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惑: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评论之二】
编者按: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凤凰网评论与凤凰网政务特推出重磅策划“改革不惑”。所谓不惑,其一是不疑惑,对改革的信心不疑惑,对改革的精神不疑惑,对改革的价值不疑惑;其二是不被诱惑,不被虚无缥缈的夸赞诱惑,不被发达国家的名头诱惑;其三是不迷惑,不被社资迷惑,不被公私迷惑,不被左右迷惑,脚踏实地做实事,真刀真枪搞改革。
本篇评论聚焦于改革靠什么,改革为什么的问题,民心民意是改革之源,1978年的改革是民心所向,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亦是民意所需。
文丨凤凰网评论部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1978年,中国巨轮转向正是民心所向,小岗村向死而生的红手印,深圳湾招商引资的大步伐,从下而往上,民心思变,中国开始改变。40年,一往而无前。
如今改革开放已经是“不惑之年”,改革进入深入区,开放面临大变局,此时回顾40年的改革经验,再回首1978年上下一心的改革元年,一点始终不变:无论何时,改革都不能忽视民心民意。
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
四个“不容易”,既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也指向复杂的现实关切。指出这些“不容易”,本身就是一种“居安思危”。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大变革关头,面临地问题仍十分严峻,整个社会也有不少焦虑。执政党应该有所戒惧,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比如要保持励精图治;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厉行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以及顺乎潮流、顺应民心等等。惟有以巨大的勇毅勠力前行,才有可能走出历史的三峡,实现美好愿景。
然而,世间万物,往往知易行难。很多时候,并不是意识不到居安思危、敬终如始、防腐戒奢、顺乎潮流的重要性,恰恰相反,正是在口诵耳食的过程中,这些信条每每被打了折扣,沦为虚文,在个别地方、个别领域、个别人那里,甚至走向了反面,出现理想泯灭、信念丧失、骄奢淫逸、贪赃枉法的情形。原本应该敬畏的东西,也成了空洞的口号。
具体到顺乎潮流、顺应民心,站在历史的高岸,看云卷云舒、世事苍茫似乎很容易,不就是那么一道小坎吗?迈过去就是了。然而,当其身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特别是被各种思潮、关系、利益等等缠绕,是不是能够看得明白、虽然看得明白但有没有行动力等等,确实不容易。这中间,需要深刻的洞察力,也需要开阔的视野,更需要对民生冷暖、社会情态的细致体察。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很多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每每感叹于安徽凤阳小岗村不无悲情的实践,也每每记起1978年5月11日刊发于光明日报的雄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还原历史的现场就会发现,发生于40年前的那场思想解放运动,尽管农民“吃不饱”持续有年,尽管整个社会已有共识,而改革面临的艰难与凶险,仍超乎想象,并非“按一个手印”或“刊发一篇文章”那么简单。
这种临界时的困难,不排除认知上的困惑与障碍,但却并非简单的认识论问题,从根本上讲,仍是一个如何看待时势与民心的问题,是一个能不能担当起历史与时代责任的问题。时也,势也。一个社会的诉求、价值乃至民众愿景,尽管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多有差异,但却并不复杂,无非是温饱、公平、小康、自由等等这些普遍性指标。治理者理应看到这些,“心有戚戚焉”,并身体力行。
40年前,中国人民都希望吃饱饭,希望社会控制不再那么严厉,希望民众可以从事一些基本的市场经营活动;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民众的愿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温饱的解决、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需求正在向“生活质量、公平正义”等更高层次迈进。民众的发展、参与愿望增强,期盼社会治理更开放、更透明;对公共安全有更高标准,期盼人身、财产安全,期盼信息、环境安全;对高品质、高效率的公共服务需求也与日俱增;更在意社会公平、个体权利;更在意沟通互动、民意表达等等。
而从更开阔的视野看,当下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机遇期。值此重大历史变革关头,能不能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仅关系到民众能否产生切实的获得感,关系到能否实现更充分的发展与更美好的生活,也关系到执政党能否在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有更大的作为。
这个时候,坚持问题导向,回应民众需求,主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一道严峻的考题,必须以大智慧、历史担当、时代责任回应这些要求。
而衡量与评判的标准,仍在于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保持前景光明的法宝,也是应对挑战的利器。如果说40年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最大变化,在于对人的发现、释放与激活,那么,今天的变革同样也在于此。人的自由度增加了,则整个社会才会生机勃勃、百舸争流,从而不仅在经济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在社会层面不断完善制度体系。
说到底,“居安思危”、“将改革进行到底”,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顺”而非“逆”,“应”而非“拒”,也应该是历史抉择的必由之路。
風聲评论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風聲评论
凤凰网评论出品
栏目合作:all_opinion@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