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锁定竖排方向

 

​​​​​​​​​​​​​​​​高见之书六月下: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法

网友评论 ( 0) 2018.07.03 第185期

编者按: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为了寻找高品质的阅读体现,凤凰网评论推出“高见之书”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对新书的爬梳,大浪淘沙,遴选出优秀的书籍,推介给读者,为泛娱乐时代的深阅读提供指引。此为第二十七期,凤凰网主笔张弘整理。

聚焦

《美国法律史》

作者:(美)伯纳德·施瓦茨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2018年5月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述美国自立国以来的法律思想的发展,而不是讲述具体的法律制度。例如,在公司法方面,它并没有讲美国的公司的种类,各类公司的发展情况,而只讲到美国公司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支配下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又如在侵权行为法方面,它讲的是,美国的侵权行为法怎样从严格的过失责任原则走向无过失责任,又如何与社会保险联系起来。

潘华仿: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法

《美国法律史》一书的作者伯纳德·施瓦茨(Bernard Schwartz)是当代美国法学界的著名学者,纽约大学埃德温·D.韦布法学院最负声望的教授之一。他曾撰写过20多部学术著作,其中堪称力作的是五卷本的《美国宪法论集》。他所著的《人类的伟大权利:美国民权史》《行政法》等著作亦颇具权威性。其著作《沃伦首席大法官和沃伦法院》在美国法学界受到普遍好评。

《美国法律史》共分九章,内容包括了从独立战争时期到当代美国法律发展的整个历史。这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在全书的布局上,作者以美国法律发展的主要时期为经,把美国法律史划分成“独立时期”“形成时期”“重建和镀金时期”“福利国家”和“当代”五个阶段。又以主要部门法的演变为纬,描述了传统“公法”和“私法”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范围涉及宪法、行政法、劳工法、契约法、侵权行为法、财产法、公司法等各个领域。经过这样一横一纵的划分,全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构成一个完整严谨的体系。

在选材上,作者并没有把法律史的研究对象局限于各个部门法的具体制度。他叙述了创立和发展这些制度的主体——包括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律师界在内的法律机构的历史,谈到了约翰·马歇尔、坦尼、霍姆斯、卡多佐、布兰代斯、杰克逊、沃伦等法律界的著名人物在法律史上做出的杰出贡献;他探讨了支配着这些机构及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在各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法哲学思潮的演变过程;他还向我们介绍了各个时期开展的法律改革运动。结果,大大丰富了全书的内容。

二是全书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务求提纲挈领地揭示美国法律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求就事论事地详述美国法律史发展的具体过程。

同普通法系的其他法学家一样,作者在这部著作中引用了大量的判例。作者在叙述这些判例的情节时,力求简明扼要;在探讨判决的背景和意义时,则追根溯源,浓描重画。正是通过对美国的法院(特别是联邦最高法院)作出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判决的分析和比较,作者向读者揭示了美国法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方向上的变化,使读者能够把握美国法律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作者注重揭示各个时期的法律思想对当时的法律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者长于论理,在书中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主张。例如,他认为,美国法律史的演变过程是联邦权与州权、人权与财产权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过程。法律在其间起着平衡和调节作用。这种平衡和调节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实践实现的。这对于我们把握美国法发展的规律,无疑具有借鉴价值。

三是与美国现行法律制度具有紧密联系和对美国现行法律制度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在本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美国法的发展也是本书讨论重点之一。这一部分内容虽然只有两章,却占了全书约四分之一的篇幅。这些内容对我们研究美国法的现行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对此,我们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据中译本说明摘编

潘华仿先生是本书校者和译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著名学者

本期推荐

《儒道佛三教简明关系通史》

作者:牟钟鉴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8年5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从中华文化的整体视野出发,以儒、道、佛三教关系为着力点,梳理和探讨了三教和而不同、聚同化异、互补互渗、共生共荣的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两千年中华思想文化在动态中形成的基本结构,即“一、二、三、多”。“一”是儒家,“二”是儒道互补,“三”是儒、道、佛合流,“多”是包纳其他宗教和外来文化。作者将这种既有主体性又有开放性的文化交融之路概括为中华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

本书结构严密、气魄宏大,不仅填补了三教关系整体探讨缺失的学术空白,而且其提炼出来的“多元通和”模式对正确处理当下的文化关系多有裨益,真正体现了“文化自信”。

点评:牟钟鉴先生书中所说之“教”,乃“道德教化”之教,包括神本宗教,亦含人本学说,着眼不在出世入世,而在导人去恶向善,改良社会道德。但在实践层面,须以法治为基,否则极易流于空谈。

《金属、文化与资本主义》

作者:(英)杰克·古迪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年4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杰克·古迪叙述了从青铜时代到工业革命期间,欧洲和近东地区寻找金属的历程及其与经济活动、社会政治结构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本书中,古迪继续批判欧洲中心主义的传统,这一主题在《偷窃历史》《文艺复兴》等著作中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探讨。古迪认为青铜时代是对东西方进行平等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从中可寻找近代以来历史学家们忽视的东西方共性。考虑到金属所扮演的角色与早期文明、欧洲文艺复兴乃至通常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密切相关,古迪探讨了对金属的寻找如何与其他形式的知识和艺术联系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欧洲乃至现代文明的诞生。

点评:现代文明的诞生,与制度、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关系更为紧密,本书的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也可参看。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作者:(英)彼得·格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3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是众多亚历山大传记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作者彼得·格林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亚历山大学术史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代考古学的成果,一方面对传统史料做出了别具一格的选用和甄别,栩栩如生地描述了亚历山大的一生。在书中,他拨开了围绕在亚历山大身上的诸多迷雾,让读者得以窥视这位世界征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成功刻画了一位集军事天才、独裁者和伟大领袖于一身的人物。点评:对希腊罗马,国人不是知道太多,而是接触太少。对于外部世界及其历史,须进一步加强认知。

