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锁定竖排方向

 

​​​​​​​​​​​​​​​​高见之书七月下:对不列颠历史激动人心的解释

网友评论 ( 0) 2018.08.06 第187期

编者按: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为了寻找高品质的阅读体现,凤凰网评论推出“高见之书”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对新书的爬梳,大浪淘沙,遴选出优秀的书籍,推介给读者,为泛娱乐时代的深阅读提供指引。此为第二十八期,凤凰网主笔张弘整理。

聚焦

《英国史》

作者:(英)西蒙·沙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7月

内容简介:全书是作者配合BBC纪录片撰写的全新通史,共分三卷。 《英国史Ⅰ:在世界的边缘? 3000BC—AD1603》包括超过1500年的英国历史,从罗马初次入侵到伊丽莎白女王非凡的统治时期。《英国史II: 不列颠的战争1603—1776》是一部英国战争的历史:理想主义的枯萎,令人震惊的大屠杀,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以及令人吃惊的生活。《英国史Ⅲ: 帝国的命运1776—2000》从18世纪70年代讲起。一个人怎么能让自己的自由过多地区从与世界。一个对自己军队不信任的国家,变成了军事强国。在野心、奴隶和勇敢地探险者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一个强大帝国,将它的国旗插遍了全球。通过令人上瘾的茶叶、糖和咖啡贸易,它控制了殖民地。在书的最后,西蒙•沙玛陷入了对过去的英国20世纪的历史的沉思中。 探讨了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命运和消沉、不安的战后和平。

西蒙·沙玛:对不列颠历史激动人心的解释

为了重新界定我们民族的未来,想象着“历史无关未来”,在此基础上,密谋将不列颠历史最小化,或者从一个怀疑者角度出发,认为它不过是虔诚爱国主义的老调重弹,已经不适合全球化市场时代,这将是令人不寒而栗的自残行为,即一次集体记忆的丧失。这种伤害造成的结果将应验西塞罗早已发出的警告,没有历史的文化将自取灭亡,全体人民陷于最虚无的紧张中;现实就会如孩童一样,既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能去往何处;因为预设在过去的不同时期蕴藏着单一不变的国民性,历史将会变成平白妄为的失忆;但事实上,这个所谓历史造成的单一不变的国民性,其实并不是不列颠历史唯一可以想象的东西。

请想象一下,在不列颠历史上,常态是变化、突变、熔解,而不是一成不变如基岩般的稳固;历史不是不可阻挡地迈向大一统的大不列颠,而只是它见证了自身发展到的这个阶段——毕竟大不列颠国家只有区区三个世纪,几乎仅和罗马帝国治下的不列颠时期一样长——把它当成我们这个大岛的各民族众多演变史中的一段。这将是一部历史,在其中民族身份——不只是在不列颠,或者在英格兰,更是在苏格兰、爱尔兰与威尔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变的,其流动性特征是先决的;在这个历史时期,忠诚可能是针对世代相传的血缘,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一个宗族或一个阶层,一个城镇或大庄园,一种语言或方言,一个教堂或俱乐部,一个同业公会或一个家族,而不必非得与一面旗帜和某个王朝息息相关。它可以是这样的历史:某个地区错综复杂的小块边缘地带比固定的国家之间的边界线更重要;这个历史讲的是苏格兰和威尔士内部的南北分界,比它们和英格兰邻居的分界线更加意义深远。这可以是一部有弹性的历史,它讲述英格兰或苏格兰的民族性,这二者在精神气质和利益上,有时候更贴近法兰西,甚至于更接近罗马,而不是彼此更接近;而在其他时候,两者真正全身心地(不管好坏)捆绑在不列颠联合王国里。它也可以是这样的历史:不尝试放弃作为不列颠特征的固有复杂性,而去尝试描述更清晰、更紧密、更微观的民族性;而是反过来,接纳这段历史的复杂性并认为它是我们民族伟大力量的源泉。也许,名义上“联合王国”预设的联合,到头来,没有比“联合邦国”的联合更清楚明了,也仍旧值得捍卫,恰恰因为它的普遍差异性。最后,这段历史可以尊重偶发性,警惕所谓的必然性,不理睬任何预定路线或目的地;它拒绝想当然(正如胜利者的教科书永远想做的那样),不认可事情定局就是当初那些人想要的结果这个说法。这个历史还原史实,请读者看清——假如哈罗德没有和弟弟闹翻,安妮·博林产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奥利弗·克伦威尔没有死在那个时刻——一切都会走样。只是,一个18 世纪50 年代的预言家,怎么能够想得到,就在18 世纪末,不列颠会拥有一大片殖民地,且其居民大部分说的还是孟加拉语和乌尔都语,而不是英语?

