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为了寻找高品质的阅读体现,凤凰评论推出“高见之书”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对新书的爬梳,大浪淘沙,遴选出优秀的书籍,推介给读者,为泛娱乐时代的深阅读提供指引。此为第十一期,凤凰网主笔张弘整理。
聚焦:
《BBC看俄罗斯:铁血之国千年史》
作者:马丁·西克史密斯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2017年7月
马丁:纠结在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
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后,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写道:
不羁的命运之手,
此时带您至此,
让您领略这狂欢一刻!
让您见证人类的魄力!
您如置身天堂,
从上帝的圣杯中,
啜饮长生之美酒。
1991年8月19日,星期一的早晨,我突然明白了诗人想表达的感受。
过去三年,我一直做BBC驻莫斯科的通讯记者,我感受到不寻常的事就要发生。但是当消息传来时,我却一时心跳停止。那天广播和电视播放了这样的新闻: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十几位苏共党政领导组成的“国家紧急委员会”,发起对戈尔巴乔夫“反党亡苏阴谋”的反击。广播员说:“苏联重整旗鼓,大展雄风的时刻到了,由于戈尔巴乔夫身体状况不佳,‘国家紧急委员会’将接管他的职务。”
强硬派发起的政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记得我冲到街上,看到一队队坦克沿着宽阔的大道向克里姆林宫进发。戈尔巴乔夫被软禁,政变领导人现在就要接管国家事务。这样的场景真令人忐忑不安。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局势发生了变化。俄国的普通民众挡在路当中,不让坦克车过去。因为坚决地捍卫民主,一些人被枪杀,一些人被碾成齑粉。戈尔巴乔夫被软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从后面爬上坦克车,用实际行动抗议可耻的政变。两天两夜,叶利钦坚守“白宫”,静待政变者的袭击。8月发生的这一戏剧性事件解决了苏联改革派和强硬派的矛盾。在公众一致谴责的舆论压力下,强硬派屈服了。政变失败,其领导人被抓,苏联解体。
如果想梳理清俄罗斯过去20年的历史演变,我们就必须对俄罗斯千年的历史有个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俄罗斯是欧洲的原始状态。这种观点颠倒了主次。俄罗斯向往西方的民主、法制,但同时俄罗斯民族骨子里有种对无上权力的崇拜,有种与生俱来的占有欲。
俄罗斯的历史总逃不开专制铁腕统治。虽然这样给俄罗斯的历史下结论也许有些武断,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样的结论在俄罗斯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被验证。从最早的统治者留里克和奥列格,到伊凡雷帝和彼得大帝,他们一次次地宣称:俄国地域辽阔,权力下放根本不适合。只有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才能将俄国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才能维持各民族间的基本秩序。这一论调,从十八九世纪的沙皇到21世纪的普京,都曾说过。
丘吉尔曾经无奈地评说俄国变幻莫测的形势,就像“包裹在重重迷雾中的一个谜”。这也是不想费脑筋理解这个复杂大国的西方人普遍的看法。但是一旦我们抓住俄罗斯历史的规律,我们就能理解它风云变幻的行为。它是东西方思想不断冲突的产物,这种碰撞困扰了几个世纪的艺术家、作家、政治家以及思想家。
亚历山大•勃洛克曾经痛苦地思考“我们是西塞亚人,还是亚洲人”这个问题。他谈到俄罗斯努力地维护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但是西方人却觉得俄罗斯人骨子里的野蛮本性,和西方人不符。
是的,我们是西塞亚人!
我们也是亚洲人,
有着斜睨的眼神,
透出贪婪的目光!
……我们也是顺从的仆人,
在中西方斡旋,
在蒙古和欧洲间纠结!
时而欢腾如野马驰骋,
时而忧郁似酒入愁肠,
俄罗斯就是凝望世界的斯芬克斯,
爱恨交织,难分难解。
巴黎的林荫大道,
威尼斯的小桥流水,
柠檬园的果香,
科隆若隐若现的纪念碑。
透过蛮荒的灌木丛,
想着镜中的东方面孔,
默默在西方的宴会上,
退居一隅,半晌无言。
从许多俄罗斯人脸上,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交融的痕迹,如列宁典型的东方细眼睛。到底俄罗斯属于西方世界,还是东方的成分更多?到底是拥抱西方式的自由民主,还是实行蒙古金帐汗国的专制统治?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人们普遍感到:俄罗斯位于欧洲却不属于欧洲。
写作这部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我1991年目睹的事件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分析探讨,着重指出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个转折点,那些“不羁的命运”将它在东西方世界推来推去的时刻。
我不想做什么价值判断,也不想老套地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的选择更合适。但是我想知道:为什么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俄罗斯做了这样的选择?是什么原因让它做了这样的选择?有没有一瞬间它可能就走上了另一条路?暂且抛去当代权威的论断,俄罗斯可不可能融入西方人的世界?
