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90
往期回顾
NO290

魏祥风波:别忽视了弱势者的人格尊严

一个残疾学子为了获得本应得到的就学保障,在喧嚣的舆论环境下,却付出了牺牲人格尊严的代价。

一句“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直抵人们内心最深处。

一个名叫魏祥的高三考生,来自“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身患重度残疾,父亲去世,留下母子相依为命。身残志坚的他参加今年高考,取得了648分的好成绩。得知将被清华录取后,他发出了“解决一间陋宿”的请求,而清华大学也当即回复,将给予帮助和资助。

倘若此时戛然而止,一切都如此美好,可事件陡然直转。然而,魏祥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网络上发出来的那篇文章,只是向清华大学甘肃招生组的老师提供了一份书面申请材料,甚至都不是他的原稿。于是,原本一片祝福和赞赏的网络舆论中,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

这种反应无可置喙。所谓慈善者,首先是光明正大之事也。从报道情况看,魏祥的“书面申请材料”,是他母亲请同事“修改润色”的,“也不知道怎么上网了”。而对清华方面来说,网上回应尽显名校风范,但这种心理上的满足、道义上的自得,以对残疾人、贫困者的消费作为前提,虽不“显山露水”,却又粗暴蛮横。

对于魏祥母子,眼前这一切,的确有些“猝不及防”。之前,并没有什么人征求他们的意见,而他们的本意,何尝不是拒绝接受“任意曝光”。诚然,双腿先天残疾的魏祥,“心态非常阳光”,“苦难似乎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什么明显的痕迹”,或许这与母亲的舐犊情怀,与老师、同学没有戴上“有色眼镜”看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十九岁的残疾大男孩,内心已足够坚强到,可以在网络上接受炒作、忍受指点。

魏祥母亲也说到,自己“不想让别人可怜我、同情我”,“出来后在兰州街头哭了三个多钟头”。对于一个家庭贫困者、一个残疾人的母亲,这份独特而脆弱的内心感受,应当被尊重和体谅,而不是打着一个响亮的旗号,将原生态彻底暴露在网络环境下。对于魏祥母子,未经允许的“网上炒作”,这不是关爱,也不是帮助,而是赤裸裸的伤害。

诚然,有母亲和老师、同学保护,魏祥是非常幸运的,他的成长境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经典影片《美丽人生》。这部由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的奥斯卡电影,讲述了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父亲利用想象力,处处保护孩子的童心,让他信以为真“身处一个游戏”,直到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从“魏祥风波”中,我们遗憾地看到,无论是这个残疾男孩,还是这个社会,都还没有真正做好准备。

尽管一个家庭或个人的窘迫境遇得到媒体舆论披露后,很容易获得各界的关注和援助,由此带来的物质救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纾解困局,但归根结底来说,这仍然是一种“应激式”的慈善模式。在这种被动模式下,本应由政府托举的残疾人保障等问题,主要依靠各个家庭内部“自救”,实在无能为力的,则通过网络传递给社会,借助公众的力量解决。问题在于,提供慈善救济的社会,也并非就“毫无所求”,由此蔓生的一个怪现象,那便是消费爱心。就此次事件而言,一个残疾学子为了获得本应得到的就学保障,在喧嚣的舆论环境下,却付出了牺牲人格尊严的代价。

人格尊严是宪法规定的权利,贫困者亦应享有;《残疾人保障法》还规定,“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正如魏祥母子的切身经历,对于残疾人、贫困者的无形歧视,对于他们人格尊严的肆意侵犯,就像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人们却习以为常、“不闻其臭”。这种尴尬的现状,并不见容于任何一个文明社会。

一起“魏祥风波”,掀去了“励志鸡汤”和“慈善佳话”的华丽外衣,无论何种情形,残疾人、贫困者的人格尊严,首先都应得到尊重与保护。而“应激式”的慈善机制,也应深刻检讨,让若干网络热文建功,并不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只能说明社会救济还须加强。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凤凰评论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凤凰评论

凤凰评论出品

栏目合作:all_opinion@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