《经与史:康有为与章太炎》(上、下)

作者:汤志钧

出版社:中华书局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著名近代史学家汤志钧先生关于康有为、章太炎之研究论文的结集,收录了写作于不同时期的论文共六十九篇。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分编为八组:第一组七篇文章探讨经今古文学的兴替发展,第二组九篇文章探讨清代经学学派的传承发展,第三组七篇文章考察章太炎、刘师培等人交往的诸多细节,第四组八篇文章以戊戌维新思想启蒙为主题,第五组十五篇文章考察康有为诸人在戊戌变法运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第六组七篇文章考察自立军起义前后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关系,第七组十篇文章分析章太炎的革命思想与“苏报案”的历史意义,第八组六篇文章探讨章太炎在辛亥前后的活动及其与光复会的关系。

点评:康有为、章太炎对近代中国影响巨大,汤先生的研究,可以加深读者对两人的了解。

《金钱暗流:美国激进右翼崛起背后的隐秘富豪》

作者:(美)简·迈耶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简·迈耶新书《金钱暗流》这部令人振奋的调查性新闻力作,主角是继承了现今美国第二大私人企业的科氏工业集团的科赫兄弟,以及以他们为中心,几大亿万富翁构成的盘根错节的科赫网络。尽管企业是多元化的,但它们的所有精力却在推进保守的政治议程上。这本书不单单是一部抨击野蛮企业的作品,而是直指其背后的政治全貌:通过勾勒新美国寡头政治背后的隐秘人物的生动画像,追索数十亿美元的“暗钱”运作轨迹,并且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一小群拥有巨大财富激进右翼家庭如何通过砸钱,且在少有公共披露的情况下,影响美国人决策和投票”的数代历史。

点评:美国记者能够写出这样的非虚构著作并非因为他们更能干,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才是根本性因素。

《无政府状态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合法性权力》

作者:(美)伊恩·赫德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5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合法性政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当国家将某一国际组织视为合法,它们便遵从这一组织,与之相联系,援引其象征。伊恩·赫德通过考察联合国安理会,论证了在国际关系中合法性如何是被创造、使用和争夺的。   

本书通过考察安理会中的政治,包括入侵伊拉克及围绕《联合国宪章》的谈判历史,赫德展示出,当国家将安理会的合法性用于服务本国的目的时,它们重申安理会的卓越地位,并发现自己提升了安理会的权威。通过对制裁利比亚、维和行动及安理会象征政治的案例研究,本书展示出安理会的合法性如何塑造世界政治,以及合法权威如何从国家转移至国际组织。随着国家与其他制度分享权威,国际体系不再是无政府状态。主权分布于拥有权力的制度之间。这些制度被认为合法因而获得了权力。

点评:任何国家在世界政治的舞台上都不可能随心所欲,合法性才是制度与权力的稳固基础。

新书过眼

《翁同龢年谱长编》(上、中、下)

编著:谢俊美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年4月

内容简介:翁同龢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同治和光绪两朝帝师,其日记被誉为“晚清四大日记”之一。从其一生行迹,能窥见晚清政治局势的演变及当时士大夫的心态。本书以翁同龢生平活动为主线,从海量的翁氏文集、日记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中爬梳、罗列出翁同龢一生活动轨迹,尽可能勾勒、还原出一个真实的翁同龢形象。

《中国民族史料汇编》(上、中、下)

编著:潘光旦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2018年5月

内容简介:上世纪60年代,潘光旦先生系统阅读了二十五史等许多古籍,对秦汉前及明代部分系统摘录了有关少数民族的大量史料,并加上了本人的按语,其中包括他的研究心得和看法。

《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

作者:苏精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18年5月

内容简介:近代以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浪潮席卷全球,出版印刷业也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十九世纪初,随着中国国门被渐次打开,绵延两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包括中国的雕版印书业,不得不面对并经受全球现代化大势的挑战,开启向近代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从传统转向近代,图书印刷方式的革命是个拐点。

本书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从1807年至1873年的六十余年间,各教会基督教传教士通过创立与经营西式中文印刷所,尝试引介西式金属铸字印刷中文图书,并最终试验成功的过程,也即支撑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引发新知爆炸、推动文化转型的物质基础及其发展史。这是一部描绘文化转型细节的历史长卷,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西式出版印刷从落地到成熟的精细之作,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近代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力作。

《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作者:连玲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6月

内容简介:以“消费主义”为核心概念,探讨百货公司在近代中国的意义,特别思考这种资本主义的企业组织如何借由创造全新的消费经验,传播现代消费主义。百货公司与传统商店明显的差异在于规模,不过,百货公司不只是人与物的集散地,也是观察社会关系的视镜及权力再现的空间。由于这个行业在阶级、国族、性别等层面有较为复杂的组成元素,我们可以借此打破许多既定的界线,重新析论上海城市文化的内涵。五光十色的百货公司不仅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展示橱窗,也是我们理解城市文化的一把钥匙。如果说,近代上海的传奇建立在以消费主义为基础的人、物关系上,而百货公司正是人、物互动的实践场域,既充满了魅惑与欲望,也承载着矛盾和争议。

《横财:全球变暖生意兴隆》

作者:(美)麦肯齐·芬克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年4月

内容简介: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气候变暖问题,聚焦于全球各地的企业家如何从全球变暖问题中发掘商机。全球变暖对地球主要有三种影响:冰川融化、气候干旱、暴雨洪涝。本书作者走访24个国家,采访了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员,这些人员都在各自的领域或行业中都把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看作是潜在的横财。

责编:柯锦雄 PN134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