——摘自本书引言
本期推荐
《鱼王》
作者: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长篇小说《鱼王》是阿斯塔菲耶夫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王小波赞誉其为俄罗斯当代文学良知,屠格涅夫之后的自然主义传世杰作。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关于生活的沉思。荒凉苦寒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大自然尽显壮美广袤富饶之地,人类的足迹在其间虽如雪泥鸿爪,却又带着生命不息的尊严。这些篇章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显示了独特的风格,淡化情节,描写细腻鲜活,“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抒情散文、道德议论为一体”(王小波),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显露出连贯的内容和意象,犹如不经意穿成的一串珍珠,每一颗都以其自身的美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鱼王》写作时为十三篇,其中《没心没肺》一篇在1975年首次出版时未能收入,此后的汉语译本皆因袭此删节版。本次由俄语翻译家张冰将该篇翻译补入,首次呈现这部杰作的全貌。
点评:俄罗斯盛行文学中心主义, 小说中融进各种议论、抒情和真实事件,本书可谓代表。
《国粹:人文传承书》
作者:王充闾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国粹是一个国家特有的民族精髓、文化特质、人生价值、生活理念,它是一个民族在物质、精神、思想方面对人类的重要贡献,而这种贡献又是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并一直在现代生活中继续发展的。
散文作家王充闾的《国粹:人文传承书》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它以优美的散文阐释中国人文传统、讲述中华五千年波澜起伏的往事,通过对先祖、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传统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化特有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领悟日常的安生立命之道、斯文优雅的人生理念、生存处世的生活智慧,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和自豪,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当代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本书把人文传统与优雅汉语完美结合,富有诗情画意又极具激活力,让我们在守住中华国粹的同时,又能在当今世界明辨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拥有一颗永远的中国心。
点评:作为一本历史散文集,书中贯穿着明确的人本主义精神,作者的写作姿态值得嘉许。
《英国宪政王权论稿》
作者:孟广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7年4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系统梳理了一个多世纪西方相关的学术史,在批判借鉴西方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南,运用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对中世纪后期英国王权的政治基础、时代属性与权力运作以及观念反映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量,其中对《大宪章》的历史底蕴、贵族阶层的政治行为与诉求、议会和王权的关系、王位和王朝鼎革事件的性质、“有限王权”的政治理想都给予了新的解读与诠释。由此出发,该*还对西方史学界“辉格模式”的宪政主义观点予以辨析和质疑,进而提出在政治史领域将“思想中的政治”、“制度中的政治”与“实际发生的政治”结合起来作系统、辩证研究的新理路。
点评:英国是现代化的发源地,英国宪政是重要因素。本书为读者理解英国宪政史提供了新的历史认知。
“文学回忆录丛书”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荐指数:★★★☆
《张炜文学回忆录》:本书以自传形式,记录了有名作家张炜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文学成长历程。作者以平实而内蕴深厚的语言,展现了怀有梦想的文学家不懈追寻,充满奇遇的文学成长历程。怀有文学梦的青年掮着背囊,在山区和平原间游走,居无定所。这幅极具浪漫和古典主义色彩的画面,就是张炜少年到青年求学历程的写照。
《王跃文文学回忆录》:本书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王跃文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关怀,也有对历史的省思、对原乡故土的深情回望。体裁有对话,有回忆,有随笔,有创作谈和序跋等,是一部沉甸甸的“文学回忆录”。30年创作心路历程,在书中一览无遗。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本书是一部一个人的文学史。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改革文学”代表人物、著名作家蒋子龙首度回首半生,向读者讲述一个惊喜和意外迭出的时代和文坛,讲述一种人与文互相缠绕的宿命。 全书共分“文学与事件”“记忆与议论”“创作与反思”“交流与反思”四章,在对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作家命运、写作、事件、现象的回忆中,揭示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幻象。