当然,在诸如此类的不列颠历史中,这些熟悉的顽强无畏的岛国民族的故事,因为有无数相同的可能性容易消失在歧途,这样的历史就会有失去定力的危险;把老故事折价翻新成令人迷茫的混沌倒是温馨亲切,但未免太简化史实了。那么,要恰如其分地尊重历史这位克利俄女神,她是众缪斯中最讳莫如深的一位;她的美在于其真相的复杂性,而非单纯性。这就是为什么她的信徒们必须打起精神遵循那条有时候艰难又曲折的路径,她要求大家发誓一路讲故事,这才容易打发其旅行时光。因为最终,历史,尤其是有着一系列激动人心的解释的不列颠历史,应该像所有最有能耐的历史讲述者所许诺的那样,不只是实用知识,更带来无穷快乐。

摘自本书前言

本期推荐

《吾国与吾名》

作者:胡阿祥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年7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民族、政治、语言、文字、心理、名称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全面、深入细密地探讨了中国历代国号、古今名号、域外称谓的形成过程、来源取义、使用情况与复杂影响。本书是一部名实互证的中国政治史、角度独特的中国文化史、视野出新的中外交通史,也是作者继1995年进入该研究领域以来,积二十余年之功力而完成的总结之作。

点评:中国古今国号国名含义丰蕴,本书的综合性研究令人耳目一新。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作者:(荷)伊恩·布鲁玛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2018年4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日本之镜》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这些两极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时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样貌。伊恩·布鲁玛对日本大众文化中病态怪诞的行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让读者能理解这个被迫温文尔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为”的风格化与仪式感,寻求压抑自我的解放。

点评:二战以后,麦克阿瑟在日本强制建立了民主制度,日本文化并没有泯灭和西化。相反,他们对麦克阿瑟充满感激。

《中国烟草史》

作者:(英)班凯乐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7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作者利用广泛的材料,如方志、农书、笔记、医案、游记、诗歌、晚清以来的报纸、民国小说、香烟广告等等,生动地讲述了烟草文化在中国的形成,以及中国如何融入世界市场。

点评:尽管中国有着最大的吸烟人群,吸烟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社会结构中根深蒂固,但我仍然怀疑:人们一定需要消费烟草吗?

《劫掠欧罗巴》

作者:(美)林恩·H·尼古拉斯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7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通过大量采访和丰富的档案资料,详细解说了“二战”前后纳粹掠夺者对欧洲艺术珍宝的巧取豪夺,同时向读者展现了盟国全力解救这些艺术品的细节。本书出版后深受好评,荣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后本书被改编为纪录片《劫掠欧罗巴》和电影《盟军夺宝队》。

点评:战争摧毁一切,艺术品往往沦为胜利方的战利品,不免遭受藏匿和遗失的命运。谁能保证那些军官在混乱中不会顺手牵羊?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1978-2018》

作者:厉以宁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8年5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辑录了厉以宁从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40篇代表性论文,篇目由厉以宁先生亲自审定。内容主要涉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农业、工业改革,以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见解。

点评:深化改革刻不容缓。

《欧洲文明的轨迹》

作者:朱邦造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年6月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为朱邦造大使的重要论著,作者潜心研究欧洲多年,从欧洲文明的萌芽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漫长的中世纪,再到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至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民族运动,乃至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后的欧洲,作者一路条分缕析,旁征博引,追溯欧洲文明发展的源流,揭示了欧洲文明的统一性、多样性和两重性。

点评:欧洲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其发展过程对后发国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本书可与陈乐民的相关著作互相参看,另可参阅《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新书过眼

《发现东亚》

作者:宋念申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2018年7月

内容简介: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中国”和“东亚”概念是很晚近的产物,前者在清代才逐渐定型,后者则只是在近130年来才为人熟知。亚欧大陆明明是一个地理板块,却硬生生地分成了“欧洲”和“亚洲”,“亚洲(Asia)”即亚细亚,意思是东方,本身就带着欧洲的视角。16世纪传教士带来了“亚细亚”这个词,而东亚人逐渐接受这个身份标签,却是从1885年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的时代才开始的。本书就是书写16世纪以来东亚变迁、动荡、碰撞、发展、互相塑造的历史。

《古代希腊》

作者:晏绍祥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4月

内容简介:本书概述了古代希腊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到马其顿亚历山大去世止的历史,重点叙述了古风到古典时代希腊城邦的兴衰,内容包括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城邦的形成、斯巴达与斯巴达社会、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亚历山大东侵、古代希腊文化等,展示了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自行车的回归:1817-2050》

作者:弗雷德里克·赫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4月

内容简介: 《自行车的回归--1817-2050》回顾了自行车发明至今的历程,探讨了同时期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与自行车自身的技术特点,娓娓道来了一部欧洲城市市民出行历史。城市发展至今,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已给大多数人造成困扰,一套新型城市出行系统呼之欲出。在未来,面对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危机,自行车将成为人类走出困境的方案之一,令城市变得更加平等、和谐,更具人文精神。

整理、点评:张弘

责编:柯锦雄 PN134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