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57
往期回顾
NO357

改革的最大成就是幸福感

常言道,四十而不惑。40年的历程让我们坚信,改革开放是国家进步,国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改革不惑: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评论之三】

编者按: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凤凰网评论与凤凰网政务特推出重磅策划“改革不惑”。所谓不惑,其一是不疑惑,对改革的信心不疑惑,对改革的精神不疑惑,对改革的价值不疑惑;其二是不被诱惑,不被虚无缥缈的夸赞诱惑,不被发达国家的名头诱惑;其三是不迷惑,不被社资迷惑,不被公私迷惑,不被左右迷惑,脚踏实地做实事,真刀真枪搞改革。

本篇评论聚焦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而其中最大的成就当属民众的幸福感。四十年来,中国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业已融入中国制度的血液之中。

文丨凤凰网评论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在40年风雷激荡的岁月里,一代又一代人艰难开拓、砥砺前行,中国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经历了巨变,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40年前,中国的GDP总值为2683亿美元,名列全球190多个经济体的第15位,人均GDP仅有381元人民币,是印度的2/3。而到2017年,中国的GDP总值预计超过到13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人均GDP也达到9482美元。

40年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而到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3821元,恩格尔系数达到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

40年前,中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面临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落后畸形产业结构。40年后,市场经济早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早已无可置疑,我们为全世界提供了60%的水泥,45%的钢铁,25%的汽车,70%的智能手机,90%的笔记本电脑,80%的空调……

40年前,中国还处于物资短缺的时代,许多生活必需品不得不实行配给供应。40年后,物质短缺已成追忆,中国人不仅实现了丰衣足食,而且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居民消费不断升级,许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全球“买买买”。

40年前,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8%,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只有6.7平方米,房屋几乎都是公产,人们大都只能蜗居在狭小的单位公房。如今,中国城镇化率已接近60%,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突破40平方米,商品房取代了福利分房。有恒产者有恒心,伴随而来的是城市中产的迅速崛起。

40年前,中国的科技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但随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提出,中国的科技发展进入新纪元,如今我们不仅在量子卫星、高铁,超级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傲视全球,在互联网经济中也引领风骚,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单车等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已然是中国崭新的技术名片。

40年间,中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小学净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屡刷新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从1978年的2.7%,跃升到2016年的42.7%。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三大国民健康指标不断向好,我国居民健康水平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反贫困行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40年里减少了约7.15亿人,占到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1.82%。

40年间,服务型政府建设快马加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6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一步步推动“全能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尤其在近几年,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更是将改革推向深入,给民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40年间,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健全法制目标正式提出,1979年《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多部法律破茧而出,此后《民法通则》、《行诉法》、《物权法》等一批基础法律的通过,到如今,法治理念已全面渗入国家治政肌理。

常言道,四十而不惑。40年的历程让我们坚信,改革开放是国家进步,国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如果说,40年前,改革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那么今天的改革,已到了“要啃硬骨头”的时刻。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我们需要直面诸多挑战——

虽然,中国的财富总量经历巨幅增长,但其中结构失衡令人担忧。一方面,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连年下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政府税费收入占GDP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财富趋向富人集中,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一直保持高增速,但动能却有减弱之势。作为经济发展最大活力来源,民营资本遭遇种种“玻璃门”,国有资本在许多该退出的领域没有退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在不少地方依然问题重重。而作为另一重要活力来源的外资,增速也出现下降,一些外企因不堪高昂的营商成本,撤离中国。

城乡一体化喊了将几十年,推进异常缓慢。包括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等,农村居民所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远落后于城市居民。在城市化过程中,进程农民工受到制度性歧视,许多城市还是坚持“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把外来人口挡在门外。

服务性政府建设依然“在路上”,行政机关权力不断精简,人员却没有精简,行政效率未有根本改观。权力过度集中,一家独大,缺乏制衡。行政改革难以单兵突破,走到最后,绕不开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的今天,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明天。改革路上当然会有困难,但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再深的水我们也要趟”,只有勇于打破旧思维、旧体制的束缚,才能在裂变中求新生。从这意义上说,改革,没有终点,开放,永无穷期。

風聲评论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風聲评论

凤凰网评论出品

栏目合作:all_opinion@ifeng.com