《残雪文学回忆录》: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残雪的文学回忆代表作。《残雪文学回忆录》叙事风格,有点点滴滴的回忆,有灵动的随笔,有随心所欲的创作谈,有坦诚的对话访谈。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本书收集了刘心武回忆自己家世、出身、成长、求学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一组文章,记录了他在文学路上的成长故事,真实还原了其从青涩到成熟的创作历程,体现了他对文学的认识和感悟。
点评:文学回忆录的品质,有赖于作家对巴金先生“说真话”的认识程度和坚持说真话的勇气,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九月的十三天》
作者:劳伦斯·莱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9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1978年,美国、埃及和以色列三国首脑在戴维营中度过了13天,艰苦地达成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的和平协议,这份和平协议迄今仍然是中东冲突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外交成就。莱特精彩地描述了这些会谈,将历史、政治与三个冲突的人格之间发生的引人入胜的戏剧融为一体,写成了这个充满阴谋转折和黑色幽默的故事。
本书由三个层次的故事组成。为期十三天的戴维营峰会是本书的主干;在那之下的,实际是参加戴维营峰会那些卓越人物眼中的当代中东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人造就了这一历史;最底层的,则是犹太律法、圣经和古兰经所体现的宗教信仰。在戴维营实现和平的努力,是当代生活中宗教持续发挥着作用的证明:宗教不仅可以塑造历史,而且也使得人们难以抛弃那些不断把社会带入冲突的神话观念。
点评:达成和平和谅解,通常意味着谈判者的妥协和让步,其中通常充满曲折坎坷。
编者按: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为了寻找高品质的阅读体现,凤凰评论推出“高见之书”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对新书的爬梳,大浪淘沙,遴选出优秀的书籍,推介给读者,为泛娱乐时代的深阅读提供指引。此为第十一期,凤凰网主笔张弘整理。
聚焦:
《BBC看俄罗斯:铁血之国千年史》
作者:马丁·西克史密斯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2017年7月
马丁:纠结在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
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后,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写道:
不羁的命运之手,
此时带您至此,
让您领略这狂欢一刻!
让您见证人类的魄力!
您如置身天堂,
从上帝的圣杯中,
啜饮长生之美酒。
1991年8月19日,星期一的早晨,我突然明白了诗人想表达的感受。
过去三年,我一直做BBC驻莫斯科的通讯记者,我感受到不寻常的事就要发生。但是当消息传来时,我却一时心跳停止。那天广播和电视播放了这样的新闻: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十几位苏共党政领导组成的“国家紧急委员会”,发起对戈尔巴乔夫“反党亡苏阴谋”的反击。广播员说:“苏联重整旗鼓,大展雄风的时刻到了,由于戈尔巴乔夫身体状况不佳,‘国家紧急委员会’将接管他的职务。”
强硬派发起的政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记得我冲到街上,看到一队队坦克沿着宽阔的大道向克里姆林宫进发。戈尔巴乔夫被软禁,政变领导人现在就要接管国家事务。这样的场景真令人忐忑不安。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局势发生了变化。俄国的普通民众挡在路当中,不让坦克车过去。因为坚决地捍卫民主,一些人被枪杀,一些人被碾成齑粉。戈尔巴乔夫被软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从后面爬上坦克车,用实际行动抗议可耻的政变。两天两夜,叶利钦坚守“白宫”,静待政变者的袭击。8月发生的这一戏剧性事件解决了苏联改革派和强硬派的矛盾。在公众一致谴责的舆论压力下,强硬派屈服了。政变失败,其领导人被抓,苏联解体。
如果想梳理清俄罗斯过去20年的历史演变,我们就必须对俄罗斯千年的历史有个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俄罗斯是欧洲的原始状态。这种观点颠倒了主次。俄罗斯向往西方的民主、法制,但同时俄罗斯民族骨子里有种对无上权力的崇拜,有种与生俱来的占有欲。
俄罗斯的历史总逃不开专制铁腕统治。虽然这样给俄罗斯的历史下结论也许有些武断,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样的结论在俄罗斯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被验证。从最早的统治者留里克和奥列格,到伊凡雷帝和彼得大帝,他们一次次地宣称:俄国地域辽阔,权力下放根本不适合。只有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才能将俄国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才能维持各民族间的基本秩序。这一论调,从十八九世纪的沙皇到21世纪的普京,都曾说过。
丘吉尔曾经无奈地评说俄国变幻莫测的形势,就像“包裹在重重迷雾中的一个谜”。这也是不想费脑筋理解这个复杂大国的西方人普遍的看法。但是一旦我们抓住俄罗斯历史的规律,我们就能理解它风云变幻的行为。它是东西方思想不断冲突的产物,这种碰撞困扰了几个世纪的艺术家、作家、政治家以及思想家。
亚历山大•勃洛克曾经痛苦地思考“我们是西塞亚人,还是亚洲人”这个问题。他谈到俄罗斯努力地维护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但是西方人却觉得俄罗斯人骨子里的野蛮本性,和西方人不符。
是的,我们是西塞亚人!
