适。但是我想知道:为什么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俄罗斯做了这样的选择?是什么原因让它做了这样的选择?有没有一瞬间它可能就走上了另一条路?暂且抛去当代权威的论断,俄罗斯可不可能融入西方人的世界?

——摘自本书引言

 

本期推荐

《鱼王》

作者: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长篇小说《鱼王》是阿斯塔菲耶夫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王小波赞誉其为俄罗斯当代文学良知,屠格涅夫之后的自然主义传世杰作。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关于生活的沉思。荒凉苦寒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大自然尽显壮美广袤富饶之地,人类的足迹在其间虽如雪泥鸿爪,却又带着生命不息的尊严。这些篇章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显示了独特的风格,淡化情节,描写细腻鲜活,“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抒情散文、道德议论为一体”(王小波),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显露出连贯的内容和意象,犹如不经意穿成的一串珍珠,每一颗都以其自身的美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鱼王》写作时为十三篇,其中《没心没肺》一篇在1975年首次出版时未能收入,此后的汉语译本皆因袭此删节版。本次由俄语翻译家张冰将该篇翻译补入,首次呈现这部杰作的全貌。

点评:俄罗斯盛行文学中心主义, 小说中融进各种议论、抒情和真实事件,本书可谓代表。

《国粹:人文传承书》

作者:王充闾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国粹是一个国家特有的民族精髓、文化特质、人生价值、生活理念,它是一个民族在物质、精神、思想方面对人类的重要贡献,而这种贡献又是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并一直在现代生活中继续发展的。

散文作家王充闾的《国粹:人文传承书》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它以优美的散文阐释中国人文传统、讲述中华五千年波澜起伏的往事,通过对先祖、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传统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化特有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领悟日常的安生立命之道、斯文优雅的人生理念、生存处世的生活智慧,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和自豪,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当代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本书把人文传统与优雅汉语完美结合,富有诗情画意又极具激活力,让我们在守住中华国粹的同时,又能在当今世界明辨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拥有一颗永远的中国心。

点评:作为一本历史散文集,书中贯穿着明确的人本主义精神,作者的写作姿态值得嘉许。

《英国宪政王权论稿》

作者:孟广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7年4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系统梳理了一个多世纪西方相关的学术史,在批判借鉴西方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南,运用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对中世纪后期英国王权的政治基础、时代属性与权力运作以及观念反映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量,其中对《大宪章》的历史底蕴、贵族阶层的政治行为与诉求、议会和王权的关系、王位和王朝鼎革事件的性质、“有限王权”的政治理想都给予了新的解读与诠释。由此出发,该*还对西方史学界“辉格模式”的宪政主义观点予以辨析和质疑,进而提出在政治史领域将“思想中的政治”、“制度中的政治”与“实际发生的政治”结合起来作系统、辩证研究的新理路。

点评:英国是现代化的发源地,英国宪政是重要因素。本书为读者理解英国宪政史提供了新的历史认知。

“文学回忆录丛书”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荐指数:★★★

《张炜文学回忆录》:本书以自传形式,记录了有名作家张炜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文学成长历程。作者以平实而内蕴深厚的语言,展现了怀有梦想的文学家不懈追寻,充满奇遇的文学成长历程。怀有文学梦的青年掮着背囊,在山区和平原间游走,居无定所。这幅极具浪漫和古典主义色彩的画面,就是张炜少年到青年求学历程的写照。

《王跃文文学回忆录》:本书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王跃文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关怀,也有对历史的省思、对原乡故土的深情回望。体裁有对话,有回忆,有随笔,有创作谈和序跋等,是一部沉甸甸的“文学回忆录”。30年创作心路历程,在书中一览无遗。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本书是一部一个人的文学史。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改革文学”代表人物、著名作家蒋子龙首度回首半生,向读者讲述一个惊喜和意外迭出的时代和文坛,讲述一种人与文互相缠绕的宿命。 全书共分“文学与事件”“记忆与议论”“创作与反思”“交流与反思”四章,在对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作家命运、写作、事件、现象的回忆中,揭示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幻象。

《残雪文学回忆录》: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残雪的文学回忆代表作。《残雪文学回忆录》叙事风格,有点点滴滴的回忆,有灵动的随笔,有随心所欲的创作谈,有坦诚的对话访谈。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本书收集了刘心武回忆自己家世、出身、成长、求学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一组文章,记录了他在文学路上的成长故事,真实还原了其从青涩到成熟的创作历程,体现了他对文学的认识和感悟。

点评:文学回忆录的品质,有赖于作家对巴金先生“说真话”的认识程度和坚持说真话的勇气,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九月的十三天》

作者:劳伦斯·莱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9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1978年,美国、埃及和以色列三国首脑在戴维营中度过了13天,艰苦地达成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的和平协议,这份和平协议迄今仍然是中东冲突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外交成就。莱特精彩地描述了这些会谈,将历史、政治与三个冲突的人格之间发生的引人入胜的戏剧融为一体,写成了这个充满阴谋转折和黑色幽默的故事。

本书由三个层次的故事组成。为期十三天的戴维营峰会是本书的主干;在那之下的,实际是参加戴维营峰会那些卓越人物眼中的当代中东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人造就了这一历史;最底层的,则是犹太律法、圣经和古兰经所体现的宗教信仰。在戴维营实现和平的努力,是当代生活中宗教持续发挥着作用的证明:宗教不仅可以塑造历史,而且也使得人们难以抛弃那些不断把社会带入冲突的神话观念。

点评:达成和平和谅解,通常意味着谈判者的妥协和让步,其中通常充满曲折坎坷。

责编:傅斯鸿 PN134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