我们也是亚洲人,
有着斜睨的眼神,
透出贪婪的目光!
……我们也是顺从的仆人,
在中西方斡旋,
在蒙古和欧洲间纠结!
时而欢腾如野马驰骋,
时而忧郁似酒入愁肠,
俄罗斯就是凝望世界的斯芬克斯,
爱恨交织,难分难解。
巴黎的林荫大道,
威尼斯的小桥流水,
柠檬园的果香,
科隆若隐若现的纪念碑。
透过蛮荒的灌木丛,
想着镜中的东方面孔,
默默在西方的宴会上,
退居一隅,半晌无言。
从许多俄罗斯人脸上,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交融的痕迹,如列宁典型的东方细眼睛。到底俄罗斯属于西方世界,还是东方的成分更多?到底是拥抱西方式的自由民主,还是实行蒙古金帐汗国的专制统治?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人们普遍感到:俄罗斯位于欧洲却不属于欧洲。
写作这部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我1991年目睹的事件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分析探讨,着重指出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个转折点,那些“不羁的命运”将它在东西方世界推来推去的时刻。
我不想做什么价值判断,也不想老套地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的选择更合适。但是我想知道:为什么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俄罗斯做了这样的选择?是什么原因让它做了这样的选择?有没有一瞬间它可能就走上了另一条路?暂且抛去当代权威的论断,俄罗斯可不可能融入西方人的世界?
——摘自本书引言
本期推荐
《鱼王》
作者: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长篇小说《鱼王》是阿斯塔菲耶夫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王小波赞誉其为俄罗斯当代文学良知,屠格涅夫之后的自然主义传世杰作。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关于生活的沉思。荒凉苦寒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大自然尽显壮美广袤富饶之地,人类的足迹在其间虽如雪泥鸿爪,却又带着生命不息的尊严。这些篇章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显示了独特的风格,淡化情节,描写细腻鲜活,“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抒情散文、道德议论为一体”(王小波),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显露出连贯的内容和意象,犹如不经意穿成的一串珍珠,每一颗都以其自身的美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鱼王》写作时为十三篇,其中《没心没肺》一篇在1975年首次出版时未能收入,此后的汉语译本皆因袭此删节版。本次由俄语翻译家张冰将该篇翻译补入,首次呈现这部杰作的全貌。
点评:俄罗斯盛行文学中心主义, 小说中融进各种议论、抒情和真实事件,本书可谓代表。
《国粹:人文传承书》
作者:王充闾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国粹是一个国家特有的民族精髓、文化特质、人生价值、生活理念,它是一个民族在物质、精神、思想方面对人类的重要贡献,而这种贡献又是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并一直在现代生活中继续发展的。
散文作家王充闾的《国粹:人文传承书》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它以优美的散文阐释中国人文传统、讲述中华五千年波澜起伏的往事,通过对先祖、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传统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化特有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领悟日常的安生立命之道、斯文优雅的人生理念、生存处世的生活智慧,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和自豪,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当代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本书把人文传统与优雅汉语完美结合,富有诗情画意又极具激活力,让我们在守住中华国粹的同时,又能在当今世界明辨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拥有一颗永远的中国心。
点评:作为一本历史散文集,书中贯穿着明确的人本主义精神,作者的写作姿态值得嘉许。
《英国宪政王权论稿》
作者:孟广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7年4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系统梳理了一个多世纪西方相关的学术史,在批判借鉴西方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南,运用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对中世纪后期英国王权的政治基础、时代属性与权力运作以及观念反映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量,其中对《大宪章》的历史底蕴、贵族阶层的政治行为与诉求、议会和王权的关系、王位和王朝鼎革事件的性质、“有限王权”的政治理想都给予了新的解读与诠释。由此出发,该*还对西方史学界“辉格模式”的宪政主义观点予以辨析和质疑,进而提出在政治史领域将“思想中的政治”、“制度中的政治”与“实际发生的政治”结合起来作系统、辩证研究的新理路。
点评:英国是现代化的发源地,英国宪政是重要因素。本书为读者理解英国宪政史提供了新的历史认知。
“文学回忆录丛书”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荐指数:★★★☆
《张炜文学回忆录》:本书以自传形式,记录了有名作家张炜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文学成长历程。作者以平实而内蕴深厚的语言,展现了怀有梦想的文学家不懈追寻,充满奇遇的文学成长历程。怀有文学梦的青年掮着背囊,在山区和平原间游走,居无定所。这幅极具浪漫和古典主义色彩的画面,就是张炜少年到青年求学历程的写照。
《王跃文文学回忆录》:本书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王跃文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关怀,也有对历史的省思、对原乡故土的深情回望。体裁有对话,有回忆,有随笔,有创作谈和序跋等,是一部沉甸甸的“文学回忆录”。30年创作心路历程,在书中一览无遗。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本书是一部一个人的文学史。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改革文学”代表人物、著名作家蒋子龙首度回首半生,向读者讲述一个惊喜和意外迭出的时代和文坛,讲述一种人与文互相缠绕的宿命。 全书共分“文学与事件”“记忆与议论”“创作与反思”“交流与反思”四章,在对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作家命运、写作、事件、现象的回忆中,揭示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幻象。
《残雪文学回忆录》: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残雪的文学回忆代表作。《残雪文学回忆录》叙事风格,有点点滴滴的回忆,有灵动的随笔,有随心所欲的创作谈,有坦诚的对话访谈。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本书收集了刘心武回忆自己家世、出身、成长、求学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一组文章,记录了他在文学路上的成长故事,真实还原了其从青涩到成熟的创作历程,体现了他对文学的认识和感悟。
点评:文学回忆录的品质,有赖于作家对巴金先生“说真话”的认识程度和坚持说真话的勇气,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九月的十三天》
作者:劳伦斯·莱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9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1978年,美国、埃及和以色列三国首脑在戴维营中度过了13天,艰苦地达成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的和平协议,这份和平协议迄今仍然是中东冲突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外交成就。莱特精彩地描述了这些会谈,将历史、政治与三个冲突的人格之间发生的引人入胜的戏剧融为一体,写成了这个充满阴谋转折和黑色幽默的故事。
本书由三个层次的故事组成。为期十三天的戴维营峰会是本书的主干;在那之下的,实际是参加戴维营峰会那些卓越人物眼中的当代中东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人造就了这一历史;最底层的,则是犹太律法、圣经和古兰经所体现的宗教信仰。在戴维营实现和平的努力,是当代生活中宗教持续发挥着作用的证明:宗教不仅可以塑造历史,而且也使得人们难以抛弃那些不断把社会带入冲突的神话观念。
点评:达成和平和谅解,通常意味着谈判者的妥协和让步,其中通常充满曲折坎坷。
政治向左,经济向右?不少人对中国当下时局的这一判断,契合了部分精英群体的困惑。即使是针对党内而突出强调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以及不得妄议中央,其所带来的震动已扩至整个社会层面。
如何读懂十八大后的中国时局?去年底,深圳,第二届大梅沙论坛期间,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原主任周为民接受凤凰评论《高见》栏目独家访谈。
周为民认为,十八大后,以反腐败为重点的全面从严治党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就其应有的目的来说,反腐包含三重意义:重振纲纪,重建官场生态,重新澄清基本的政治伦理,“集中到一点就是救党”。
周为民亦指出,全面从严治党,一方面要整饬纪律、重振纲纪;另一方面要着力健全发展党内民主,有效保障党员能够行使党章确认的党员的权利(当然与遵守党的纪律、履行党员义务相一致),从而凝聚起广大党员。
对当下一些党内外人士对时局的困惑,周为民向凤凰网强调,意识形态给社会各群体提供的预期具有全局影响力,因此要正确恰当评估当前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的状况,不能任意夸大“敌情”。
访谈嘉宾:周为民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原主任
凤凰评论《高见》栏目访谈员:凤凰网主笔陈芳
突出全面从严治党有三重含义
凤凰评论《高见》:为什么十八大后格外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且力度空前?
周为民:从严治党是历来强调的,但十八大以来,突出强调从严治党的确有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十八大提出党要经受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四大考验,指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四种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突出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现在集中体现在反腐上,首先是要整饬纪律、重振纲纪。为什么?若干年来,种种矛盾、问题非常突出,得不到有效处理,不断积累加剧,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纲纪废弛,腐败的滋生蔓延也与此有直接的关系。这种情况任其发展下去,的确很危险。
凤凰评论《高见》: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有着很强的问题导向,是针对什么问题?
周为民:重振纲纪的同时,是要重建官场生态。多年纲纪废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官场生态的恶化,出现很多匪夷所思的现象,官场生态已经恶化到相当严重的地步,这种局面必须扭转。
与这两点相联系,是要澄清一些基本的政治伦理。纲纪废弛、官场生态恶化,也直接导致政治伦理上一些基本的是非、善恶、荣耻的错乱。一些官员似乎已经不知道、不在意作为一个官员(更不用说作为共产党的干部),真正的体面和尊严在哪里、是什么了。而这种状况对社会是有极强烈的腐蚀性的,是造成社会风气败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凤凰评论《高见》:你刚才讲的纲纪废弛、官场生态恶化、政治伦理错乱等问题,长期积累,甚至官场中不少人习以为常,为什么这个问题过去没有得到解决?
周为民:口号一直是都有的,但怎么以有效的措施,特别是从制度层面体现从严治党,一直是比较薄弱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后果。如果没有良好的体制制度,执政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又掌握如此巨大的权力和资源,党就会一直处在危险之中。严重的腐败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些地方出现塌方式大面积腐败,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这样最高层级上的腐败,还不说明党的肌体正在发生变质吗?当然这还是局部的变质,但其严重程度也已经触目惊心了。从这方面来看,十八大后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以反腐败为重点来从严治党,其应有的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救党。
党内民主为反腐提供制度保障
凤凰评论《高见》:强力反腐,从严治党,但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认为反腐是不是选择性?还有党内出现人人自危的现象,一些人感慨过去大环境如此,现在来抓是不是人人都有问题。这种声音背后其实是对反腐的不确定,对这种声音你怎么看?
周为民:这些问题都需要重视,但首要的和最紧急的是要遏制住腐败,这是救党、救军之举的要求。否则任其发展下去,腐败导致亡党亡国不是一句空话。
全面从严治党,根本任务是制度建设,制度建设除党自身的制度改革,还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等等,这些都是与全面从严治党联系在一起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不仅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同时有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对反腐败来说也是一项治本之策。我一再讲,腐败是什么问题?腐败是官场侵犯市场的问题,是本来应该由市场配置的资源,被过多控制在权力手中导致的。因此,明确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为目标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尽可能把由权力过多控制的资源交还给市场,既是完善市场体制的要求,同时对腐败也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
凤凰评论《高见》:从党的建设角度来讲,制度上体现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什么?
周为民:从制度建设上体现从严治党,根本还是要认真推进发展党内民主。对民主的理解,首先我想应该从功能的意义上去理解。
凤凰评论《高见》:而不是从意识形态。
周为民:对,从功能意义上来理解民主,民主的实质就是权力制衡。一定要在这方面着力,按照这样的方向真正发展党内民主,来推进党的建设和制度改革。包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当中非常关键的干部制度改革,也要按照发展和健全民主制度的方向来思考设计。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干部队伍的逆淘汰现象,体制制度的缺陷导致真正优秀的干部上不来,能够上来的有不少往往是投机钻营、吹牛拍马和一味谋取官位来谋求私利的。如果这种逆淘汰现象得不到纠正,一定带来整个干部队伍的劣质化,这对执政党来说是致命的。
警惕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脱离广大党员
凤凰评论《高见》:为什么要强调政治规矩?
周为民:充分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这同样是治党中一个具有基础性的问题。按照党章规定,保证每一个党员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包括提出意见建议、批评和要求的权利,要认真对待,充分保障,否则党心是凝聚不了的。
凤凰评论《高见》:怎么理解妄议中央?
周为民:我们党历来强调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我多次讲在这个最大危险当中,首先存在的一个危险,就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脱离广大党员。如果这样,这个党人数再多也是没有力量的,因为没有向心力、凝聚力,党员感受不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很多普通党员,面对转型时期的矛盾和危机,的确是忧党忧国的,可以说谈到很多问题都是痛心疾首的,但是没有足够有效的渠道来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建议和批评,甚至总是处在被压制的状态,这样一定导致实际上的人心离散。
凤凰评论《高见》:有分析认为现在是重新唤醒党章,它和党章规定的党员民主权利是一种什么关系?
周为民:全面从严治党,一方面要整治纪律、重振纲纪;另一方面要着力去健全发展党内民主,让广大党员能够切实行使党章规定的权利,从而有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
凤凰评论《高见》:正本清源怎么讲?
周为民:正本清源,就是一定要澄清过去在党的基本理论上存在的一些教条式理解和错误观点。
例如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这是一直强调的,但现实当中一个不必讳言的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好像越来越不被人当回事,甚至认为那套东西过时了、没用了。这样一种现实跟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地位形成巨大反差。这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少人也在不断呼吁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为什么效果还是不理想?
如果把这样的问题简单归结为所谓政治立场和西方影响,那是不得要领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长期所了解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是从苏联来的,是和苏联模式相联系的一套意识形态观念体系。这套东西跟本来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有重大区别的,用中央的话来说,就是其中存在不少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是这些东西错了,过时了,但它一直被误以为就是正宗的标准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很多人好像理所当然地认为马克思主义错了,过时了。这是一个莫大的误解。
另一方面,针对这个问题,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其中的不少内容,还在沿袭教条式理解和附加的错误观点,还把它当成是马克思主义,那么越是强化对这些东西的宣传,就越是适得其反。
当下意识形态领域仍需正本清源
凤凰评论《高见》:为什么今天我们依然要强调正本清源?
周为民: 邓小平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提出在党的思想理论上正本清源的任务,强调要重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是和正本清源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要把思想从苏联模式和苏联意识形态的长期束缚中解放出来。
今天既然要全面深化改革,而且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也就需要继续推进这项工作,继续正本清源,不能够再把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的错误观点,当作是马克思主义来传播、强化。
凤凰评论《高见》:邓小平提出这个问题30多年了,我们的市场经济也实行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今天反复出现这一问题?
周为民:这个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正本清源这项工作确实取得很大的成效,集中到一点就是新的理论创造,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也一再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革命性的改革的命题。很多人问什么叫中国特色,所谓中国特色,一般讲当然是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但是不要忘记它最直接最现实最深刻的含义,是强调一定要摆脱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相对于苏联式社会主义来说的。
凤凰评论《高见》:现在提出正本清源,正什么,清什么?
周为民:还是进一步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认识。
改革开放一开始所面临的思想理论上的主要障碍,就是左的东西,每向前走一步,都是在克服这些阻力。这些左的东西虽然存在,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作用是有限的,因为改革在顺利推进,社会普遍受益,那些左的声音起不了太大作用。
但是近若干年情况有所不同,转型时期、转轨过程当中很多矛盾问题在积累加剧,有些问题发展到相当严重甚至失控的程度,引起社会上很多群体的广泛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任意想象过去,任意想象旧体制、美化旧体制,觉得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好像没有贫富悬殊、社会不平等、官场腐败等现象。这实际是因为对现实不满而导致的一种对过去的想象。
对现实不满的人开始想象、美化旧体制
凤凰评论《高见》:为什么会出现想象旧体制、美化旧体制?
周为民:左的极端思潮认为,这都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解决办法就是要重新肯定过去的体制,甚至公开主张要重新肯定文化大革命。因为矛盾、问题的积累加剧,这样一种左的极端思潮,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相当的蛊惑力。在意识形态上,如果利用民众的不满,来重新主张过去的一些极端的左的思想和观点,那就是严重的问题了。对这种极端的左的东西是需要特别警惕的,包括各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
事实上,改革开放不仅仅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也空前提高了中国社会的平等程度。这一点很多人不能接受,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搞市场经济搞出这么严重的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这么大,怎么还敢说空前提高了中国社会的平等程度?对收入差距包括更重要的财产差距,是要认真来对待的,但是以为旧体制之下很平等,没有这些问题,那完全是不符合事实的。
凤凰评论《高见》:具体指什么?
周为民:想一想旧体制下中国的农民,想想中国农民的当代命运和他们遭受过的重重苦难。旧体制以诸如户籍制度、商品粮制度、城市消费品配给制度、就业福利保障制度等等。所有这些制度、政策构成一道坚硬的壁垒来隔绝城乡,把农民挡在城市之外,人为地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两类不同身份的人,一类是乡下人,农民,一类是城里人,职工,由这种身份的不平等带来的是全面的机会不平等,几乎一切机会对农民都是封闭的。这是举世罕见的严重的社会不平等,而且是在人的基本权利上的严重不平等。当然计划经济有它不得不这样做的苦衷,但毕竟这是严重的社会不平等,而且完全不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
凤凰评论《高见》:这种严重的社会不平等是怎么打破的?
周为民:是改革开放打破的。农民终于有了进城的自由,以及到城里去打工挣钱、争取脱贫致富的权利,这是不是空前提高了中国社会的平等程度?当然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包括农民工的地位、待遇、所受到的歧视等等,而现在这些问题,恰恰是旧体制之下严重的不平等还没有完全消除的表现。
认为旧体制之下没有腐败,又是一个任意的想象,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旧体制之下那样一种高度集中的权力,甚至是绝对的权力,你说会没有腐败?
凤凰评论《高见》:但大家观感上觉得旧体制之下好像比较清廉。
周为民: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货币化程度很低,所以那时的腐败主要不表现在贪了多少钱,而是表现在各种特权上,倚仗特权的各种各样腐败同样是触目惊心的。改革开放以后,搞市场经济,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时的腐败更多表现在倚仗权力来攫取钱财。
第二个原因是过去旧体制之下,整个社会的公开透明程度是很低的,很多情况民众根本不可能知道。现在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技术的变化,已经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
极端的左的思潮,包括主张用过去的办法,甚至文革的办法,来处理今天的矛盾和问题,他们所使用的基本思想资源,就是过去被高度简单化、教条化了的阶级斗争理论,而他们对阶级、阶级斗争理论的理解,基本上沿袭苏联意识形态和过去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这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这样来处理今天的矛盾和问题,一定要出大乱子。哪有执政党主张阶级斗争的?执政党的基本责任是要尽可能充分维护全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社会的团结与和谐,防止社会出现阶级分化,而决不能鼓动社会对立,制造所谓阶级斗争。
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基本的理论上去做进一步澄清。这是大是大非问题,一定不能够背离这个方向。左的东西的要害就是动摇、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对这样一套左的东西不能够含糊、暧昧、甚至迁就,更不能够有意无意去试图利用。
左的思潮一旦蔓延,会严重恶化党内和社会上的政治风气,一定导致很多宵小之徒的政治投机。要看到,在中国凡是政治投机,总是向左的方向去投机的。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邓小平就中国发展的全局和长远提出的最重要的告诫之一,不能忘掉。
意识形态要给公民提供安全的预期
凤凰评论《高见》:常听到不少人提出这样的困惑:一方面我们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市场资源起决定作用、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提高现代治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方面又感觉到呈现收紧态势。中国究竟往什么方向走?
周为民:意识形态是有全局影响力的,因为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是提供预期,对企业家也好、知识分子也好、社会各群体也好,起到一种提供预期的作用。环境是不是安全、对未来是不是确定,人们会通过意识形态的状况来作出判断。为什么说极左的东西有害呢,就是因为它提供的是一种不安全不确定的预期。
意识形态的核心目的,是要赢得人心、凝聚人心。如果在意识形态上整天喊打喊杀能凝聚人心吗?那不是造成人心恐慌吗?因此一旦意识形态上给社会提供的是不安全、不确定的预期,在其他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凤凰评论《高见》:类似的警醒其实并不算多。
周为民:如果意识形态领域左的东西沉渣泛起,人们还是不放心的,还是有疑虑的,这样就很难充分激发全社会的活力了。如果再以简单、强制的方式对待意识形态问题,那就更会导致人心疏离,影响党与社会各群体特别是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同时也会加剧意识形态方面的虚假化,使人们为了安全都以所谓“政治正确”的假话空话互相敷衍,更不用说那些正好以此投机的了。这是道德的堕落、思想的腐败和政治风气的败坏。
海外有些议论常简单化地说邓小平是什么“政左经右”,这个看法不对。邓既不是“经右”,也不是“政左”。邓小平开辟中国改革和现代化的大局,首先是在意识形态上、政治上推进思想解放,排除左的障碍,这样才焕发出全党全社会的生机和活力,才有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和推进,才出现邓小平所说的那种局面:“中国真正活跃起来了”。这就是意识形态对全局的影响。意识形态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开放包容,就有感召力、凝聚力,就有全局的主动,反之就会导致全局被动。
凤凰评论《高见》:如何有效防止左的危害?
周为民:要防止左的危害,首先要恰当地认识评估当前意识形态、思想文化领域的状况,不能任意夸大敌情,不能把思想文化上的一些现象或者问题简单笼统地看成阶级斗争,不能把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以后,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看成是战争状态,甚至把党在这个领域的处境,看得跟孤守于四面受困的山头一样。
同时,还需要特别防止那样一种现象:本来是一些机关一些干部自身工作没有做好,但出了问题就编造、夸大“敌情”,滥用什么“敌对势力”作为诿过卸责的遁辞。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的实力和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更有底气,这是好的。但一定要防止轻躁虚骄,不能把强调中国特色狭隘理解为我们在任何方面都独一无二,和任何人不同,别人那套东西统统不足为训。要看到,非常重要的中国特色之一,也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我们中国人、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外部文明有足够的包容、吸纳和融合能力,不仅能以“既来之,则安之”的从容大度安顿、欣赏外来文化,而且会以“西天取经”的精神不畏任何艰难地主动去学习外部文化,而且以真诚的敬重对待它,把它尊称为“经”。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